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建东 作品数:26 被引量:32 H指数:3 供职机构: 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化科学 农业科学 文学 更多>>
论大学生英语语感培养 被引量:1 2012年 语感是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语言现象。在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笔者深感语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因而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把对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置于首位。结合英语教学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主要从听、读两个方面入手,对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宝建东 孙丽娟关键词:英语语感 阶段性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2010年 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再次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根据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入学笔试和口试测试情况,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可将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分为三个阶段融入到两年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并强调每个阶段的教学侧重点各有不同,从而在整体上形成听说能力训练逐级上升的体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宝建东关键词:大学英语 听说能力 一项基于教材内容的口语训练实验 2008年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虽然已进行多年,但学生的英语口语仍处于较低水平。本文以学生在课堂口语训练时的沉默现象为切入点,探讨了在口语训练的三个阶段,如何依据教材内容,合理安排口语训练活动,并将其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教学方法。 宝建东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口语训练 运用主题教学法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被引量:3 2008年 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了达到该目标,笔者尝试将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主题教学法融于具体的任务中,并在教学过程中付诸实施。总的来说,学生对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持肯定态度,并认为该方法有助于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宝建东关键词:主题教学法 大学英语教学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听力策略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作用 2007年 在英语学习中,听力理解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主要技能。研究表明,该能力的提高是以一定的听力策略为保障的。将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交互作用,才能形成理想的听力策略,在听力策略培训中应树立策略意识,强化社会/情感等策略的使用,注重策略培训的实践性。 宝建东关键词:听力策略 听力理解 语言输入/输出理论与英语听解能力培养 2006年 在英语学习中,具有交际功能的听解能力是学习者应具备的主要能力之一,它的获得是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语言输入/输出理论对该能力的获得有指导作用。因此在培养听解能力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注重输入效率;保证输出效果;灵活运用图式理论;完善自我调控机制。 宝建东关键词:英语 听解能力 从多模态视角研究二语听力中的附带词汇习得 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对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视听组比听音组更能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视听组与听音组之间的附带词汇习得的没有显著性差异,但视听组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要高于听音组。这说明视频辅助功能对词汇题及与画面无关的具体信息题的影响最小,对总体信息题、与画面相关的具体信息题均有显著影响。视频辅助功能对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所起的作用不同,语言水平较低的学生受其影响较大。 盛仁泽 卫茜 宝建东 刘晓林关键词:听力理解 附带词汇习得 从语法翻译法看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2014年 外语教学究竟该不该使用母语,一直是外语教师和教学研究者所关心的问题。本文试从外语教学中关于使用母语的两种对立的观点入手,通过理解语法翻译法的必要性及重要性,阐述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宝建东 吴卞 孙丽娟关键词:母语 外语教学 浅析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英语课堂中的作文教学为例 被引量:1 2014年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避免只是单纯的教授语言知识,并鼓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方法。任务型语言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主要是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以交流为教学的目的,并且是以任务为核心的教学法。本文主要介绍了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教学任务设计模式,教学过程并以英语作文教学为例详细介绍了任务型教学法在课堂上的运用。以此阐明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益处,以便更好地用于英语的教学活动中。 吴卞 宝建东 孙丽娟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英语作文 多模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探究 2016年 培养、发展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可以让学生可以准确、灵活地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日常交际,增强其交际能力.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构建更多的互动交流机会,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师生互动方式. 吴卞 宝建东关键词:多模态 大学英语 师生课堂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