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景南
- 作品数:49 被引量:164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黄庭坚的“心法”——江西诗派“活法”美学思想溯源被引量:10
- 2003年
- 江西诗派的“活法”美学思想有一个发展过程。最早苏东坡已提出了“活法”美学思想。黄庭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法”。到吕本中提出“活法悟入”的思想 ,标志着江西诗派“活法”美学思想的完成。江西诗派“活法”美学思想的确立 。
- 束景南
- 关键词:活法黄庭坚吕本中江西诗派
- 论扬雄文学思想之“文质相副”说被引量:6
- 2007年
- 在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上,首先系统提出"文质"说这一重要范畴的,不是流行说法所主张的孔子和刘勰,而是汉代的扬雄。他的这一思想是在传统"文质"说思想的沾溉和以儒兼道思想影响下形成的。为了要救汉儒以文害质和汉赋家文丽用寡之病,故扬雄重点论述了其"文质"说中"质"的方面,具体包括"质"是"情","质"是"道","质"是"事"等。
- 束景南郝永
- 关键词:扬雄文学思想
- 活水源头辨文心——评吴长庚先生的《朱熹文学思想论》
- 1996年
- 冯沅君曾说过:'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只有三个人是真能懂得文学的,一是孔子,一是朱熹,一是王夫之。'在中国文化史上,朱熹素以哲学家、思想家著称,他在理学领域里的成就令人高山仰止,反倒忽视了他的同样深厚丰富、博大情深的文学思想。对他的文学思想,似乎除了一些道学家的陈腔烂调外,无甚可取。在世界性的朱子学研究中,对朱熹文学思想的探讨始终是最薄弱的一环。
- 束景南李军
- 关键词:文心中国古代哲学家冯沅君解诗
- 严延年新考被引量:1
- 2005年
- 西汉昭宣时期不存在两个严延年,酷吏严延年次卿,就是执金吾严长孙。不同的两个字是严延年在仕途不同阶段的标识。在这两个不同的阶段之间,严延年经历了一种“逃亡的生活”。
- 束景南余全介
- 关键词:酷吏
- “给力”语义及其使用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给力"是保留于汉语方言中的古词,本意为"出劳力"。"给力"如今有了动词和形容词的双重词性。作为动词,有"给予帮助"、"使……精彩"等语义;作为形容词,有"牛的"、"棒的"、"好的"、"酷的"、"精彩的"等语义,这说明"给力"语义有了新发展。如今所使用的大多是它的形容词含义,反映了人们利用"给力"这个词宣泄情感的需要。从修辞分类上可以把它视作是兼有中性词色彩的标准的谈话体词汇,是方言词的升格。"给力"在一些权威正式报刊中的出现,标志着"给力"作为古词的复苏。"给力"的双重词性加上使用者的主观性,使之内涵具有丰富性和模糊性,有着独特的语法特征。
- 鲁进束景南
- 关键词:语义内涵语法特征
- 盐铁会议的本质被引量:5
- 2005年
- 盐铁会议不是一次关于政策的论争,汉武帝时期的政策不存在一个前后的分期。盐铁会议从本质上讲,是专权的霍光通过开会的形式利用儒生对桑弘羊施以打击的政治运动。之后,霍党势力就取代功勋赫赫声名极高的桑弘羊,控制了西汉帝国的财政大权。在这次政治运动中,儒生积极地参与了对桑弘羊的打击。
- 束景南余全介
- 关键词:桑弘羊儒生
- 理一分殊:中国文化本体论与方法论的体用模式——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普世价值问题被引量:1
- 2013年
- "理一分殊"迄今仍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文化之谜。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用"思想上破解了这一文化之谜,认为程朱派是从"体用"思想上提出了"理一分殊",以"理一"为体,以"分殊"为用,"理一分殊"即"体一用殊"。正是这种体用统一的"理一分殊"的本体论,决定了理学"分殊体认"的方法论与"格物穷理"的认识论。同西方唯心论的形而上学不同,"理一分殊"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本论与即用求体、即物穷理的自然观;以道在自然,理在分殊,不是人为自然立法,而是自然为人立法(道),人只有通过分殊体认,格物穷理识道,才能顺道而行,达到人道合一,这就是东方"理一分殊"思想的普世价值之所在。
- 束景南杨志飞
- 关键词:理一分殊
- 关于文质说的一则史料的考辨被引量:1
- 1996年
- 《西京杂记》载有一则关于司马相如的重要材料:司马相如为《上林》、《子虚》赋,意思萧散,不复与外事相关,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忽然如睡,焕然而兴,几百日而后成。其友盛览,字长通,牂柯名士,尝问以作赋。相如曰:"合纂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览乃作《合组歌》、《列锦赋》而退,终身不复敢言作赋之心矣。这条记载向来被作为研究司马相如与汉代文质说的重要史料而加以引用,实际《西京杂记》这条记载不可信。
- 束景南
- 关键词:司马相如扬雄文质赋家史料西南夷
- 朱熹佚文辨伪考录被引量:1
- 1996年
- 旧题朱熹作,《偶成》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此诗在日本与中国广为流传,脍炙人口,选入朱熹诗选,甚至选入中学课本,长用不衰。今按:此诗原在日本《续群书类从》卷九百八十一《滑稽诗文》中,题作《小人诗》,乃室町至江户时代一无名禅林僧侣所作,明治以后才被误作为朱熹诗,题为《偶成》,编入中学课文中。详可见柳濑喜代志《朱子偶成诗考》。《锦绣万花谷·后集》卷三十八载有朱熹作《梅》二首:莫遣扁舟兴尽回,正须冲雪看江梅。楚人元未知真色,施粉何曾太白来。
- 束景南
- 关键词:江户时代春草
- 白石姜夔卒年确考被引量:4
- 1992年
- 白石姜夔卒年向来众说纷纭,考定颇异,各家年谱出入甚大.陈思、李洣、高风等人据吴潜《履斋诗余》中《暗香疏影序》,定姜夔卒于绍定二年(1229)以后.夏承焘疑此序所记失实,但依旧信其中所叙事实,载入年谱.今人也多只以吴潜此词序为一时记忆失误或自编谎言,不以为伪作而仍加引用.按序中称姜夔卒后“今又不知几年矣”,可见此序远作在绍定二年以后.序又称“赓潘德久诗”,其诗去:“人生浮脆若菰蒲,四十年前此丈夫.拟向西湖酹孤魂,想应风月易招呼.”这分明是说姜夔卒已四十年,假定依此序姜夔卒于绍定三年(1230),下推四十年,则作此词与序已在咸淳六年(1270),而吴潜早于景定三年(1267)年已卒,如何能作此词与序?何况此时潘德久也已死了六十一年,又如何能在这时作诗而让吴潜“赓”之呢?吴潜诗词文集本早佚。
- 束景南
- 关键词:白石挽词金陵伪作兰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