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立军

作品数:15 被引量:82H指数:4
供职机构: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新生儿
  • 4篇早产
  • 4篇早产儿
  • 4篇产儿
  • 3篇乳酸
  • 3篇疗效
  • 2篇低出生体重
  • 2篇低出生体重儿
  • 2篇血疗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肺发育...
  • 2篇气管
  • 2篇疗法
  • 2篇换血
  • 2篇换血疗法
  • 2篇极低出生体重
  • 2篇极低出生体重...
  • 2篇发育不良
  • 2篇肺发育
  • 2篇肺发育不良

机构

  • 14篇佛山市妇幼保...

作者

  • 14篇曾立军
  • 9篇戴怡蘅
  • 5篇张李霞
  • 5篇刘卫东
  • 4篇麦丽珊
  • 4篇叶旭强
  • 4篇邵巧仪
  • 2篇高平明
  • 2篇陈泳涛
  • 2篇符茵
  • 2篇邬颖华
  • 1篇杨辉
  • 1篇陆镇奇
  • 1篇刘正平
  • 1篇吴雪丽
  • 1篇郑寒龙

传媒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布地奈德联合螺内酯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血液中IL-1β、TNF-α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螺内酯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血液中IL-1β、TNF-α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7年11月在本院出生的早产儿92例,患儿均有BPD症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螺内酯治疗,研究组应用布地奈德联合螺内酯治疗。对比两组炎性因子水平(IL-1β、TNF-α、IL-8)、临床指标、体重、血气分析指标、并发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IL-1β、TNF-α、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率、呼吸频率、经皮血氧饱和度、体重、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低于对照组的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26,P<0.05)。结论:应用布地奈德联合螺内酯治疗早产儿BPD,可以显著改善患儿血液中IL-1β、TNF-α、IL-8等炎性因子水平,调节血气指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叶旭强戴怡蘅刘卫东曾立军麦丽珊张李霞
关键词:布地奈德螺内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IL-1ΒTNF-Α
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对新生儿换血临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对行换血疗法治疗的高危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对高危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的胆红素变化、血常规、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月高危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病例临床资料33例。按照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分为3组:0∽24 h组、24∽48 h组、48 h以上组,分析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对换血过程中胆红素、血常规、生化指标变化等的影响。结果:出生后24 h内出现病理性黄疸14例,24∽48 h出现病理性黄疸11例,48 h后出现黄疸的8例。但3组中,24∽48 h组换血总胆红素血症下降最快;出生后24 h组的白细胞高于其他两组;黄疸出现时间对凝血功能无影响,所有换血的不良反应在出院前都可以纠正。结论:24∽48 h出现病理性黄疸者换血后胆红素降低最明显。
曾立军邵巧仪高平明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换血疗法
超低出生体质量儿配方乳喂养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超低出生体质量儿配方乳喂养中胃潴留与全肠道喂养的关系,探讨超低出生体质量儿配方乳喂养的全过程。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出生的超低出生体质量儿22例,所有患儿采用早产儿配方乳喂养,先非营养性喂养,酌情逐量增加奶量,直至全胃肠道喂养。记录出现胃内潴留、胃内潴留(喂养不耐受)时间、全胃肠道平均时间、自动吸吮时间等,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讨论两个变量的影响关系。结果:本组22例患儿在按照早产儿配方奶进行喂养过程中,有1例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出现严重喂养不耐受,持续时间为26 d;21例完成全胃肠道喂养,首日开奶成功的患儿12例,开奶成功率为57.1%;达到胃肠道营养的平均时间为30.1 d;喂养胃内潴留量和达全胃肠道营养时间无相关性(P>0.05),喂养不耐受潴留量和自主吸吮时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早产儿配方乳喂养的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并且在喂养早期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较高,在喂养不耐受患儿1周后患儿奶量才能逐渐增加,可从喂养第2周实行更积极喂养,可根据喂养不耐受时间推断患儿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和自动吸吮时间。
曾立军邵巧仪麦丽姗叶旭强
关键词: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喂养
佛山市新生儿复苏工作现状调查分析
2021年
目的:通过对佛山市助产机构新生儿复苏工作的调查,了解佛山市新生儿复苏工作进展,探讨深入开展新生儿复苏工作的工作思路。方法:2018年10月至12月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佛山市妇幼保健院52家助产机构进行含院内新生儿复苏工作管理、培训方式、配备新生儿复苏设备、药品等的调查。结果:调查发现,98.07%的医院都组建了新生儿复苏领导小组,大部分医院新生儿科医生参加高危产妇分娩、术前讨论或等待分娩。但个别助产机构新生儿复苏领导小组形式化,3家以产科或新生儿主任为新生儿复苏领导小组组长;31家新生儿复苏小组成员包含产科、儿科(新生儿科)、麻醉科主任。仅有28.85%的产院培训对象囊括了儿科(新生儿科)、产科、麻醉科、急诊科的医护人员;29.70%仅接受过院级新生儿复苏培训,儿科医生接受区级以上培训比例低于产科;每年培训1次或更少的医院有21家。新生儿复苏必备药品、设备相比2007年调查有明显的改善,但T组合复苏器和空氧混合仪配备率较低。结论:随着新生儿复苏工作的推进,佛山市新生儿复苏工作有了较大的改变,但需要继续加强新生儿复苏培训工作。
吴雪丽曾立军郑寒龙
关键词:新生儿复苏
不同疾病对高危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治疗疗效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疾病对高危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换血过程中胆红素、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变化的影响,从而为安全使用最新黄疸换血指南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收集该院2010-2014年33例使用成分血换血疗法治疗高危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情况、黄疸原因疾病谱、换血过程中血常规、生化指标等;将患儿按照原发疾病分为溶血组、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组、G-6-PD缺乏合并感染组、其他组,分析疾病对换血过程中内环境、胆红素、凝血功能及后遗症的影响。结果在新指南下的换血病例中,新生儿溶血病溶血13例。按黄疸原因进行分组,4组总胆红素在换血过程中变化趋势相同(F=2.103,P=0.126),均呈下降趋势;疾病对换血内环境、凝血功能影响不明显,但是换血后各组血钾、血小板及白细胞下降,血钙升高。4组患儿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F=1.528,P=0.216)、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F=0.347,P=0.7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在换血前后PT(F=2.830,P=0.098),APTT(F=0.347,P=0.79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纤维蛋白原(FIB)在组间(F=2.838,P=0.045)、换血前后(F=10.346,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换血后FIB降低。结论疾病因素并不影响换血总胆红素下降效果,但是仍需要及时对病因进行诊断,同时在换血过程中需要监测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等的变化,及时对症处理。
曾立军陈泳涛符茵邬颖华戴怡蘅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
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探究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的疗效。选取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患儿20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口唇青紫症状缓解、呼吸困难消失、肺部湿啰音消失,且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率为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P<0.05);观察组预后及平均住院天数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氨溴索对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曾立军杨辉戴怡蘅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疗效
母乳喂养与配方乳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探讨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和比较母乳喂养与配方乳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于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506例VLBWI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母乳组(n=133,予以母乳喂养)和配方乳组(n=373,予以配方乳喂养),比较其胃肠动力、体重增长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母乳组婴儿体重开始增长时间显著早于配方乳组(P<0.05),母乳组婴儿干预10d后的体重及净增长体重均显著高于配方乳组(P<0.05);喂养干预10d期间,母乳组发生喂养不耐受28例(11.28%),并发症总发生例数为24例(18.05%),与配方乳组的71例(19.03%)和101例(27.08%)相较显著更低(P<0.05)。结论母乳喂养VLBWI有利于其胃肠改善,降低喂养不耐受及并发症发生,更有利于婴儿生长发育。
叶旭强戴怡蘅刘卫东曾立军麦丽珊张李霞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体重
亚低温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内环境的变化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资料,探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血气、电解质及肾功能及肝功能的变化情况,从而为安全实施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 15例重度窒息的患儿,按照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方案(2011),在生后6 h内行亚低温治疗。收集其亚低温治疗前、治疗24、48、72 h血气、电解质、肾功能及肝功能,分析亚低温治疗后新生儿内环境的变化。结果亚低温治疗后K^+、Na^+、Mg^(2+)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变化不明显;Ca^(2+)、磷(P)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乳酸呈下降趋势,pH、PCO_2、碱剩余(BE)呈上升趋势,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过程中,仍需动态观察内环境的病理、生理变化并提供适当干预,以便为安全实施亚低温治疗提供保证。
曾立军符茵陈泳涛戴怡蘅邬颖华
关键词:新生儿亚低温缺血缺氧性脑病乳酸
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9
2012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1年4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GBS败血症新生儿资料,回顾性分析GBS败血症患儿的围产期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与转归。结果 GBS败血症16例,占住院患儿的2.53‰,其中早发型败血症12例,迟发型败血症4例。本院出生7例,占本院出生新生儿的0.43‰。早发型病例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生后24 h内发病,迟发型病例以高热为首发症状,均合并化脓性脑膜炎。GBS败血症患儿血WBC明显低于正常,降钙素原反应灵敏,C反应蛋白反应相对滞后。16例血GBS阳性标本均对万古霉素和青霉素敏感,青霉素联合三代头孢或美罗培南治疗有效。结论新生儿GBS败血症临床症状典型、病情凶险,应重视围产期高危因素和早期临床表现,尽早行病原学检测,合理足疗程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戴怡蘅曾立军高平明
关键词:败血症
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相关因素及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颅内出血(ICH)的相关影响因素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检查结果分为ICH组(102例)与非ICH组(498例),分析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 102例ICH早产儿中,Ⅰ度占87.25%,Ⅱ度占8.82%,Ⅲ~Ⅳ度占3.92%。ICH组的产前地塞米松应用率低于非ICH组,宫内窘迫率高于非ICH组(P <0.05); ICH组的机械通气率、电解质紊乱率高于非ICH组,胎龄≥34周占比低于非ICH组(P <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宫内窘迫、机械通气、胎龄<34周、电解质紊乱为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OR>1, P <0.05)。结论宫内窘迫、机械通气等均为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对高危孕妇的监测,并于产前适时使用地塞米松,以尽可能降低ICH发生率。
叶旭强戴怡蘅刘卫东曾立军麦丽珊张李霞
关键词:早产儿颅内出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