夏国英
- 作品数:15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度近视PRK术后两种类固醇激素治疗方案分析被引量:2
- 1997年
- 为探讨PRK术后类固醇激素治疗的最佳方案,将162例(314眼)高度近视随机分成A、B两组,用类固醇激素眼液(0.1%醋酸氟美松龙,Alconl)点眼:A组常规激素治疗,B组增强激素治疗,结果:两组间比较,术后六个月时裸眼视力≥0.5者A、B两组分别为77.16%和86.82%,等值球镜屈光度值,两组分别为-1.62±1.04和-0.62±1.17D,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行以上者,两组分别为11.72%和5.26%,以上三项P值均<0.05,相差有显著性。A、B两组,角膜上皮下haze的发生率和3级haze形成的比例间未见明显差异,但A组1级haze占69.13%明显低于B组(93.02%),P<0.01,相差非常显著。激素反应性青光眼两组发生率分别为18.51%和20.39%,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高度近视PRK术后增强类固醇激素治疗强度,可明显减轻术后角膜切削面的修复反应,降低上皮下haze形成的密度,减少屈光回退。
- 范忠义蓝平夏国英石晶关玉杰李月华
- 关键词:近视角膜切削术类固醇激素PRK
- 频域干涉光断层扫描观察正常人眼脉络膜厚度的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应用频域干涉光断层扫描仪(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观测正常人眼脉络膜厚度,并观察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临床观察研究。对2010年6~12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眼科,无视网膜或脉络膜疾病的109人(109只眼)应用Cirrus HD—OCT行黄斑部扫描,测量黄斑中心凹下及由中心凹向鼻侧及颞侧每隔500μm直至2500μm的脉络膜厚度。并评估脉络膜厚度与年龄、眼别及性别的关系。结果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平均厚度为(298.13±44.56)μm,明显厚于其鼻、颞两侧部位(P〈0.01)。由中心凹向鼻、颞两侧脉络膜厚度逐渐变薄,且距中心凹同等距离颞侧脉络膜厚度明显大于鼻侧脉络膜厚度(P〈0.01)。中心凹下平均脉络膜厚度与性别、眼别无关,与年龄呈负相关(r=-0.48,P〈0.01)。结论脉络膜厚度与所处位置有关,与年龄呈负相关。
- 禹海夏国英高明宏
- 关键词:正常眼脉络膜厚度年龄
-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轻、中度近视一年疗效分析
- 1998年
- 应用VISX20/20型准分子激光治疗轻、中度近视(≤-6.00D)172例(336眼),随访12个月。术后6月和12个月裸眼视力≥1.0者分别为85.71%和86.90%,实际矫正屈光度与预期矫正屈光度相差在±0.50D以内者分别为89.28%和88.69%,术后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一行以上者仅为3.57%。PRK治疗轻中度近视眼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其更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范忠义蓝平夏国英石晶李宝储
- 关键词:角膜切削术近视
- 深低温保存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厚度和内皮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深低温保存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厚度和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SP -2 0 0 0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 (Topcon ,日本 )和角膜内皮分析仪 ,对 2 6眼冷冻植片的术后植片厚度和内皮细胞变化进行了临床动态观察 ,并以 3 2眼新鲜植片做对照。结果 :术后 1个月 ,冷冻植片组的植片厚度显著大于新鲜植片组 (P <0 0 1) ;术后 3、 6和 12个月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术后 1、 3、 6和 12个月 ,冷冻植片组内皮细胞密度均显著低于新鲜植片组 (P <0 0 5 )。术后 1和 3个月 ,冷冻植片组内皮细胞丢失率、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比率均与新鲜植片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P <0 0 5 ) ;术后 6和 12个月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深低温冷冻保存的角膜存在一定潜在损伤 ,移植术后内皮细胞丢失率和形态学改变比新鲜植片显著 ;植片水肿恢复速度较慢。但术后 1年仍然具有维持角膜透明的内皮细胞密度、正常的细胞形态和正常的角膜厚度。
- 高明宏蓝平孟彤柏曲静涛夏国英
- 关键词:角膜内皮显微镜穿透性角膜移植
- 低中度近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类固醇激素局部治疗方案探讨
- 1997年
- 为探讨PRK后类固醇激素局部治疗的最佳方案,将123例(246眼)低中近视患者随机分成A、B、C3组:A组(32例)为对照组;B组(46例)拂炎眼液(0.1%醋酸氟米龙眼液)治疗组,前两个月2/d,后两个月1/d;C组(45例)拂炎眼液治疗组,第一个月4/d,以后逐月减1次共4个月。结果表明,术后3个月3组间裸眼视力、预期矫正精度间无显著差异,角膜上皮下雾浊出现率,A、B、C组分别为67.2%、51.8%和47.8%,A组与B、C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B、C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拂炎治疗后出现激素反应性眼压增高(超过1kPa以上)者在B、C两组分别是4.3%和13.3%,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对于低中度近视组,PRK后以B组激素治疗方案更为合理。
- 范忠义蓝平夏国英石晶关玉杰
- 关键词:近视类固醇激素术后PRK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 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观察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形态学变化
- 禹海夏国英高明宏于静张艳鹰
- 累及黄斑的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后中心凹显微结构及视力变化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 应用高清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观察累及黄斑的视网膜脱离扣带术前后黄斑中心凹的显微结构变化,评估其对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22例一次性手术成功的累积黄斑的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资料,术前及术后1月,3月应用SD-OCT观察中心凹显微结构变化,测量黄斑脱离高度及外核层(ONL)厚度.结果 22例患者术后1月13例(59%)有黄斑下积液.发病年龄、术前ONL厚度与术后BCVA不相关,而病程、术前视力、黄斑脱离高度、脱离范围、术后ONL厚度及术后有无黄斑积液均与术后BCVA显著相关(P=0.046,0.0001.0.0007,0.036.0.01 1.0.002).术后有黄斑积液眼与无黄斑积液眼术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5,P〈O.05),有积液眼术前黄斑脱离高度明显高于术后无黄斑积液眼(u=5,P〈0.01).黄斑脱离后出现以下几种形态改变:视网膜水肿、神经上皮层间分离、内外核层囊肿、光感受器内外节层连接(IS/OS)缺失、神经上皮外层波浪状改变及色素上皮层颗粒状改变.结论 持续的黄斑脱离是影响视网膜脱离扣带术后视力恢复的关键因素,SD-OCT是手术前后观察中心凹的显微结构变化及评估视力预后的可靠手段.
- 禹海高明宏夏国英王颖
-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
- 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两种类固醇激素局部治疗方案分析
- 1997年
- 为探讨高度近视 PRK 后类固醇激素局部治疗的最佳方案,将162例(314眼)高度近视患者随机分成 A、B 两组,A 组84例(162眼),B 组78例(152眼)。A 组常规激素(0.1%醋酸氟米龙)治疗,第一个月每日4次,以后逐月减至每日3次、2次、1次,共4个月;B 组增强激素治疗,第一个月每日4次,第二个月始每日3次连续两个月,第四个月始每日2次连续两个月,第六个月每日1次连续一个月,共6个月。结果表明 A、B 两组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0.5者分别为77.2%和86.8%,等值球镜屈光度值,分别为-1.62±1.04和-0.62±1.17D,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行以上者,分别为11.7%和5.3%,以上3项 P 值均<0.05,相差有显著性。A、B 两组,角膜雾浊发生率和3级形成的比例间未见明显差异,但 A 组2级雾浊占14.7%明显高于 B 组(3.9%),x^2检验,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激素反应性青光眼两组发生率分别为18.5%和20.4%,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高度近视 PRK 后增加激素治疗强度的 B 组方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范忠义蓝平夏国英石晶关玉杰
- 关键词:高度近视类固醇激素术后PRK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 Topcon SP2000和Image-NET系统在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中应用评价被引量:4
- 2000年
- 高明宏蓝平夏国英霍平
- 关键词: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
- 规范医院感染管理 降低多重耐药菌传播
- 2012年
- 为了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通过加强我院抗菌药物的管理、标准预防和接触隔离预防的实施,运用选择式目标管理,使我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呈逐年下降趋势,现报告如下。
- 侯晓娜刘姗唐莉郑欣曹丹刘晋廷王瑾何咏梅刘笑波夏国英
- 关键词: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