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 作品数:19 被引量:52 H指数:4 供职机构: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卫生局科学研究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圆锥角膜各期的共焦显微镜表现 目的:观察各期圆锥角膜活体共焦显微镜特点,评价共焦显微镜在圆锥角膜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共焦显微镜观察32例圆锥角膜患者,年龄12~42岁,平均22岁,其中早期圆锥角膜28只眼,中期圆锥角膜10只眼,晚... 徐丽关键词:圆锥角膜 共焦显微镜 内皮细胞 病例式教学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理的教学中应用病例式教学模式的意义。方法:选取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病理室存档神经系统肿瘤病例160例,其中常见多发肿瘤100例;疑难肿瘤25例;误诊病例5例;WHO新分类的神经系统肿瘤10例;考核病例20例。结果:通过考核病例检验,年轻医师及进修医师诊断正确率达到95%以上。结论:在神经系统肿瘤教学中,应用病例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从临床、影像、病理三方面加深对病变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及诊断水平。 杜江 李桂林 方静宜 王军梅 徐丽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病理教学 胶质瘤组织MGMT和Ki-67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研究胶质瘤组织MGMT和Ki-67的表达,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总结79例脑胶质瘤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Karnofsky评分、无进展生存期和生存期等;将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石蜡切片进行Ki-67和MGMT的免疫组化染色,计算染色阳性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判断Ki-67和MGMT的表达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及生存时间的关系。MGMF表达情况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生存期的关系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示,并采用log-rank方法分析。结果患者性别、年龄、术前Karnofsky评分及Ki-67阳性率与无进展生存期和生存期无相关性(P>0.05)。MGMT阳性率与无进展生存期呈负相关(r=0.074,P<0.05),与生存期呈负相关(r=-0.127,P<0.001)。将所有患者分为MGMT指数≤15%和MGMT指数>15%2组,无进展生存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胶质瘤中Ki-67表达与肿瘤预后无关,MGMT表达与肿瘤预后有关,MGMT检测对胶质瘤预后判断可能有指导意义。 徐丽 崔云 李桂林 江涛关键词:胶质瘤 MGMT KI-67 β链蛋白和BRAF V600E在颅咽管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检测β-catenin和BRAF V600E在颅咽管瘤中的表达,评估其在颅咽管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51例患者的颅咽管瘤标本。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不同类型颅咽管瘤的形态学特征,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其β-catenin、BRAF V600E以及Ki-67的表达。结果在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ACP)中,细胞核β-catenin呈阳性,见于漩涡状细胞丛、鬼影细胞旁的移行细胞和(或)散在分布的单个细胞,阳性率高达93%(39/42);而乳头型颅咽管瘤(PCP)中,细胞核未见β-catenin的阳性表达,仅细胞膜呈阳性表达。在PCP中,BRAF V600E的阳性比例为7/8,而ACP均呈阴性。3例颅咽管瘤的形态不典型,2例β-catenin呈细胞核阳性,符合ACP;1例显示上皮表面的纤毛BRAF V600E阳性,符合拉克氏囊肿伴鳞状上皮化生。ACP中,β-catenin核阳性细胞其Ki-67呈阴性。8例复发ACP患者的2次标本其β-catenin阳性细胞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catenin、BRAF V600E分别为ACP和PCP的特异性标志物,有助于形态不典型的颅咽管瘤的分型和鉴别诊断。 王军梅 刘朝霞 徐作霖 崔云 杜江 徐丽 李桂林关键词:颅咽管瘤 病理学 WNT信号通路 BRAF 颅咽管瘤恶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恶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手术经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病理室确诊的2例颅咽管瘤恶变患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比较其中1例患者恶变前后的组织学差异。纳入同期10例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患者,比较免疫组化表达的差异。结果2例患者男女各1例,年龄均为25岁;恶变前均曾接受过放疗,恶变前病理学结果均为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2例患者恶变后均呈鳞状细胞癌形态,核大深染,核仁清楚,核浆比例高,核分裂像增多。肿瘤呈实性片状生长,星形网状结构少见。湿角化物多见,分布于癌巢和间质中。肿瘤浸润脑组织,基底膜破坏或消失。与恶变前相比,恶变后肿瘤细胞密度更高,细胞异型性更明显,核分裂像更多。免疫组化示所有患者CK和CK5/6均呈阳性表达,恶变患者恶变后Ki-67阳性率明显高于恶变前(50%对比5%),也明显高于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50%对比2%~10%)。结论颅咽管瘤恶变后恶性倾向明显,但仍保留部分颅咽管瘤特征,这有利于与相似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徐丽 刘朝霞 方静宜 王军梅 杜江 何艳姣 李桂林关键词:颅咽管瘤 病理学 恶变 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影响因素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胶质母细胞瘤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表达和肿瘤侵袭性对患者血浆IGFBP-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43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血浆IGFBP-2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上述患者肿瘤组织IGFB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情况;IGFBP-2以肿瘤细胞阳性与否分为两个水平("1"和"2"),MMP-9以肿瘤细胞阳性率"≤60%"和">60%"分为两个水平("1"和"2"),对患者血浆IGFBP-2表达水平进行2×2析因分析。结果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肿瘤组织IGFBP-2、MMP-9表达(P=0.003、P=0.014)及二者的交互效应(P=0.049)均能影响患者血浆IGFBP-2水平。结论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血浆IGFBP-2水平受肿瘤组织IGFBP-2表达、肿瘤侵袭性及其交互效应的影响。 徐丽 崔云 李桂林 江涛关键词:脑胶质母细胞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青少年多形性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病理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青少年多形性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PLNTY)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病理特点。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6例PLNTY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基因测序检测肿瘤组织形态学及分子遗传学变化,电话随访及查阅影像学资料了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有无放化疗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16例PLNTY患者中位发病年龄24岁,男女比例相当(1∶1);5例(5/16)呈急性起病(起病时间<3个月);临床症状以不同程度的癫痫发作为主;8例(8/16)肿瘤位于颞叶,5例(5/16)位于顶枕叶。增强磁共振成像扫描显示,11例(11/16)无明显强化,3例(3/16)出现轻度不均匀强化,2例(2/16)明显不均匀强化。14例(14/16)患者术后癫痫症状改善,其中1例复发。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位于皮层及皮层下白质,可见多形性和少突样细胞形态,并见枝芽状细小血管,12例(12/16)伴钙化;其中1例复发再次手术切除的标本中呈现恶性转化,表现为局部细胞密度增高,可见核分裂象、微血管增生和栅栏样坏死。16例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2)及CD34弥漫阳性,突触素呈阴性表达,其中14例ki67增殖指数≤4%,恶性转化病例的Ki67增殖指数为20%。7例PLNTY二代测序结果显示,以BRAF或FGFR分子变异为主,其中3例(3/7)存在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启动子(MGMT)甲基化;1例原发及复发的病例中均检测到FGFR3::TACC3融合,伴TERT启动子突变,且在复发病例中出现了10号染色体缺失及CDK4、MDM2扩增。结论PLNTY好发于青少年,为一种长期癫痫相关肿瘤,多见于颞叶及顶枕叶;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可见多形性细胞和少突样细胞成分,CD34弥漫阳性,分子改变以BRAF或FGFR变异为主。大部分预后 邹婉婧 徐丽 苏玉金 刘震 王军梅关键词:青少年 神经胶质瘤 568例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中染色体1p/19q缺失和多体特点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少突胶质细胞肿瘤1p/19q缺失及1q/19p多倍体状态与肿瘤病理分型及肿瘤部位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患者石蜡包埋组织切片染色,进行1p/19q缺失和1q/19p多体分析,分析其与肿瘤部位、病理分型及分级的关系。结果在568例胶质瘤患者中,年龄为3~76岁,中位年龄42岁,男女比例1.5:1。肿瘤位于额叶249例,颞叶68例,顶叶14例,累及2个以上部位166例,丘脑30例,其他部位41例。1p缺失者74例,19q缺失者39例,联合缺失者192例,无缺失者263例。1p染色体多体30例,19q多体32例,1p/19q均为多体者55例,均无多体表现者45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染色体lp/19q联合缺失达67.4%,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约为64.7%,少突星形细胞瘤约为38.3%,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为19.2%,含有少突胶质细胞瘤成分的胶质母细胞瘤为5.2%。在少突胶质细胞瘤和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中,1p/19q联合缺失率及1p或19q的单独缺失均显著高于少突星形细胞瘤和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差异有显著性(P<0.01);1p/19q联合缺失率在少突星形细胞瘤和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中明显高于含少突胶质细胞瘤成分的胶质母细胞瘤,差异有显著性(P<0.01)。1q/19p多体率在不同的肿瘤类型中差异有显著性(P=0.019),1q/19p多体率与肿瘤部位无关(P>0.05)。结论检测1p/19q杂合性缺失状态有助于胶质瘤的病理分型,有助于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与混合性少突-星形细胞肿瘤的鉴别诊断。 苏玉金 杜江 王军梅 徐丽 金玉兰 崔云 刘朝霞关键词:少突胶质细胞瘤 荧光原位杂交 多结节和空泡状神经元肿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多结节和空泡状神经元肿瘤(MVNT)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经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理中心诊断的4例MVNT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根据头颅MRI判断肿瘤切除程度。术后随访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有无放化疗及肿瘤复发情况。对肿瘤组织标本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基因测序。结果4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8.5岁(24~42岁),男性为主(3/4),症状以头痛、头晕为主,可有癫痫发作;中位病程为2年(3个月至10年)。4例病变均位于颞叶和海马,肿瘤最大径为2.5~4.0 cm,主要累及大脑皮质深部,影像学可见特征性的"串珠状"或"簇状"异常信号。增强扫描显示无强化(2/4)或轻度不均匀强化(2/4)。4例患者的肿瘤均为全切除,术后均未行放化疗。4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3~43个月)。至末次随访,4例患者的术前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影像学显示均无复发迹象。4例患者肿瘤组织的病理学检查显示,大体标本可见多个离散或合并的灰色结节,累及皮质深部、灰白质交界区和皮质下白质。HE染色显示,MVNT由小至中等大小的神经元细胞组成,排列成结节状,背景基质及肿瘤细胞胞质内可见明显的空泡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相对于正常皮质区,结节内髓磷脂碱性蛋白(MBP)呈弱阳性,使结节状病灶呈"虫蚀样"外观;微管相关蛋白(MAP2)呈不同程度阳性、突触素(Syn)呈颗粒状弱阳性,神经纤维(NF)和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呈阴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显示背景中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呈"蜘蛛样"表达。CD34在肿瘤细胞中表达阴性,但在邻近的发育异常的大脑皮质神经元成分中呈"分枝状"表达。4例患者的二代测序结果显示,FGFR4 P400移码突变及BRAF A34插入缺失1例,NOTCH1 L188V突变1例;其中3例� 邹婉婧 崔云 王军梅 杜江 徐丽 刘朝霞 刘幸 姜涛 刘震 何艳姣关键词:脑肿瘤 疾病特征 病理学 预后 多媒体技术在神经病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3年 神经系统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疾病,病理是其诊断的"金标准"。21世纪随着分子医学的发展,病理学逐步从传统的形态学转化为分子病理学。神经病理医生不仅要学习分子生物学知识,还需要借助神经解剖、神经影像等其他相关知识。因此,培养新形势下合格的具有综合能力的病理医生不仅对患者意义重大,也是学科发展的必要保证。应用传统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临床病理教学方法,能够提高临床病理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学科发展的合格病理人才。 王军梅 李桂林 方静宜 杜江 徐丽关键词:多媒体 神经系统 病理学 分子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