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阳
- 作品数:43 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武汉市卫生局临床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与手术间隔时间对降期疗效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 探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与手术间隔时间对降期疗效的影响。方法2003年5月-2008年12月为前期,T3/T4期直肠癌32例,新辅助治疗结束4~6周后手术;2009年1月-2010年12月为后期,T3/T4期直肠癌21例,新辅助治疗结束8周后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Dworak分级、TNM分期和临床结局。结果本组所有病例皆为R0切除,无手术死亡和吻合口瘘并发症。前期病例5例Dworak分级3级,3例Dworak分级2级,24例Dworak分级1级;后期病例2例Dworak分级4级,5例Dworak分级3级,6例Dworak分级2级,8例Dworak分级1级(X^2=9.109,P=0.028)。前期病例6例ypT1NOM0期,22例ypT2NOM0期,1例ypT3NOM0期,3例ypT3N1M0期;后期病例13例ypT1NOM0期,6例ypT2NOM0期,1例ypT3NOM0期,1例ypT3N1M0期(,=10.909,P=0.012)。前期病例保肛率为65.6%,后期病例保肛率为81.0%(X^2=1.468,P=0.226)。结论新辅助治疗结束8周后手术,可以获得更为明显的降期效果。延长新辅助治疗与手术的间隔时间,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 彭开勤邵永胜张应天胡赤丁余阳吴文良
- 关键词:直肠肿瘤新辅助治疗降期
- 小野寺营养预后指数在胃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应用小野寺营养预后指数(Onodera′s 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Onodera′s PNI)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200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胃癌患者386例,收集患者术前血液检查结果(包括血清白蛋白水平、外周血总淋巴细胞计数),计算每一例患者术前 On-odera’s PNI。根据 PNI 分为营养较好组(201例,PNI≥48)和营养较差组(185例,PNI <48)。分析PNI 与临床病理特征、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相关性,并通过 Cox 回归模型筛选影响胃癌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386例患者术前平均 PNI 为50.6±5.7。年龄≥65岁者平均 PNI 为48.5±5.7,<65岁者为51.8±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T3/ T4期及有淋巴结转移者与pT1/ T2期及无淋巴结转移者比较平均 PNI 均明显降低(P <0.01)。两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5%(13/201)和15.6%(29/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有并发症组平均 PNI 值为(49.2±5.4),无并发症组为(51.6±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分析显示,PNI 与患者年龄、肿瘤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状况、术后总体并发症率具有相关性(P <0.05)。营养较好组和营养较差组术后5年总体生存(OS)率及无瘤生存(DFS)率分别为86.2%比52.1%(χ2=9.28,P <0.01)及83.5%比53.7%(χ2=9.36,P <0.01)。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证实,营养预后指数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HR =2.16,95% CI:1.57-3.26,P <0.01)。结论小野寺营养预后指数能较好地反映胃癌患者的营养状态、手术风险及预后,是独立于 TNM 分期的一种胃癌患者长期结果的预测指标,其获得简单方便。
- 方军余阳许涛张应天
- 关键词:胃癌预后
- 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肌梗死的特点及危险因素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研究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及预后。方法选取562例非心脏手术患者,收集患者的围术期病例资料,统计患者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及特点。结果在562例患者中共有19例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为3.4%,发生时间为术后(43.5±12.7)h。其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11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8例;左冠状动脉梗死14例,右冠状动脉梗死5例。年龄、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术前有不稳定型心绞痛、术前心电图ST-T段改变、术前冠状动脉病变、术前糖尿病、术前高血压病、非心脏手术的级别均是围术期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且与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相关。19例心肌梗死的患者中,有16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例行药物保守治疗,处置后2例仍有不稳定型心绞痛,1年内出现心功能下降1级及1级以上的患者有2例,心律失常1例,未再发生心肌梗死病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多种因素会导致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加强术前评估,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给予预防措施,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及时处理,绝大部分患者预后尚可。
- 崔军凯余阳周文君柳梅
- 关键词: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肌梗死
- 少见食管裂孔疝误诊1例
- 2011年
- 1临床资料
87岁女性,因“上腹痛10d,呕吐咖啡渣样物1d”入院。有关节炎病史,长期口服非甾体类止痛药。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腹平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入院后行胃镜检查提示“胃底部有较多的食物残留,胃腔明显变形,内镜不能到达幽门”;上消化道碘水造影提示“造影剂进入胃内受阻,未见造影剂进入胃窦部”。逐以“幽门梗阻”收住。
- 徐林余阳邵永胜
- 关键词:食管裂孔疝误诊
- 进展期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86例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分析进展期近端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为进展期近端胃癌的胃切除范围以及是否需要联合切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江汉大学附属医院1989-01/2010-09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进展期近端胃癌86例,记录每例患者的淋巴结数目和大小,计算淋巴结总数和平均值,计算总体淋巴结转移率以及No.1-16淋巴结转移率.结果:86例手术标本共检出淋巴结4756枚(30-157枚),平均55.30±20.23枚/例.其中≤5mm的淋巴结占81.14%(3859/4756).86例中70例有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81.40%.有癌转移的淋巴结中,≤5mm的淋巴结占60.96%(556/912).总体淋巴结转移率为81.40%.No.1-4和No.7-9淋巴结转移率较高(39.53%-80.23%),而No.12-15淋巴结转移率极低(0.00%-2.33%),No.16淋巴结转移率为15.12%.No.5和No.6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2.09%和15.12%.No.10和No.11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3.2%和18.60%.结论:进展期近端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有助于指导淋巴结切除术,因为切除No.5-6和No.10-11淋巴结的需要,进展期近端胃癌宜行全胃切除联合脾切除术.
- 邵永胜彭开勤张应天余阳冯燕朱岭刘文吴文良
- 关键词: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切除术胃切除术脾切除术
- 奥沙利铂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的安全性和疗效评估
- 2024年
- 目的以术后1年、3年腹膜复发转移及围手术期并发症为主要研究终点指标,以术后1年、3年远处转移为次要研究终点指标,探讨奥沙利铂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在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性手术后早期应用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江汉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局部进展期胃癌且行肿瘤根治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5例于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行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治疗定义为观察组,同时收集患者热灌注化疗前后腹腔灌洗液,并行脱落细胞学检测,45例仅行胃癌根治手术治疗定义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后均按替吉奥+奥沙利铂方案行6~8周期的全身化疗。结果两组胃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性别、年龄、T分期、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围手术期术后严重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PEC治疗会增加骨髓抑制;腹腔热灌注化疗组共有11例患者术前脱落细胞学检测到癌细胞,脱落细胞阳性率为20%(11/55),腹腔热灌注化疗后腹腔脱落细胞学检测均未检测到癌细胞。两组术后1年、3年远处复发转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热灌注化疗组术后1年、3年腹膜复发转移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能明显降低胃癌患者术后1年、3年腹膜复发转移率,同时不增加围手术期术后并发症,可以作为胃癌患者的重要辅助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预后。
- 蔡高平余阳
- 关键词:胃癌腹腔热灌注化疗奥沙利铂
- 食管下段及胃底切除行“围巾式”食管-胃吻合98例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介绍“围巾式”食管-胃吻合方法预防食管下段及胃底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和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至2013年10月98例食管下段及胃底切除术行“围巾式”食管-胃吻合病例的临床结果。98例中男性61例,女性37例;年龄42-83岁,中位年龄65岁。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出血78例,早期食管胃结合部癌15例,贲门及胃底部间质瘤5例。术后86例获得随访,随访率为87%,随访时间3~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结果98例中,1例术后发生残胃断口处吻合口瘘,其余97例均未发生吻合口瘘。无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病例。5例(5.1%)病人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经胃镜下球囊扩张后缓解,改进技术后再无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围巾式”食管-胃吻合可减少食管下段及胃底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和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 吴文良全卓勇刘文余阳张应天
- 关键词:食管-胃吻合术吻合口瘘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狭窄
- CDX-2、PD-L1、Ki-67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预后的关系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观察大肠癌组织中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江汉大学附属医院267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及对应的癌旁组织(距离大肠癌病灶5 cm以上),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DX-2、PD-L1、Ki-67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DX-2在大肠癌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PD-L1、Ki-67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DX-2阳性表达组总生存率显著高于CDX-2阴性表达组(68.00%vs 48.91%,P<0.01),PD-L1阳性表达组总生存率显著低于PD-L1阴性表达组(45.24%vs 88.89%,P<0.01),Ki-67阳性表达组总生存率显著低于Ki-67阴性表达组(58.44%vs 91.67%,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Ⅲ期和Ⅳ期、淋巴结转移、CDX-2阴性表达、PD-L1阳性表达、Ki-67阳性表达是大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DX-2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PD-L1、Ki-67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CDX-2、PD-L1、Ki-67异常表达可能参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并与大肠癌预后密切相关。
- 许涛余阳方军刘念
- 关键词:大肠癌细胞增殖核抗原病理类型预后
- 可切除乳癌的循证外科治疗被引量:2
- 2000年
- 余阳龚少敏彭开勤张应天
- 关键词:乳腺癌循证外科
-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艾司洛尔对脓毒症休克的治疗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研究去甲肾上腺素联合艾司洛尔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心脏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ICU接受机械通气的脓毒症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使用艾司洛尔即刻(T0)、6 h(T6)、24 h(T24)时艾司洛尔、去甲肾上腺素的使用剂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使用艾司洛尔和去甲肾上腺素后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及意义。结果:(1)28例脓毒症休克患者APACHEⅡ评分为(20.5±2.4)分、SOFA评分为(9.9±1.7)分、CRP值为(170.3±36.5)mg/L、PCT为(10.3±6.0)μg/L,艾司洛尔输注速度从T0[(194.6±15.5)m L/h]到T24[(200.9±16.6)m L/h]逐渐加量。(2)使用艾司洛尔24 h内患者心率显著下降(P<0.001),相应的心输出量稍下降(P>0.05)。每搏输出量显著升高(P<0.001)。平均动脉压、外周血管阻力24 h内无明显变化,且不增加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的输注剂量。(3)经过治疗后,动脉血乳酸值、BNP逐渐下降,T0与T24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肌钙蛋白I从T0时[(2.8±1.6)ng/m L]逐渐升高,达峰后在24 h[(2.4±1.7)ng/m L]逐渐下降。结论:去甲肾上腺素联合β1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可升高脓毒症休克患者血压,降低心率、降低心脏损害。
- 朱国超崔军凯吴文良方军余阳张应天
- 关键词:脓毒症休克去甲肾上腺素艾司洛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