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兰英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清末
  • 2篇留学
  • 1篇端方
  • 1篇演讲
  • 1篇政府
  • 1篇政局动荡
  • 1篇儒学
  • 1篇商务
  • 1篇使节
  • 1篇女子
  • 1篇女子留学
  • 1篇驻外使节
  • 1篇庄士敦
  • 1篇留学教育
  • 1篇教育
  • 1篇孔子
  • 1篇建言
  • 1篇财政
  • 1篇财政困难
  • 1篇大臣

机构

  • 4篇南开大学
  • 4篇河北大学

作者

  • 4篇张兰英
  • 4篇潘崇

传媒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兰台世界(上...
  • 1篇许昌学院学报
  • 1篇保定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1933年庄士敦的儒学演讲及其对儒学的认知被引量:2
2009年
从1898来华工作到1930年归国,庄士敦在华时间长达30余年,长期的在华生活使得庄士敦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浓厚兴趣,甚至按《论语》"士志于道"之意为自己取字"志道"。1934年,庄士敦出版演讲集《儒学与近代中国》,在这部书中,庄士敦站在捍卫儒学的立场,系统论述了对儒学的认知,尤其对儒家教育思想、孝道、祖先崇拜进行了深刻剖析;同时,对儒学是否为宗教及儒学的特质等论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潘崇张兰英
关键词:庄士敦孔子儒学
杨兆鋆与清末实业留学教育的发展
2010年
清末,政府虽开始倡导发展实业,然由于政局动荡、财政困难,总体来看,商务不振,实业不兴。政府早在1899年即倡导多派学生“分入各国农、工、商等学堂专门肄业”,然而人们对实业留学兴趣不大,“愿往者颇属寥寥”。
潘崇张兰英
关键词:留学教育清末政局动荡财政困难政府商务
杨兆鋆任中国驻比利时大臣期间的建言与主张——以《须圃出使奏议》为中心被引量:1
2009年
清末,驻外使节在政局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杨兆鋆作为中国首任专驻比利时大臣,在出使期间对留学、赛会等事务积极建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政策的制订。对于日俄战争善后策,杨兆鋆除列名与其他驻外使节联衔陈奏外,还单独上奏提出遣使主张,清政府派遣五大臣出洋考察之举措实萌蘖于此。《须圃出使奏议》收录了杨兆鋆出使比利时期间的各类奏议,是人们全面认识其人的第一手资料。
张兰英潘崇
关键词:驻外使节
清末督抚与女子留学教育的发展——以端方行为为中心
2009年
留学教育在清末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但是女子留学教育则发展缓慢,这与清政府长期对其持消极态度有直接关系。从政府官员角度而论,只有少数人将发展女子留学教育列入自己的政务范畴,比如长期担任地方督抚的端方。以女子留学教育为例,从政府作为的角度探讨清末督抚对待新政改革的态度及作为,评析其影响,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清末新政改革的运行。
潘崇张兰英
关键词:端方女子留学清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