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清海

作品数:11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重型
  • 7篇肝炎
  • 4篇乙型
  • 4篇重型乙型
  • 3篇血浆
  • 3篇血浆置换
  • 3篇乙型肝炎
  • 3篇重型肝炎
  • 3篇重型乙型肝炎
  • 2篇血清
  • 2篇预后
  • 2篇酸钠
  • 2篇轻微型肝性脑...
  • 2篇肿瘤
  • 2篇膦甲酸
  • 2篇膦甲酸钠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慢性
  • 2篇脑病

机构

  • 10篇常德市第一人...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2篇天津市第三中...
  • 2篇包头医学院第...
  • 2篇丹东市中心医...
  • 2篇湖南中医药高...
  • 2篇宁夏回族自治...
  • 2篇太原市第三人...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2篇湘西自治州人...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1篇汪清海
  • 5篇李德辉
  • 4篇莫文成
  • 4篇陈礼宏
  • 2篇呼圣娟
  • 2篇孟宪梅
  • 2篇王宁宁
  • 2篇党彤
  • 2篇刘莹
  • 2篇雷创
  • 2篇刘菲
  • 2篇向慧玲
  • 2篇杨春芳
  • 2篇田沂
  • 2篇杨少奇
  • 2篇刘益军
  • 2篇李异玲
  • 2篇闫俊卿
  • 2篇王晶
  • 2篇叶青

传媒

  • 3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型肝炎继发细菌感染的预后分析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为了探讨重型肝炎继发细菌感染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 6 0例重型肝炎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感染的部位及感染率进行统计。结果 :重型肝炎合并细菌感染 33例 ,其感染率 5 5 %。感染部位最多是腹腔 2 4例(72 .7% ) ,其次是胆道 17例 (5 7.6 % ) ,呼吸道 11例 (33.3% ) ,肠道 7例 (2 1% ) ,尿道 3例 (9.1% ) ,心包和皮肤感染各1例 (3% )。一个患者感染部位最少的是 1个 ,最多的是 5个。非感染组和感染组早、中、晚期好转率分别为 88.2 3% ,80 % ,2 5 %和 5 0 % ,5 0 % ,16 .6 % (P <0 .0 5 )。结论 :早期发现重型肝炎继发细菌感染 ,及时选用有效抗生素是抢救重症肝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万克青汪清海
关键词:重型肝炎继发细菌感染预后
胆红素吸附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估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评估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胆红素吸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研究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住院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25%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40例,均予胆红素吸附治疗。收集治疗前后以及治疗后一周的患者血常规[白细胞(WBC)、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肝功能[TBil、DBil、总胆汁酸(TBA)、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电解质(K^+、Na^+、Cl^-、Ca^(2+)),治疗前后和治疗过程中观察记录患者血压、呼吸、心率、氧饱和度,观察患者有无畏寒发热、头晕、胸闷、腹痛等症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均较好,治疗结束后患者临床症状好转。TBil、DBil、TBA均下降,Alb、Glb、Fib亦有轻度下降,而PT、APTT则较治疗前延长,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254、22.395、7.821、6.986、7.580、9.852、10.705、5.528,P值均<0.001)。治疗后Ca^(2+)较治疗前降低,WBC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924、9.852,P值均<0.001)。在随访1周时,Alb、Glb、Fib、PT、APTT、Ca^(2+)、WBC均恢复至治疗前水平,TBil、DBil、TBA较治疗后有不同程度升高,但比治疗前低。40例患者中有12例(30%)发生不良反应,其中3例(7.5%)畏寒(或寒颤)、3例(7.5%)血压下降、2例(5.0%)心率下降、1例(2.5%)头晕、1例(2.5%)恶心呕吐、1例(2.5%)腹痛、1例(2.5%)出冷汗。结论胆红素吸附治疗对PTA>25%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安全有效,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血清Ca^(2+)、WBC有短暂影响。
汪清海罗开忠田沂
关键词:胆红素
膦甲酸钠对慢性乙型肝炎及重型乙型肝炎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膦甲酸钠(PFA)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及重型乙型肝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CHB150例,入院时随机分为水化组和非水化组及对照组各50例。另选取重型乙型肝炎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定期查患者肾功能(BUN、Cre、SUA)。结果:对CHB,PFA治疗组患者肾功能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对重型乙型肝炎,PFA的治疗未加重重型乙型肝炎的肾脏损害,且能降低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结论:膦甲酸钠对CHB及重型乙型肝炎肾功能无明显损害。
李德辉莫文成陈礼宏杨春芳汪清海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肾功能
G蛋白耦联受体56在消化系统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恶化和人们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消化系统肿瘤尤为明显。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的复杂过程,细胞黏附在肿瘤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G蛋白耦联受体56(GPR56)是一种黏附型蛋白,其在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刘敏董卫国李德辉汪清海
关键词:消化系统肿瘤
肠道微生态调节联合血浆置换防治重型肝炎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防治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办法。方法收集2006年-2014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住院的重型肝炎合并中毒性肠麻痹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施以(1)血浆置换;(2)血浆置换+结肠透析;(3)血浆置换+结肠透析+口服微生态制剂3种治疗方案。观察各组临床症状与体征、肝功能、内毒素水平与治疗结局的异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三组治疗后肝功能均较治疗前好转,第3组内毒素下降水平优于第1、2组(P值均<0.05)。三组症状好转率分别为35.3%、64.7%、81.5%;症状复发率分别为83.3%、72.7%、36.4%;临床好转率依次为5.9%、17.6%、48.1%,第3组与第1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9,P<0.05)。结论血浆置换、结肠透析联合肠道微生态调节可有效改善重型肝炎合并中毒性肠麻痹患者预后,有助于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
汪清海田沂
关键词: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微生态制剂血浆置换
膦甲酸钠治疗重型乙型肝炎3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膦甲酸钠治疗32例重型乙肝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组均采用葡萄糖、甘利欣、支链氨基酸、促肝细胞生长素、人血白蛋白和冰冻新鲜人血浆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膦甲酸钠静脉滴注,2次/d,连用2周后改为1次/d,连用2周,28 d/疗程。2组进行对照。结果32例重型乙肝中,27例(84.38%)患者HBV-DNA水平下降,17例(62.96%)HBV-DNA阴转,9例(47.38)HbeAg阴转,存活27例(84.3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膦甲酸钠能明显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降低病毒量及调节细胞免疫,可以改善肝功能,阻断肝炎发病进程,促进恢复,可用于重症乙型肝炎的治疗。
张嗣芳莫文成陈礼宏李德辉文煜明汪清海
关键词:肝炎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3例各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2组,PE治疗组33例,在常规护肝基础上采用血浆置换,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检测指标的变化及并发肝昏迷的存活率;对照组30例常规护肝治疗,对2组的存活率进行比较。结果PE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T-B il、TBA、ALT较治疗前下降(P<0.05),A、CHO及LDL较治疗前上升(P<0.05),2组病人存活率比较,PE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治疗能显著降低体内的毒性物质,提高肝脏的合成功能,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
汪清海莫文成李德辉陈礼宏
关键词:血浆置换
不同诊断标准对肝硬化轻微型肝性脑病判定的影响:一项基于前瞻性、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的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采用肝性脑病心理学评分(PHES)方法及Stroop智能手机应用(Encephal App)测试,比较不同方法测试时肝硬化患者轻微型肝性脑病(MHE)患病率的差异。方法该项前瞻性、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由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门静脉高压联盟发起并在国际临床试验ClinicalTrials.gov注册(NCT05140837)。在全国19家医院入组354例肝硬化患者,均完成PHES评分(包括数字连接试验A和B、数字符号试验、轨迹描绘试验、系列打点试验)及Stroop测试。PHES分别采用中国和韩国两项研究建立的正常值诊断标准进行评分,Stroop测试依据研发者团队标准进行评定。分析采用不同诊断标准或方法对肝硬化人群MHE患病率的影响。组间数据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组间一致性比较采用kappa检验。结果在354例肝硬化患者中,PHES依据中国和韩国研究正常值标准进行评分后,MHE的患病率分别为78.53%和15.25%;依据Stroop测试,MHE患病率为56.78%,三者间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kappa=-0.064,P<0.001)。分层分析显示,依据中国标准,Child-Pugh A、B、C级3组患者的MHE患病率分别为74.14%、83.33%、88.24%;依据韩国标准,Child-Pugh A、B、C级3组患者的MHE患病率分别为8.29%、23.53%、38.24%;依据Stroop测试标准,Child-Pugh A、B、C级3组患者的MHE患病率分别为52.68%、58.82%、73.53%。各诊断标准结果中,MHE患病率均呈现随Child-Pugh分级升高而增加的趋势。进一步比较发现数字连接试验A与数字符号试验在依据中国、韩国标准所得到的分数有较好的一致性(Z值分别为-0.982,-1.702;P值分别为0.326,0.089),而其他3项子测试则差异性较大(P<0.001)。结论MHE在肝硬化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但使用不同的诊断标准或方法得到的MHE患病率差异较大;需要根据目前人口学和疾病谱的变化,入组更大样本量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从而建立更�
李晓燕刘尚豪刘川祖红梅郭小青向慧玲黄燕严兆兰李雅静孙佳宋瑞欣闫俊卿叶青刘菲黄磊孟繁平张晓宁杨少奇呼圣娟阮继刚李异玲王宁宁崔会鹏王滟萌雷创汪清海田宏玲瞿章书袁敏石瑞春杨小婷金丹苏丹刘益军陈颖夏玉香李勇忠杨巧华李淮赵学兰田泽敏余洪吉张晓娟吴晨曦吴志坚李胜强沈迁刘雪梅胡建平武曼群党彤王晶孟宪梅王海英江振宇刘娅媛刘莹曲素萱陶弘鄢冬梅刘君付巍于杰王福生祁小龙福军亮
关键词:肝硬化轻微型肝性脑病
血浆置换对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HBV DNA含量的影响及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07年
探讨经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后,患者血清中HBV DNA含量的变化对预后的影响。随机选取60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患者,20例为对照组,40例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P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含量变化。40例经PE治疗的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下降,PE治疗有效组比PE治疗无效组和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且肝功能指标改善也更明显。PE治疗可以有效的去除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改善肝功能及预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汪清海莫文成李德辉杨春芳陈礼宏
关键词:血浆置换血清HBVDNA水平预后
基于血清学指标的联合模型诊断代偿期肝硬化轻微型肝性脑病的价值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学指标对代偿期肝硬化轻微型肝性脑病(MHE)的诊断价值,构建基于血清学指标的联合模型并评估其对MHE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多中心研究。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8月来自我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3家医院就诊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26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计算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使用基线血氨测量值/正常参考值上限(AMM-ULN)集中校正各中心血氨测量结果,以我国《肝硬化肝性脑病诊疗指南》标准,数字连接试验-A、数字符号试验均异常作为诊断MHE的标准。基于R语言caret包将患者随机(7∶3)分为训练集(n=185)和验证集(n=78)。通过Logistic回归构建诊断MHE的联合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及校准曲线图评估诊断性能,并用Bootstrap法(n=200)进行内部验证;Delong检验比较AUC之间的差异。结果训练集中,MHE占37.8%(70/185),MHE组AMM-ULN、白蛋白、血小板、碱性磷酸酶、国际标准化比值、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以及教育年限与无MH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MM-ULN(OR=1.78,95%CI 1.05~3.14,P=0.038)和MELD评分(OR=1.11,95%CI 1.04~1.20,P=0.002)是MHE的独立危险因素,AUC分别为0.663和0.625。联合AMM-ULN、MELD评分和教育年限的联合模型诊断MHE的AUC为0.755,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85.2%和55.7%。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P=0.733),联合模型内部验证AUC为0.752。Delong检验显示联合模型诊断效能优于单独使用血氨(P=0.020)和MELD评分(P=0.003)。验证集中,联合模型诊断MHE的AUC为0.794,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有较好的校准度(P=0.841)。结论基于AMM-ULN、MELD评分和教育年限的联合模型可提高对MHE的诊断价值。
刘尚豪祖红梅黄燕郭小青向慧玲党彤李晓燕严兆兰李雅静刘菲孙佳宋瑞欣闫俊卿叶青王晶孟宪梅王海英江振宇黄磊孟繁平张国王文娟杨少奇呼圣娟阮继刚雷创汪清海田宏玲郑琦李异玲王宁宁崔会鹏王滟萌瞿章书袁敏刘益军陈颖夏玉香刘娅媛刘莹曲素萱陶弘石瑞春杨小婷金丹苏丹杨永峰叶伟刘娜唐荣瑜张权刘琴邹高亮李子月赵彩彦赵倩张清格高华方孟涛李婕吴卫华王健杨传龙吕卉刘川王福生福军亮祁小龙
关键词:肝性脑病肝硬化血氨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