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任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市生物化学与分子药理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委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抑郁
  • 2篇营养因子
  • 2篇源性
  • 2篇源性神经营养...
  • 2篇神经营养
  • 2篇神经营养因子
  • 2篇脑源性
  • 2篇脑源性神经
  • 2篇脑源性神经营...
  • 2篇脑源性神经营...
  • 1篇氧化应激
  • 1篇抑郁行为
  • 1篇抑郁症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皮质
  • 1篇肾上腺皮质轴
  • 1篇肾上腺轴
  • 1篇酸钠
  • 1篇皮质
  • 1篇丘脑

机构

  • 2篇重庆市生物化...

作者

  • 2篇周岐新
  • 2篇刘任
  • 1篇邱红梅
  • 1篇姚欣凯
  • 1篇吴亚陵
  • 1篇秦丽娟
  • 1篇汪丽佳
  • 1篇刘丹

传媒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丙戊酸钠抗抑郁作用涉及改善氧化应激平衡和提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减轻慢性不可预见刺激(CUS)致大鼠抑郁行为是否与改善机体氧化应激功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有关。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G),模型组(MG),丙戊酸钠灌胃正常组(VAPC)和丙戊酸钠灌胃模型组(VAPM)。以开场试验和强迫游泳试验评价大鼠焦虑抑郁行为;采用常规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大脑皮质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CG组相比,MG组大鼠开场试验水平得分和垂直得分明显降低,强迫游泳试验不动时间显著延长,MDA含量升高,SOD及CAT活力明显下降,海马BDNF m 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给予丙戊酸钠可明显阻遏上述变化,但对正常大鼠无明显影响。结论:CUS致大鼠焦虑抑郁行为与体内氧化及抗氧化失衡,海马BDNF表达减少有关;丙戊酸钠能阻遏这种变化,从而显示减轻CUS所致大鼠焦虑抑郁行为作用。
刘任邱红梅蒋兴惠姚欣凯吴亚陵周岐新
关键词:丙戊酸钠氧化应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大鼠抑郁行为的性差异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刺激(chronic unpredicted mild stress,CUMS)致大鼠抑郁行为的性差异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axis,HPA)功能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60只SD大鼠(雌雄各半)经open-field法筛选后,随机分为雌性对照组(CF)、雄性对照组(CM)、雌性模型组(SF)及雄性模型组(SM),每组15只。CF和CM组5只/笼;SF组和SM组采用孤养及CUMS方式建立大鼠抑郁模型。通过高架迷宫和糖水消耗试验评价大鼠焦虑抑郁行为程度;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的含量;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海马BDNF和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CRF)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F和CM组相比,SF和SM组大鼠糖水偏爱率、进入高架迷宫开臂次数、向下探究次数和在开臂停留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血清中CORT含量增高(P<0.01),海马BDNF 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下丘脑CRF 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SM组大鼠糖水偏爱率、进入高架迷宫开臂和闭臂次数、直立及向下探究次数、中央区停留时间、血清中CORT含量及下丘脑CRF 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SF组(P<0.05),而在闭臂停留时间显著长于SF组(P<0.05)。结论 CUMS致大鼠焦虑抑郁行为的性别差异与HPA轴功能和BDNF表达有关,为进一步研究抑郁症的性别差异机制及寻找可能的防治措施提供了实验依据。
秦丽娟汪丽佳刘丹刘任周岐新
关键词:抑郁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