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淀

作品数:31 被引量:472H指数:1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经济管理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1篇意愿
  • 6篇消费者
  • 6篇可追溯
  • 5篇意愿研究
  • 5篇支付意愿
  • 5篇生产意愿
  • 5篇偏好
  • 5篇可追
  • 4篇消费偏好
  • 4篇罚函数
  • 3篇低碳
  • 3篇低碳生产
  • 3篇低碳生产意愿
  • 3篇信息属性
  • 3篇支付
  • 3篇支付意愿研究
  • 3篇食品
  • 3篇食品安全
  • 3篇农户
  • 3篇农药

机构

  • 27篇苏州大学
  • 22篇江南大学
  • 3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临沂大学

作者

  • 31篇朱淀
  • 2篇王晓莉
  • 2篇吴林海
  • 2篇孔霞
  • 2篇蔡杰
  • 1篇俞涛
  • 1篇童霞
  • 1篇尹世久
  • 1篇洪小娟
  • 1篇张腊娥
  • 1篇浦徐进
  • 1篇牛亮云
  • 1篇张秀玲
  • 1篇李清光
  • 1篇顾建平
  • 1篇陈雨生
  • 1篇伍敬群
  • 1篇徐玲玲
  • 1篇蔡杰
  • 1篇徐迎军

传媒

  • 7篇中国人口·资...
  • 3篇中国农村经济
  • 2篇农业技术经济
  • 2篇中国农村观察
  • 2篇财贸研究
  • 2篇江南大学学报...
  • 2篇职业时空
  • 1篇商业时代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数量经济技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管理评论
  • 1篇公共管理学报
  • 1篇食品与营养科...
  • 1篇全国风力机空...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1999
  • 1篇1998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业转型中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调查被引量:3
2012年
为规范农户农药施用行为,提升农户农药的认知水平,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以江苏省苏州市216个分散农户为样本,通过统计性分析,对农户农药施用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农药施用的主流方式不科学,不依据说明书凭借自身的经验亦或是任意决定农药的施用量、不注意健康安全防护、随意处理废农药瓶和剩余农药等不合理的行为较为普遍,主要原因在于农户对农药施用的认知有限。同时提出建立、健全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努力规范农村农药市场的管理等对策。
孔霞朱淀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
2006~2012年间中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特征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本文基于宏观层面,从管理学的角度,运用计量模型方法,在充分考虑数据的可得性与科学性的基础上,评估2006—2012年间中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食品安全风险的现实状况,全景式地描述中国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的主要特征、变化与发展趋势,从根源上揭示中国食品安全风险的主要特征,探讨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主要着力点。
朱淀洪小娟
关键词: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突变模型
企业可追溯体系投资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郑州市144家食品生产企业的案例被引量:28
2014年
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实施在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的同时,能够实现食品安全与质量的可追溯性,便于召回有安全隐患的食品,已被认为是从根本上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的主要工具之一。本文以郑州市144家食品生产企业为案例,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构建了带罚函数二元Logistic模型,探究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可追溯体系的投资意愿与主要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的结论表明,79.2%的食品生产企业愿意投资可追溯体系,而影响投资意愿的主要因素是食品生产企业的从业人数规模、管理者年龄、质量认证体系的实施等。本文的研究揭示了在我国食品可追溯体系难以推广与普及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政府监管、政策支持,以大企业为重点推进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建议。本文构建的带罚函数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小样本容量的Logistic模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解决了Logistic模型可能存在无法迭代的问题。
吴林海徐玲玲朱淀刘晓琳
关键词:投资意愿影响因素
菲利普斯曲线理论的发展演进
2008年
本文以预期理论为主线,分析了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理论的基本框架、改进模型以及发展趋势。通过分析,本文指出当前建立在理性预期与粘性价格假设基础上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以及相关改进模型都难以得到实证支持,有证据表明理性预期对通货膨胀解释无效。究其原因可能是理性预期与粘性价格存在矛盾所致。将来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一个可能的出路是偏离理性预期分析的标准框架,着眼于企业如何处理信息并形成预期。
朱淀
关键词:粘性粘性价格
蔬菜种植农户施用生物农药意愿研究被引量:51
2014年
蔬菜消费在中国居民的食物消费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化学农药的施用严重影响了蔬菜质量安全,推广和施用生物农药成为当前提高包括蔬菜在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现实的路径。然而,本文对中国江苏省丰县294户蔬菜种植农户的调查显示,分别有66.00%、71.43%和69.05%的受访农户对生物农药没有认知、没有施用过生物农药和对生物农药的施用效果持怀疑态度。为进一步考察农户施用生物农药的意愿,本文以理性人为假设条件,以农户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对农药的残留认知、家庭蔬菜种植面积、蔬菜价格水平认知作为自变量,并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存在偏误与分离问题,引入带罚函数的二元Logistic模型,计量结果显示,具有女性、年龄在40岁以下、感知化学农药残留危害、受教育年限在9年及以上等个体特征和家庭蔬菜种植面积在5亩以下、非农业性收入在3万及以上、参加农业合作组织等家庭特征的蔬菜种植农户更愿意施用生物农药,而政府补贴与政府农药施用的技能培训对蔬菜种植农户施用生物农药意愿的驱动不足。据此,本文提出了,政府应该借助于农业合作组织推广生物农药;加大对施用生物农药的支持力度;指导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应重点建设优质农产品的销售网络等政策。
朱淀张秀玲牛亮云
关键词:生物农药
水稻收获损失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被引量:26
2015年
本文结合国内外学界对粮食产后损失定义的研究成果和中国实际界定的水稻收获损失的内涵,并基于10个省份957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在分析不同地区水稻收获损失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水稻收获损失的主要因素及其边际效应。调查发现,有56.13%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水稻收获损失率小于或等于4%,但在不同省份之间存在着差异。本文的研究表明,农户家庭经营收入比重、种植规模、机械化程度、适时收割与否、收获人员作业态度对水稻收获损失具有负向影响;受访者是否具有外出务工经历对水稻收获损失具有正向影响;同时,收获期内人手不足与恶劣天气使水稻收获损失显著扩大。
吴林海胡其鹏朱淀王建华
关键词:水稻
实验拍卖理论在食品安全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一个文献综述被引量:5
2012年
在世界范围内每年均有大量的消费者面临着不同的食品安全问题。降低食品安全风险需要增加成本,并最终依赖于市场的实现。研究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偏好,寻求生产成本与消费者支付水平的藕合,是提高食品安全的必要举措。基于陈述性偏好研究方法可能存在偏误,引入模拟市场环境,通过实验拍卖方法获取消费者的引致价值研究消费者偏好就成为经济学家们更信赖的方法。对此,文章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对拍卖理论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回顾了激励相容的拍卖机制在食品安全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朱淀蔡杰
关键词:食品安全拍卖机制
消费者对不同层次安全信息可追溯猪肉的支付意愿研究被引量:22
2013年
为满足消费者猪肉安全需求,防范猪肉的安全风险,国家商务部等从2010年开始分批选择若干个城市实施肉类可追溯体系。可追溯猪肉能否有效推广内在地取决于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本文基于随机n价实验拍卖方法,对江苏无锡市区272位消费者对具有不同层次安全信息的三种类型可追溯猪肉的支付意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与者愿意为具有可追溯属性的猪后腿肉支付一定的溢价,且对具有养殖信息与政府认证信息的可追溯猪后腿肉具有更高的支付意愿;而进一步运用MVP模型的研究证实,消费者对三种不同层次安全信息属性的可追溯猪后腿肉的偏好具有差异性。因此,政府完善猪肉可追溯体系并与政府认证机制相结合是满足消费者对不同层次安全信息的可追溯猪肉的市场需求,促进可追溯食品推广普及的重要路径。
吴林海王红纱朱淀蔡杰
关键词:支付意愿
消费者对不同安全信息属性可追溯猪肉偏好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食品可追溯体系是通过在供应链上形成可靠且连续的安全信息流,从而确保食品具备可追溯性,以克服由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食品安全风险。由于建立完整的可追溯信息体系必将增加食品的成本,并传导到价格之上,未必能满足消费者偏好。针对消费者偏好,选择实验是当前研究的主流方法。由于选择实验存在不相关独立选择的偏误,本文以河北省唐山市1 200位猪肉的消费者为案例,设定生猪养殖场信息、食用的饲料信息、屠宰信息、猪肉加工信息、猪肉防腐剂使用信息以及贮存信息等六种可追溯安全信息,以20位专业人士对可追溯猪肉成本的估计为基准,上下浮动10%,设定三个价格层次,引入菜单选择实验就消费者对不同可追溯安全信息的偏好作出实际调查,以克服选择实验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潜类别分析方法,研究了消费者群体对可追溯猪肉不同安全信息属性的偏好。潜类别分析的配适性检验结果显示,消费者可以分为"高级"、"中级"、"低级"三类群体。其中,低级消费者可能性最大,其次为高级消费者,中级消费者的可能性最小。这表明,中国的消费者群体存在两极分化。高级消费者群体多数关注生猪养殖场、生猪饲料以及猪肉加工安全信息属性;中级消费群体多数关注生猪养殖场与猪肉加工安全信息属性;低级消费者群体只关注猪肉加工安全信息属性。生猪屠宰场、是否使用防腐剂、贮存猪肉的冷库三个安全信息属性不是主要被关注的属性。为防范食品风险并满足消费者偏好,本文在模型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需要建立不同层次(包含不同完全信息属性)的猪肉可追溯体系,提供生猪饲养、猪肉加工两类安全信息则是建立可追溯体系的必备前提。同时,本文指出,需要从政府、企业、消费者在食品可追溯体系中的基本特征与功能定位出发
朱淀浦徐进高宁
关键词:安全信息消费偏好
不同质量安全信息的可追溯猪肉支付意愿研究——以山东潍坊消费者的调查为例
2012年
可追溯体系的引入能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然而在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难题。在此背景下,以山东潍坊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就不同质量安全信息的可追溯猪肉支付意愿展开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引入有较高期待;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仅有养殖信息及同时具有养殖和屠宰信息的可追溯猪肉;年龄、学历、收入水平、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家中有无孕妇等因素均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卜凡朱淀吴林海
关键词:食品安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