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群新
- 作品数:53 被引量:179H指数:7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临床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结直肠癌Dukes各期局部免疫功能变化研究
- 1997年
- 采用ApAAp法、ELISA和RIA法检测45例结直肠癌(CRC)患者外周血和局部动静脉血T细胞亚群(CD4+/CD8+)、SIL-2R、TNFα和PGE2,结果发现,局部动静脉血中CDI/CD8+比值随Dukes分期进展而下降;sIL-2R和PGE2浓度则随Dukes分期进展而升高,各期差异显著,局部静脉血PGE2浓度显著高于局部动脉血;TNFα水平也随Dukes分期不同而变化,DukesD期TNFα显著升高;外周CD4+/CD8+比值、PGE2、sIL-2R和TNFα浓度在Dukes不同分期的变化趋势与局部动静脉血相似、结果提示,CRC患者局部及其全身免疫功能紊乱严重程度随Dukes分期进展而逐渐加重,DukesD期患者局部免疫功能受抑最为严重。
- 顾国浩滕克群彭群新史进方
- 关键词:T细胞亚群大肠肿瘤免疫功能
- 肺癌外周血EGFR突变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通过血浆循环DNA的基因突变检测,筛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肺癌患者,探讨突变特征及其在肺癌靶向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上海市三甲类医院收治的96例肺癌患者的血浆以及其中59例相对应的肿瘤组织中提取DNA,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EGFR基因的突变。结果:96例肺癌血样中检测出EGFR突变17例,其突变率为17.7%。在这些突变的样本中,外显子19和21突变分别占88.2%(15/17)和11.8%(2/17),其中直接测序法检测出EGFR纯合突变3例[L858R 2例,del E746-A750(1)1例],杂合突变14例。对14例杂合突变样本进一步通过单克隆基因测序法确定其突变类型为del E746-A750(2)9例、del E746-A750(1)3例、del L747-S752 2例。EGFR基因突变多见于肺腺癌(包括腺鳞癌)患者,与患者的性别与吸烟史无明显相关性。59例肺癌患者肿瘤组织的进一步分析证明,血浆EGFR基因突变类型与患者自身肿瘤的突变类型相同,表明血浆DNA检测到的EGFR突变与原发肿瘤检测到的突变相一致。结论:肺癌患者的血浆循环DNA与相对应的肿瘤组织DNA的EGFR基因突变类型一致;此外,相对于传统的"金标准"直接测序法而言,单克隆基因测序的方法能够更精确地判断基因的突变类型。这种简便且微创地检测血浆循环DNA的方法可应用于肺癌EG-FR基因突变的诊断.从而预测靶向治疗的疗效。
- 彭群新赵瑾秦华龙杨炳华
- 关键词:肺癌游离DN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
- HLA-DR_4、CD25和CD28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致病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HLA DR4、CD2 5和CD2 8在类风湿性关节炎 (RA)致病和诊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PCR SSP法、碱性磷酸酶 抗碱性磷酸酶法(APAAP法 )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对 78例RA患者和 6 0例正常对照组的HLA DR4基因、CD2 5 + 细胞、CD2 8+ 细胞、CRP和免疫球蛋白等进行检测。结果 RA患者HLA DR4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78.6 %的HLA DR4阳性RA患者CRP >5mg/L ,HLA DR4阳性的活动性RA患者(38 1 2± 31 .39)mg/L显著高于HLA DR4阴性RA患者 (1 6 .86± 1 1 .1 0 )mg/L;HLA DR4阳性者以IgG和IgA增高为主 ,HLA DR4阴性患者以IgM增高为主 ;活动性RA患者CD2 5表达上升而CD2 8表达下降。结论 HLA DR4基因、CD2 5和CD2
- 顾国浩洪宏彭群新陈志伟顾美华
- 关键词:HLA-DR4CD25CD28类风湿性关节炎
- 血清VEGF与bFGF在胃癌中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VEGF、bFGF变化及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 33例胃癌血清VEGF、bFGF含量。结果 胃癌血清VEGF、bFGF分别为 134 45± 77 5 4pg/ml,35 5 8± 11 71pg/ml;而正常对照组 (n =8)VEGF、bFGF分别为 6 1 75± 6 2 4pg/ml,2 75± 6 78pg/ml,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胃癌≥ 5cm(n =2 3)血清VEGF较 <5cm(n =10 )明显升高 ,分别为 112 2± 76 36pg/ml与 144 13± 77 99pg/ml(P <0 0 5 )。另外 ,血清VEGF与胃癌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细胞病理类型可能无明显关联 ;而bFGF与胃癌肿瘤大小、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细胞病理类型无明显关联。结论 血清VEGF的水平与胃癌肿瘤负荷有关 ,血清VEGF。
- 陈卫昌严辉顾国浩彭群新蔡衍郎
- 关键词:胃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
- 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和TGF-β_1的动态检测及其意义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发病后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L 6 )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B β1)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对 31例脑梗死患者血清IL 6和TGF β1进行动态检测。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清IL 6在发病后第 1天升至最高 [(4 8.4± 10 .4)ng/L],随后逐渐下降 ,第 3天和第7天分别下降至 (38.2± 9.6 )ng/L和 (31.4± 6 .8)ng/L ,第 7天仍显著高于对照组 [(2 3.7± 5 .9)ng/L ,P <0 .0 1]。轻、中、重三型脑梗死组间在同一时间段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在不同大小梗死灶间除发病后第 1天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外 (F =4.13,P <0 .0 5 ) ,其它时间段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其峰值与病情轻重无关 (rs=0 .186 ,P >0 .0 5 ) ,而其与梗死灶大小呈正相关 (rs=0 .5 0 8,P <0 .0 1) ;脑梗死患者血清TGF β1在发病后第 1天为最低 ,随后渐升 ,至第 7天接近对照组 [(4 2 .1± 8.2 ) μg/L],其变化与病情轻重或梗死灶大小无显著相关 (P>0 .0 5 )。结论 结果提示 :IL 6和TGF β1可能都参与了脑梗死的免疫 炎症反应 ;动态检测IL 6和TGF
- 顾国浩彭群新周刚许丽珍胡水娟
- 关键词:脑梗死血清TGF-Β1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乳腺癌患者部分外周血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对104例确诊乳腺癌患者组和50例健康对照组女性做血常规和生化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组的RDW、NLR、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的RDW、NLR、LDL-C水平也高于健康对照组,而伴淋巴结转移者的RDW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NLR、LDL-C判断乳腺癌患者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0.72、0.78。结论乳腺癌患者RDW、NLR、LDL-C等指标水平增加;RDW增加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系。
- 张慧赵瑞珂顾国浩吴丽丽李翔翔黄宝丽彭群新
- 关键词:乳腺癌红细胞分布宽度ROC曲线
- HBV慢性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28/B7家族共刺激分子mRNA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化病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刺激分子CD28、CTLA-4及其配体CD80、CD86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2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组)、24例肝硬化(LC组)、28例原发性肝癌(HCC组)和30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共刺激分子CD28、CTLA-4、CD86、CD80mRNA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D28mRNA表达在CHB组下降显著(t=-2.11,P<0.05);CTLA-4mRNA在疾病各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下降:CHB组(t=-2.52,P<0.05),LC组(t=-2.11,P<0.05),HCC组(t=-2.56,P<0.05);CD86mRNA在疾病各组表达也有不同程度的显著下降:CHB组(t=-3.68,P<0.01),LC组(t=-2.99,P<0.01),HCC组(t=-4.42,P<0.01);CD28/CTLA-4mRNA表达在HCC组显著升高(t=2.12,P<0.05);CD80/CD86mRNA表达随着HBV的慢性化进程出现不同程度显著升高:CHB组(t=2.10,P<0.05),LC组(t=2.59,P<0.05),HCC组(t=3.74,P<0.01)。结论 HBV感染患者CD28/B7家族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异常与其免疫功能紊乱和慢性化病变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王琳赵春楠史进方彭群新顾国浩
- 关键词:乙型单核共刺激分子
- 中国汉族人群硫氧还原蛋白基因TXN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研究
- 目的:探讨硫氧还原蛋白基因TXN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患者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采集经组织学确诊的肺癌患者292例,相同地区,性别年龄频数匹配的对照307例,筛选的TXT基因的9个SNP进...
- 彭群新朱晔涵
- 关键词:肺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子流行病学
- 红细胞嵌合体定量检测及其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ABO抗原红细胞嵌合体定量检测方法,探讨其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中的初步应用。方法:选取标准A、B和O型红细胞在体外按不同的比例两两混合(嵌台体),采用FCM对...
- 翟菊萍顾国浩王雪明蒋敏周毓菁彭群新虞秀兰
-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白介素4、干扰素γ、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检测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探讨皮肌炎(DM)/多发性肌炎(PM)的Th1/Th2/Th3细胞功能性极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23例DM/PM患者(DM18例,PM5例)和17例健康人的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含量。结果DM/PM患者的IFN-γ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2),IL-4和TGF-β1分别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5),IFN-γ/IL-4比值小于对照组(P<0.02)。在肺X线片或CT片上,DM10例、PM1例示肺纹理增多、增粗或纤维化,其TGF-β1分别高于无肺纹理增多、增粗或纤维化的患者(DM6例,PM2例)(P>0.05)和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DM/PM患者的Th1/Th2/Th3型细胞因子网络出现异常,IL-4和TGF-β增高,IFN-γ下降。
- 陈爱明刘青钱伯源彭群新吴昀
- 关键词:皮肌炎多发性肌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白介素4干扰素Γ转化生长因子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