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亚军

作品数:13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连云港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子宫
  • 7篇宫颈
  • 5篇子宫颈
  • 5篇细胞
  • 5篇IMP3
  • 4篇蛋白
  • 3篇上皮
  • 3篇上皮内
  • 3篇上皮内瘤
  • 3篇上皮内瘤变
  • 3篇皮内
  • 3篇子宫颈鳞状细...
  • 3篇子宫内膜
  • 3篇子宫内膜癌
  • 3篇细胞癌
  • 3篇鳞状
  • 3篇鳞状细胞
  • 3篇鳞状细胞癌
  • 3篇瘤变
  • 3篇内瘤

机构

  • 13篇连云港市妇幼...

作者

  • 13篇张亚军
  • 11篇蒋欣
  • 7篇江月
  • 3篇李明
  • 3篇程明达
  • 3篇孟凡菲
  • 2篇李明
  • 2篇孙卫华
  • 1篇王刚
  • 1篇花茂方
  • 1篇程学亮
  • 1篇王彦青
  • 1篇周哲
  • 1篇李建伟

传媒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广东医学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MP3和HPV联合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IMP3)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作为宫颈病变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230例宫颈各类病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MP3蛋白表达情况,并行人乳头状瘤病毒分型检测。结果 230例标本中,IMP3蛋白表达率为73.5%,低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L)组与慢性宫颈炎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H)组与CIN-L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CSCC组与CIN-H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30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组中,高危型HPV检出率为70.4%,低危型为10.4%。高危型HPV在慢性宫颈炎组、CIN组、CSCC组检出率逐渐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CIN-H组与CIN-L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CSCC组与CIN-H组比较差异亦不显著(P>0.05)。结论 IMP3蛋白的阳性率随着宫颈病变级别升高而增加,可预测病变的进展情况,高危型HPV感染与IMP3带状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1),二者联合检测是宫颈CIN早期筛查的理想手段。
蒋欣张亚军江月程明达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IMP3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微小RNA Let-7在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复发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
2021年
目的:探讨单发、多发子宫肌瘤、不同直径子宫肌瘤以及肌瘤与相应肌壁组织中miRNA Let-7的表达情况,探讨miRNA Let-7与子宫肌瘤复发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运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方法分别检测单发肌瘤与多发子宫肌瘤、不同直径的肌瘤组织以及对应肌壁组织中miRNA Let-7的相对表达量,并对分组数据进行差异分析。结果:子宫肌瘤组织中的miRNA Let-7相对表达量略低于肌瘤旁对应肌层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肌瘤病例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多发肌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瘤直径<5 cm组病例中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5 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的数目、直径大小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miRNA Let-7在多发肌瘤、大直径肌瘤病例中的相对高表达可以为子宫肌瘤复发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刘裴丽张亚军蒋欣
VIM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2023年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波形蛋白(VIM)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5例接受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观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VIM表达情况;全部患者均随访2年,根据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良好组,分析VIM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中VIM阳性46例(54.12%);Ⅱ型、有淋巴结转移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中VIM阳性占比高于Ⅰ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低分化、Ⅲ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VIM阳性占比最高,其次为中分化、Ⅱ期,高分化、Ⅰ期最低(P<0.05);8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2年内预后不良率为22.35%;预后不良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VIM阳性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IM阳性是子宫内膜癌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VIM表达存在差异,且VIM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预后有关。
孟凡菲张亚军李明花茂方李建伟周哲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波形蛋白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β-catenin、Cyclin D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β-连环蛋白(catenin)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8份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及22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β-catenin和Cyclin D1的表达,分析两者之间及其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β-catenin异位表达率及Cyclin D1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P均<0.05);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β-catenin和Cyclin D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r s=0.538);β-catenin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Cyclin D1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β-catenin异常表达所致Cyclin D1激活表达上调可能是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重要途径,联合检测两者表达有助于评估肿瘤恶性程度、侵袭转移能力及为预后分析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蒋欣孙卫华张亚军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子宫颈Β-连环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
IMP3、Ki-67、P53、Bcl-2在不同子宫平滑肌肿瘤中的表达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IMP3、Ki-67、P53、Bcl-2在子宫平滑肌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4例良性子宫平滑肌瘤(UL)、40例交界性子宫平滑肌瘤(BLM)和35例子宫平滑肌肉瘤(LMS)中IMP3、Ki-67、P53、Bcl-2的表达。结果(1)IMP3在UL、BLM及LMS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5%及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LM与LMS组间比较(P<0.01),而BLM与UL组比较(P>0.05);(2)Ki-67、P53在UL、BLM、LMS组中的表达率均逐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MS组均高于BLM组(P<0.05);(3)Bcl-2在UL、BLM、LMS组中的表达率逐步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BLM组高于LMS组(P<0.05);(4)在109例标本中,对LMS检测的敏感度:Ki-67>P53>IMP3>Bcl-2;而检测的特异度:IMP3>P53>Ki-67>Bcl-2。结论IMP3有助于良恶性子宫平滑肌肿瘤的区别,IMP3、Ki-67、P53及Bcl-2在不同组别子宫平滑肌肿瘤中表达情况各异,联合检测可用于提高子宫平滑肌肉瘤的诊断率。
刘裴丽张亚军蒋欣
关键词:IMP3KI-67BCL-2子宫平滑肌瘤子宫平滑肌肉瘤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dMMR蛋白和miRNA Let-7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的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中微小RNA Let-7(miRNA Let-7)表达水平与DNA错配修复(DNA mismatch repair,dMMR)蛋白表达缺失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22年12月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子宫内膜癌患者74例,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MMR蛋白(包括MLH1,PMS2,MSH2,MSH6)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NA Let-7的相对表达量,按照dMMR蛋白表达情况,将EC患者分为表达完整组(n=43)和表达缺失组(n=31),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与dMMR蛋白缺失相关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相关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74例EC病例中,miRNA Let-7的表达水平在肌层浸润<1/2组显著高于肌层浸润≥1/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9,P=0.04);dMMR蛋白表达的缺失率为41.89%,且年龄<55岁组和miRNA Let-7低表达组(<0.715)患者中的dMMR蛋白缺失率高于≥55岁组和miRNA Let-7高表达组(≥0.7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2,4.50,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NA Let-7表达水平是发生dMMR表达缺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2);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miRNA Let-7的表达水平与dMMR蛋白缺失呈明显负相关(r=-0.247,P=0.034);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NA Let-7表达水平对于预测EC患者中发生dMMR蛋白的缺失具有一定的价值,其AUC为0.737,最佳临界值为0.7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51,0.806。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中miRNA Let-7的表达水平与dMMR蛋白缺失具有相关性,也是发生dMMR蛋白缺失的危险因素,有望为预测dMMR的表达缺失提供帮助。
张亚军刘裴丽江月闫莉陈云云蒋欣孟凡菲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错配修复蛋白微小RNALET-7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IMP3表达与MVD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分析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C)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mRNA binding protein 3,IMP3)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子宫颈(normal cervical epithelium,NCE)、低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low-grad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L)、高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H)和SCC组织中IMP3表达及MVD值,并分析二者与SCC的关系。结果 (1)IMP3在NCE、CIN-L、CIN-H和SC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0/15)、0(0/11)、37.5%(9/24)和86.0%(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45,P=0.000);与NCE组相比,CIN-H、SCC组中IMP3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8 3);与SCC组相比,CIN-L、CIN-H组中IMP3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8 3);(2)子宫颈组织中MVD值随子宫颈病变的进展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5.968,P<0.01),各组之间MVD值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5);(3)SCC组织中IMP3阳性率及MVD值与肿瘤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SCC组织中IMP3表达与MVD值具有相关性(rs=0.323,P<0.05)。结论 IMP3在SCC的发生、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异常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微血管形成有关。
张亚军蒋欣江月程明达李明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鳞状细胞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IMP3MVD
高危HPVE6/E7mRNA与HPV DNA检测对宫颈病变诊断及风险评估的价值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E6/E7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及风险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妇科门诊就诊宫颈癌筛查者415例,年龄21~72岁,行HR-HPVE6/E7mRNA和HR-HPV DNA检测并结合细胞病理学分级和组织病理学诊断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分级升高,HR-HPVE6/E7mRNA和HR-HPV DNA检测阳性率呈逐渐升高趋势,两者总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CINⅡ级宫颈病变的检测HR-HPVE6/E7mRNA临床灵敏度低于HRHPV DNA(P>0.05)。HR-HPVE6/E7mRNA临床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准确度均高于HR-HPV DNA(P<0.01)。HR-HPVE6/E7mRNA阴性预测值低于HR-HPV DNA(P>0.05)。结论将HR-HPVE6/E-7mRNA做为二线筛查指标,可更有效地检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降低一过性HPV感染检出率,对宫颈病变诊断及风险评估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蒋欣张亚军江月闫莉李明
关键词:HPV
PD-L1、VM及MVD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2023年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2年4月,江苏省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标本共6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PD-L1蛋白表达;用CD34和PAS双重染色法检测VM表达;用CD34标记微血管上皮细胞进行微血管密度计数;分析PD-L1、VM、MVD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采用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三者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PD-L1蛋白在临床Ⅱ~Ⅲ期组、组织学中-低分化组和肌层浸润≥1/2组中呈高表达(73.7%、66.7%、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M在淋巴结有转移组中呈高表达(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值在临床Ⅱ~Ⅲ期组、组织学中-低分化组、肌层浸润≥1/2肌层组和淋巴结有转移组中均呈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肿瘤直径及淋巴结转移状态均显著影响患者的三年生存率(均P<0.05);PD-L1和VM表达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期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均P<0.05);MVD高表达组(≥24)患者的3年生存期显著低于低表达组(<24)的患者(P<0.05)。结论PD-L1、VM、MVD在子宫内膜癌病例中的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有关,PD-L1、VM表达阳性及MVD值较高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为进一步研究子宫内膜癌的免疫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重要参考。
张亚军刘裴丽蒋欣闫莉陈云云江月孟凡菲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PD-L1血管生成拟态生存预后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IMP3和CD44v6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IMP3和CD44v6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3例CSCC组织和3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IMP3和CD44v6蛋白表达。结果在正常子宫颈组织中,IMP3和CD44v6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0和23.3%;CSCC组织中IMP3和CD44v6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84.9%和7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例CSCC淋巴结转移组中IMP3、CD44v6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0%;43例CSCC无淋巴结转移组中IMP3、CD44v6的阳性率为74.4%和60.5%。IMP3、CD44v6蛋白表达与CSCC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FIGO分期均无关。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MP3与CD44v6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234,P<0.05)。结论 IMP3、CD44v6蛋白的表达可能参与CSCC的发生、发展及转移,IMP3、CD44v6蛋白均可作为预测CSCC侵袭、转移的潜在及临床预后的指标。
蒋欣张亚军江月程明达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IMP3CD44V6免疫组织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