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泽
- 作品数:23 被引量:149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美托康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 2007年
- 目的探讨美托康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随9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美托康组)和对照组(丹参液组)进行前后疗效观察。结果2组均有较好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康组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失的治疗有较好疗效。
- 丁进京史振军李世泽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 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S-100β和MMP-9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9
- 2013年
-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依达拉奉与醒脑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选择55例为观察组,余31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基础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依达拉奉与醒脑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醒脑静滴注,持续用药14 d。于入院时、治疗后第3、7、14天以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NSE、S-100β和MMP-9水平,同时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各项实验室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在治疗后第3、7天血清中NSE、S-100β和MMP-9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在治疗后第14天血清MMP-9较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差异。观察组在治疗后第3天神经功能缺失NIHSS评分较入院时明显改善,对照组在治疗后第7天才出现神经功能改善;治疗后第14天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和醒脑静两药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单一用药效果较好,可保护受损的脑神经元,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 李世泽丁进京史哲
- 关键词:依达拉奉醒脑静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基质金属蛋白酶-9
- 益心舒胶囊治疗18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 目的:回顾性分析益心舒胶囊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10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治疗(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8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常规...
- 李世泽史哲
- 关键词: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益心舒胶囊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老年脑出血后继发癫癎的临床探讨
- 2005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出血继发癫的发病率、发作机制、发作类型、出血部位、血肿体积与发作的关系及预后。方法对52例老年人脑出血继发癫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脑出血后癫发病率11·4%。早期发作与脑水肿有关,晚期发作与中风囊、神经元变性及胶质增生或粘连等病理刺激有关;以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为主,且多见于出血后2周内。以出血灶位于大脑皮质者癫发生率最高;血肿体积越大,癫发生率越高。脑叶出血后癫发作,需系统规则的用药,预后良好。结论老年人脑出血继发癫并非少见。颅内大量出血、脑叶出血易致癫发作。晚期发作需系统规则的用药。
- 孟凡超李世泽孟祥
- 关键词:老年脑出血药物治疗疾病预后病理机制
- 醒脑静注射液对重症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及细胞因子的作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分析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及血清细胞因子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我院收治的12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及对照组52例,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比较治疗后2组肺感染的发生率及血清TNF、IL-2和IL-6。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周内清醒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2(IL-2)、IL-6水平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与本组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均<0.01),且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6.28%vs.40.91%,P<0.05),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63%vs.15.91%,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患者时,不仅能提高1周内清醒率,且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 李世泽丁进京史哲
- 关键词:醒脑静注射液脑出血肺部感染细胞因子
- 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PA和PAI-1水平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浆t-PA和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脱水、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组均未给予抗凝、溶栓、降纤治疗,测定用药前及用药4周后的血浆t-PA和PAI-1的含量。结果2组用药前血浆t-PA和PAI-1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血浆t-P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I-1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升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PA-1含量,降低血浆PAI-1含量,提高体内纤溶状态,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
- 李世泽白宏英杨霄鹏史振军
- 关键词:辛伐他汀急性脑梗死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奥拉西坦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09—2010-09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和奥拉西坦。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画钟试验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MSE和画钟试验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障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效果显著。
- 李世泽史哲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银杏达莫注射液
- 灯盏细辛对急性脑梗死患者sICAM-1和TNF-α的影响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例自发病至入院不超过24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常规治疗组,B组灯盏细辛治疗组。A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脱水、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30ml加入NS250ml静滴,qd,14d。测定发病24h内及治疗14d后血清sICAM-1和TNF-α的水平。结果2组在起病24h内血清TNF-α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B组血清TNF-α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灯盏细辛能使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和TNF-α表达下调,有减轻急性脑梗死后炎症反应的作用。
- 李世泽白宏英史振军张小红
- 关键词:灯盏细辛急性脑梗死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肿瘤坏死因子-Α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2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临床和脑脊液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6例病原学检查确诊的C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CM的治疗进行总结。结果CM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颅内占位等。治疗以抗真菌和降颅压为主。病死率30·8%。结论CM的临床和脑脊液特点与结脑、病脑及颅内占位有一定的差别,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可以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误诊率,提高治愈率。抗真菌和降颅压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多途径联合用药可以提高治愈率。
- 李世泽白宏英史振军
- 关键词: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 老年人Binswanger病临床特点与CT、MRI表现探讨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Binswanger病(BD)的病因、临床特点及CT、MRI表现。方法对68例BD病人的表现及CT、MRI改变进行分析。结果BD伴有高血压病史58例(85.3%),临床表现为渐进性痴呆、智能减退、假性延髓麻痹等,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常以脑卒中发作就诊。该病的颅脑CT和MRI均有局灶或弥漫性改变,MRI发现病灶较CT明显增多。结论BD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MRI对BD的诊断率较高;早期控制高血压是治疗的关键。
- 孟凡超李世泽孟祥
- 关键词:BINSWANGERCT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