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志远
- 作品数:38 被引量:217H指数:7
-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阑尾炎术后腹痛的诊治探讨
- 2005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阑尾炎术后腹痛症状未消失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一组诊断为慢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仍有腹痛的病例,分析诊断治疗过程。结果152例慢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随访半年,31例腹痛症状未消失,进一步明确诊断22例,9例病因未明。结论谨慎诊断和处理慢性阑尾炎,重视术后腹痛症状并积极检查治疗。
- 陈华锋谈瑞芳江志远
- 关键词:慢性阑尾炎术后腹痛
- 腺体内注射亚甲蓝在甲状腺术中辨别保护甲状旁腺的应用研究
- 2019年
- 目的探讨腺体内注射亚甲蓝在甲状腺术中辨别保护甲状旁腺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该院23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亚甲蓝组应用腺体注射亚甲蓝辨别保护甲状旁腺,对照组为常规甲状腺手术,对两组甲状腺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患者均康复出院,亚甲蓝组病理检查发现2枚发生甲状旁腺误切,发生率为1.79%,对照组病理检查发现有8枚甲状旁腺误切,发生率为6.67%,统计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P<0.05)。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亚甲蓝组发生率为4.46%,对照组发生率1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P<0.05)。结论腺体内注射亚甲蓝在甲状腺术中辨别保护甲状旁腺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经济简便。
- 陈华锋江志远吴登东
- 关键词:甲状腺甲状旁腺外科手术亚甲蓝
- 甲状腺全切术与次全切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被引量:9
- 2016年
- 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属于甲状腺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我国成年人中,发生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概率约为7%[1],并且该疾病女性发病率明显比男性发病率高,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对于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均产生了严重影响。临床中常用手术和药物两种方法治疗该疾病,但是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并且容易复发[2]。因此,临床上多选择手术治疗方法。近些年来,常用甲状腺全切除术以及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为了明确这两种手术治疗方法的效果,该研究选取160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对象,现报告如下。
- 江志远陈华锋吴登东黄火成
- 关键词:甲状腺肿甲状腺次全切术甲状腺全切术
-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治疗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治疗适应证、手术方式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68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通过对68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不同方式的手术治疗,全部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极少出现并发症。结论只要能够掌握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式,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复发等几率是极低的。
- 江志远谈瑞芳陈华锋何启雄吴登东
-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并发症
- 崇左市老年性便秘与非便秘人群肠道菌群分布特征分析
- 2021年
- 探讨与分析崇左市老年性便秘与非便秘人群肠道菌群分布特征,以期为崇左市老年性便秘的预防、保健和治疗提供更加客观科学的临床依据。方法:2021年1月到2021年10月选择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就诊的崇左市区的老年性便秘患者148例(便秘组)与148例非便秘患者(非便秘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肠道菌群检测试剂盒检测计算肠道菌群丰富度和Shannon-Wiene指数,同时定量患者的典型肠道菌群数量。结果:便秘组的肠球菌、粪肠球菌和大肠埃希杆菌含量高于非便秘组(P<0.05),双歧杆菌含量低于非便秘组(P<0.05)。便秘组的肠道菌群丰富度和Shannon-Wiene指数低于非便秘组(P<0.05)。结论:相对于非便秘患者,崇左市老年便秘患者多伴随有肠道菌群丰富度和Shannon-Wiene指数降低情况,使得肠道菌群分布失衡,表现为有益菌减少与机会致病菌增多。
- 钟世彪江志远李振
- 关键词:老年性便秘肠道菌群
-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2例诊治回顾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通过对42例腹部手术后而出现炎性肠梗阻病例资料回顾分析,从中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我院1995年—2004年间42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并提出了预防措施。结果42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经胃肠减压,足量使用抗生素、制酸药物、激素和生长抑素,全肠外营养,支持对症等治疗,均在两周内大部分治愈。1例由于再次手术探查,术中分离粘连时损伤了肠管,术后一周出现了肠瘘,住院72天治愈出院。结论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手术后两周以内,临床上有较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大多数是小肠炎性水肿、渗出、粘连和肠蠕动减慢而引起,在治疗上应采用非手术治疗。
- 徐可强谢广文谈瑞芳何启雄江志远梁亚明冯朝毅
- 关键词:腹部手术炎性肠梗阻
- 结直肠癌组织中LAP^+CD4^+T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LAP^+CD4^+T细胞对效应T细胞的免疫抑制途径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分选35例结直肠肿瘤组织中LAP^+CD4^+T细胞和LAP-CD4^+T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纯度;CCK-8法检测其分选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LAP^+CD4^+T细胞对LAP-CD4^+T细胞抑制途径;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0及TGF-β含量。结果:免疫磁珠法分选获得的LAP^+CD4^+T细胞纯度为(95.10±2.87)%;CCK-8法结果显示LAP^+CD4^+T细胞分选前后细胞均保持较高存活率(P=0.547);两种细胞单独体外培养72 h后,与LAP-CD4^+T细胞组相比,LAP^+CD4^+T细胞组O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种细胞混合培养组OD值为0.51±0.35,LAP-CD4^+T细胞单独培养组OD值为0.74±0.1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ranswell小室结果显示LAP^+CD4^+T细胞可通过非接触抑制作用于LAP-CD4^+T细胞。ELISA检测结果显示LAP^+CD4^+T细胞较LAP-CD4^+T细胞分泌更高浓度IL-10、TGF-β(P=0.0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肠癌组织中的LAP^+CD4^+T细胞具有免疫无能性及免疫抑制性,可能通过接触抑制和分泌IL-10及TGF-β两种作用机制参与抑制效应T细胞的反应。
- 曹云飞江志远钟武唐卫中张森高枫郭云刘小健
- 关键词:结直肠癌IL-10
- 结直肠肿瘤组织中LAPP^+CD4^+ T淋巴细胞的表型特征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LAP^+CD4^+ T淋巴细胞表型特征,及其在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中促瘤作用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间初次手术治疗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组织和相应正常组织,以2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分析LAP^+CD4^+ T淋巴细胞和LAP-CD4+ T淋巴细胞中趋化因子受体7(CCR7)、白细胞分化抗原45RA (CD45RA)、叉状头转录因子p3(Foxp3)、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趋化因子受体4(CCR4)、趋化因子受体5(CCR5)的表达水平。结果 健康志愿者和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LAP^+CD4^+ 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1.49±1.00)%和(9.44±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应正常组织中LAP^+CD4^+ 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11.76±3.74)%和(3.87±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健康志愿者和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和相应正常组织中的LAP^+CD4^+ T淋巴细胞主要为中央记忆T淋巴细胞,而结直肠癌组织中的LAP^+CD4^+ T淋巴细胞主要为效应记忆T淋巴细胞。结直肠癌组织中,LAP^+CD4^+ T淋巴细胞和LAP-CD4+ T淋巴细胞中Foxp3表达水平分别为(3.87±1.12)%和(16.70±2.61)%,CTLA-4表达水平分别为(36.36±19.14) %和(19.60±8.91) %,CCR4表达水平分别为(37.72±11.14 )和(30.06±9.14)%,CCR5表达水平分别为(18.86±7.10) %和(13.92±3.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LAP^+CD4^+ T淋巴细胞具有更高的肿瘤富集趋势,易聚积于肿瘤微环境中。与传统的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不同,LAP^+CD4^+ T淋巴细胞中Foxp3低表达,CTLA-4、CCR4和CCR5高表达,具有独特的表型特征。
- 钟武江志远钟世彪张磊昌黄家豪张森陈利生曹云飞
- 关键词:T淋巴细胞
-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LAP+CD4+调节性T细胞的细胞因子谱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 LAP+CD4+调节性T细胞(LAP+CD4+Treg)是新近发现的调节性T细胞亚型,在结直肠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通过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LAP+CD4+Treg的细胞因子谱,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4-11-10-2015-02-0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次手术治疗的32例CRC患者的外周血,采用免疫磁珠法(magnetic cell sorting,MACS)分选出LAP+CD4+Treg细胞以及LAP-CD4+T细胞,并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其纯度;台盼蓝掺入法检测其存活率;应用液相芯片(luminex liquichip)、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ELISA)检测两种细胞培养上清液所含相关细胞因子IL-2、IL-4、IL-10、IL-17、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浓度。结果 MACS分选获得的LAP+CD4+Treg细胞纯度为(95.14±1.67)%,LAP-CD4+T细胞纯度为(95.32±2.41)%;台盼蓝掺入法结果显示,LAP+CD4+Treg细胞存活率为(92.54±2.31)%,分选出的CD4+T细胞后存活率为(93.24±2.41)%,说明分选前后细胞均保持较高存活率,t=1.856,P>0.08;液相芯片以及ELISA检测结果表明,LAP+CD4+Treg细胞较LAP-CD4+T细胞分泌更高浓度的IL-10分别为110.65±12.45和72.86±10.87,t=9.13,P<0.001;TGF-β为107.03±17.69和64.19±14.15,t=7.76,P<0.001。结论 CRC患者外周血LAP+CD4+Treg细胞可能通过分泌高浓度细胞免疫抑制因子IL-10、TGF-β参与了机体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 江志远钟武黄永红黄家豪廖存曹云飞
- 关键词:结直肠癌免疫抑制IL-10TGF-Β
- 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 分析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在我院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需要单侧手术的60例甲状腺肿物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研究组实施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胸骨上窝周围淋巴结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对比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但是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对比P <0.05;研究组患者的可检索淋巴结数(枚)以及术后24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但是差异对比P> 0.05;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颈部不适、声音嘶哑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P <0.05。结论 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在临床应用中,有助于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同时也可以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但是相对手术时间比较长。
- 吴登东陈华锋罗宝莉江志远黄火成陈广政
-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