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佳伟
- 作品数:11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市气候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上海近五百年旱涝等级演变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 本文采用《华东地区近五百年气候历史资料》记载的旱涝等级序列(1470年-1975年)及NcEP/NcAR风场、高度场资料(1948-2010年)、ERSST全球海温资料(1854-2010年),参考《中国气象灾害大典》、...
- 汪佳伟梁萍穆海振彭玉萍
- 关键词:气象因子年代际变化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低频天气图的降水概率预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频天气图的降水概率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气象数值模式的预报数据及历史降水实况数据;对预报数据进行滤波得到低频预报场,按照气象标准将逐日降水量转换为降水类型独热编码,将低频预报场和降水类型独热码...
- 信飞汪佳伟卢楚翰钟磊曹煜晨
- 上海近五百年旱涝等级演变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 本文采用《华东地区近五百年气候历史资料》记载的旱涝等级序列(1470年-1975年)及NCEP/NCAR高度场、风场资料、海温等资料,参考《中国气象灾害大典》、《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及近代上海气象观测对原序列进行校...
- 汪佳伟梁萍穆海振彭玉萍
- 关键词:年代际变化
- 全球变暖与亚洲夏季风北边缘带:CO_2增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5
- 2012年
- 利用NCAR CAM3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包含CLM陆面模式)进行了20年(1998-2017年)CO2增倍的数值试验,并通过计算海陆热力差异,分析了环流形势、雨带分布和云量特征等物理量,研究了全球变暖对东亚夏季风北边缘带的影响。结果表明,CAM3大气环流模式能较好地描述东亚地区大尺度环流的季节变化特征,当CO2含量成倍增长后,将对亚洲经度范围内的夏季风北边缘的位置产生不同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00°~123°E地区北边缘位置偏北明显,100°E以西略偏北,123°~132°E略偏北幅度很小,132°E以东呈现出一定的偏北趋势。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陆地增温有利于青藏高原低层气旋性环流的加强以及北半球纬向海陆热力差异的增加,从而导致我国西南和东南方向向北的水汽输送明显增加。研究表明,南北半球的海陆热力差异无明显变化,南北半球间的相互作用与北半球夏季风增强无明显的联系,两者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汪佳伟汤绪陈葆德彭玉萍
- 关键词:全球变暖
- 2009年亚洲夏季风北边缘监测与天气气候特征
- 季风活动的不同必然会造成季风影响区域的不同,影响区域的边界区域称为季风边缘带。亚洲夏季风最北边缘位置的波动不仅对其北边缘带的“干”与“湿”等天气气候异常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夏季风区内的天气气候异常与夏季风北边缘进程的异常活...
- 汤绪梁萍汪佳伟陈葆德
- 关键词:气候特征
- 文献传递
- 2009年亚洲夏季风北边缘监测与天气气候特征
- 季风活动的不同必然会造成季风影响区域的不同,影响区域的边界区域称为季风边缘带。亚洲夏季风最北边缘位置的波动不仅对其北边缘带的"干"与"湿"等天气气候异常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夏季风区内的天气气候异常与夏季风北边缘进程的异常活...
- 汤绪梁萍汪佳伟陈葆德
- 文献传递
- 2012年汛期东亚夏季风活动进程及上海阶段性天气气候
- 2013年
- 本文利用2012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及中国国家气候中心监测产品,分析了2012年东亚夏季风的活动特征。发现全国汛期的降水特征与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及其活动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夏季风偏强,季风北边缘位置偏北,主雨带偏北,降水的阶段性过程与季风的推进也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此外,随着东亚夏季风阶段性北进与南撤,季风环流也相应地发生变化,造成了上海汛期不同时段不同的天气气候事件,主要有:1)梅汛期偏短;2)7月上旬阶段性高温天气;3)7月中旬连阴雨天气;4)7月下旬至8月多晴朗天气;5)8月台风活跃且登陆台风多。
- 汪佳伟梁萍彭玉萍
- 关键词:天气气候
- 季节内气候预测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 陈伯民沈愈梁萍信飞董广涛杨雅薇李震坤汪佳伟周坤沈钟平穆海振孙国武何金海
- 季节内预测介于常规天气预报(1-10天预报)与季节预测之间,是国内外气象界攻克的预报难点,更是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该项目聚焦季节内重要过程预测,自主研发了低频图/低频波预测方法、预测检验指标及业务系统,建立...
- 关键词:
- 关键词:气象预报
- 2017年秋季华西秋雨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13
- 2019年
- 利用我国723个常规观测气象站降水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等,综合大气环流的季节内-季节异常、海洋外强迫年际异常及降水的长期变化影响,分析了2017年华西秋雨异常的成因。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华西秋雨存在3~4、6~9、12~18 a、36 a等多个时间尺度的准周期变化,并自1990年以来呈现增加的长期变化趋势。2017年华西秋雨异常偏多是多时间尺度变率叠加影响的结果。2017年秋季,北半球极涡偏向东亚地区,贝加尔湖低槽多冷空气分裂南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偏西,华西地区处于水汽输送异常辐合大值区,出现降水异常偏多。在季节内时间尺度上,东亚夏季风的季节内撤退过程偏慢,夏季风北界位置持续偏北,9-10月主雨带维持在华西—江汉—江淮一带。自西太平洋经南海北上的水汽输送的季节内变化,并与东北冷涡的季节内活动相配合,是造成华西秋汛的季节内环流影响因子。华西秋雨年际异常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夏末秋初开始发展的拉尼娜状态是2017年我国秋季降水异常的重要外强迫因子。2017年华西秋雨的异常偏多也与其近年来的年代一多年代际正距平位相及长期增加趋势相关联。
- 梁萍周兵马悦汪佳伟
- 关键词:华西秋雨夏季风拉尼娜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多时间尺度
- 全球变暖与亚洲夏季风北边缘带:CO2增倍的数值试验研究
- 随着气候的年际变化,季风的强弱和范围也发生着变化,出现了每年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相互交替出现的区域,即季风边缘带。其与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状态及内陆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气候变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全球变暖...
- 汪佳伟
- 关键词:全球变暖垂直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