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为

作品数:38 被引量:267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肿瘤
  • 10篇静脉
  • 10篇成像
  • 9篇腔静脉
  • 9篇下腔静脉
  • 8篇前列腺
  • 8篇细胞
  • 7篇腺癌
  • 6篇前列腺癌
  • 6篇腔静脉瘤栓
  • 6篇细胞癌
  • 6篇下腔静脉瘤栓
  • 6篇瘤栓
  • 6篇静脉瘤
  • 6篇静脉瘤栓
  • 5篇影像
  • 5篇诊治
  • 5篇肾癌
  • 5篇磁共振
  • 4篇肾细胞

机构

  • 38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北京大学首钢...
  • 1篇邯郸市中心医...
  • 1篇太原市人民医...
  • 1篇通用电气公司
  • 1篇北京大学国际...

作者

  • 38篇何为
  • 18篇马潞林
  • 14篇陆敏
  • 12篇刘剑羽
  • 9篇卢剑
  • 9篇刘茁
  • 7篇田晓军
  • 7篇王国良
  • 5篇王淑敏
  • 5篇张洪宪
  • 5篇邱敏
  • 5篇李丽伟
  • 4篇葛辉玉
  • 4篇赵磊
  • 4篇周延
  • 4篇刘承
  • 3篇颜野
  • 3篇张丽
  • 3篇刘余庆
  • 3篇张树栋

传媒

  • 9篇北京大学学报...
  • 5篇中华放射学杂...
  • 5篇现代泌尿外科...
  • 3篇中华泌尿外科...
  • 3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15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9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像诊断在肾肿瘤伴下腔静脉瘤栓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影像在肾肿瘤伴下腔静脉瘤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肾肿瘤伴下腔静脉瘤栓患者108例,结合肾肿瘤及瘤栓的超声、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表现和原发肿瘤病理特征,探讨影像诊断价值。结果结合患者影像学表现及原发肿瘤病理特征,108例患者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82例(75. 9%)、乳头状肾细胞癌12例(11. 1%)、肾母细胞瘤3例(2. 8%)、尿路上皮癌6例(5. 6%)、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1. 9%)、肾脏Ewing肉瘤1例(0. 9%)、TFE3易位肾细胞癌1例(0. 9%)、嫌色细胞性肾细胞癌1例(0. 9%)。CT/MRI检查发现,下腔静脉最大冠状径为(3. 2±0. 7) cm,下腔静脉瘤栓长度为(7. 0±4. 2) cm。下腔静脉瘤栓伴血栓35例,血栓可位于下腔静脉远心端、近心端及对侧肾静脉。结论不同病理类型肾肿瘤伴下腔静脉瘤栓影像表现不同。结合超声、CT及MRI影像表现,分析肾肿瘤的影像特征及瘤栓长度、范围及肿瘤血供、伴血栓情况,对治疗方案及手术计划制定有重要指导意义。
李丽伟刘茁何为张丽崔立刚王淑敏
关键词:肾肿瘤下腔静脉瘤栓病理类型影像诊断
肾脏淋巴瘤的多期CT影像学特征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肾脏淋巴瘤在多期CT增强扫描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8年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1例经病理证实的肾脏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多期CT增强扫描图像,其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范围38~86岁,年龄57. 6±14. 5岁。使用64排CT扫描仪进行常规肾脏4期扫描。分析肾脏淋巴瘤在4期扫描中的图像特征。结果 11例患者共有15个肾脏受累,病变CT特征分型:7例共7个肾脏呈腹膜后浸润型,3例共6个肾脏呈多发结节型,1例2个肾脏呈弥漫浸润型。7例腹膜后浸润型病变范围为8. 5~26. 4 cm,平均15. 6±7. 0 cm。其内软组织病变区CT增强扫描呈轻中度持续性强化,其中4例大于12 cm病变内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坏死。3例多发结节型肾脏病变CT平扫时呈均匀软组织密度,增强扫描呈轻中度持续性强化。1例弥漫浸润型表现为双肾体积增大,强化程度减低。8例肾脏动、静脉受累,其中7例呈腹膜后浸润型,1例呈多发结节型,肾动脉走行及管径均未见明显异常,肾静脉均有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6例患肾积水,其中5例呈腹膜后浸润型,1例呈多发结节型。结论肾脏淋巴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呈轻中度持续性强化,即乏血供肿瘤,多合并肾外病变,可提示诊断。
何为邱敏陆敏马潞林刘剑羽
关键词:肾肿瘤淋巴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前列腺导管内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2016版世界卫生组织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中将前列腺导管内癌(IDC-P)单独列出.本文分析了既往文献及诊疗指南,探讨导管内癌的定义、鉴别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单独存在的导管内癌比较少见,诊断相对困难,但其通常代表了进展期前列腺癌.与不良预后相关因此,建议在穿刺或根治标本中报告IDC-P。
何为马闰卓卢剑陆敏
关键词:导管内癌男性生殖系统世界卫生组织诊疗指南肿瘤分类
后肾腺瘤的诊治经验及文献回顾被引量:2
2021年
后肾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良性肿瘤,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常被误诊为肾恶性肿瘤,目前的相关文献报道较少,且多为个案报道[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于2010年7月至2018年9月收治了3例后肾腺瘤病例,手术治疗效果好,现总结如下,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后肾腺瘤的认识。
邱敏费月阳邓绍晖刘承卢剑何为陆敏田晓军张树栋马潞林
关键词:肾肿瘤腺瘤腹腔镜免疫组织化学
双侧散发性肾癌37例手术策略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双侧散发性肾癌(bilateral sporadic renal cell carcinoma,BSRCC)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6月~2020年6月37例BSRCC的临床资料。全麻下建立腹膜后操作空间,行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NSS)或根治性肾切除术(radical nephrectomy,RN)。对肿瘤体积大、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复杂囊性肿瘤,行后腹腔镜探查、中转开放手术或直接行开放手术切除。结果37例均成功行双侧手术治疗,其中22例行双侧NSS,15例行一侧NSS、对侧RN。1例行同期NSS+RN后出现ClaveinⅣa级肾功能不全,行血液透析治疗,其余36例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并发症。14枚囊性肿瘤中,除2枚行腹腔镜探查、中转开放NSS外,其余12枚成功行完全后腹腔镜下NSS。82枚肿瘤中,肾透明细胞癌66枚,肾嗜酸/嫌色细胞混合性肿瘤7枚,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3枚,乳头状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Ⅰ型2枚,RCC未分类型2枚,肾嫌色细胞癌1枚,管状囊性RCC 1枚。术后病理核分级:G17例,G218例,G310例,G42例。35例随访4~194个月,中位时间30个月。30例存活,5例死亡,10例术后发生远处转移。2年总生存率91.3%,2年无进展生存率82.6%。结论BSRCC积极行双侧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双侧腹腔镜NSS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对囊性RCC行腹腔镜NSS难度较大,常需手术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操作。BSRCC具有多灶性、易复发的特点,术后应严密随访。
徐楚潇何为肖若陶刘承王国良田晓军马潞林
关键词:囊性肾癌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根治性肾切除
基于U型卷积神经网络学习的前列腺癌影像重建模型在手术导航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基于U型卷积神经网络(U-shap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U-net)建立的前列腺磁共振图像自动化分割和重建3D模型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进行术中认知导航的效果。方法:应用含有人工注释的共 5 000 张前列腺癌磁共振影像训练集,训练U-net,构建了一套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稳定高效的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对前列腺磁共振图像进行区域化、多结构和精细自动化分割,并将分割数据使用医学影像处理交互平台(Medical Image Interaction Tool Kit,MITK)自动重建,以STL格式输出建模信息,应用平板电脑在术中展示前列腺模型,进行认知导航。结果:基于201例前列腺癌患者的磁共振图像训练样本,在经典U-net基础上通过适应性改良,建立了一套结构简单、性能优秀的U-net,可以实现对前列腺、肿瘤、精囊腺、直肠等重要结构的单独分割,并进行三维可视化,直观地显示手术关键部位的结构关系和肿瘤侵犯程度。术中通过平板电脑同步展示3D模型,成功进行认知导航。结论:通过改良的U-net可以自动化完成前列腺磁共振图像的结构化分割,通过重建局部解剖部位的3D模型用于术中认知融合导航,可以达到肿瘤可视化、降低手术切缘阳性率、提高手术效果的作用。
颜野夏海缀李旭升何为朱学华张智荧肖春雷刘余庆黄华何良华卢剑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超声及超声造影在肾细胞癌伴下腔静脉瘤栓合并血栓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超声及超声造影在肾细胞癌伴下腔静脉瘤栓合并血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肾细胞癌合并下腔静脉瘤栓患者113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下腔静脉超声检查,对无法确认瘤栓或者血栓的22例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均取得术后病理结果。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合并血栓组27例、不合并血栓组86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及超声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绘制不同参数评估血栓形成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应用四格表计算超声造影诊断下腔静脉瘤栓合并血栓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合并血栓组较不合并血栓组的瘤栓Mayo分级更高(P=0.011);肿瘤最大长径更小[(7.42±2.87)cm vs(9.37±2.88)cm,P=0.013];瘤栓更宽[(25.82±13.79)mm vs(19.79±10.73)mm,P=0.019];残余管腔未见血流信号者更多[(19/27,70.4%)vs(37/86,43.0%),P=0.016];肾肿瘤未见无回声坏死区者更多[(17/27,63.0%)vs(34/86,39.5%),P=0.046];瘤栓肾静脉入口处前后径更大[(26.90±8.12)mm vs(20.59±6.87)mm,P<0.001];腔静脉节段性切除比例更高[(12/27,44.4%)vs(9/86,10.5%),P<0.001]。绘制肿瘤最大长径评估血栓形成的ROC曲线,得出AUC为0.668(P=0.006),最佳截断值为<6.90 cm;瘤栓宽度评估血栓形成的AUC为0.669(P=0.016),最佳截断值为>24.6 mm;瘤栓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入口处前后径评估血栓形成的AUC为0.766(P<0.001),最佳截断值为>23.6 mm。超声造影诊断下腔静脉瘤栓合并血栓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1.4%、93.3%、86.3%、83.3%及87.5%。结论肿瘤越小、瘤栓越宽越容易形成血栓;超声造影可提高下腔静脉瘤栓合并血栓的诊断效能,但仅依据栓子是否增强鉴别血栓和瘤栓可能存在偏差。
孟颖谭石李丽伟张丽刘茁何为王淑敏
关键词:超声造影
肾盂尿路上皮癌伴下腔静脉癌栓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肾盂尿路上皮癌伴下腔静脉癌栓临床病理特点并提高诊疗认识。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北医三院单中心收拾的3例肾盂尿路上皮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病例1男性,84岁,右侧肾盂高级别尿路上皮癌(T4N1M0)伴下腔静脉癌栓(MayoⅡ级);病例2男性,61岁,右肾盂及右侧输尿管浸润性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T3N3M0)伴下腔静脉癌栓不除外;病例3男性,57岁,右侧肾盂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T3N0M0)伴下腔静脉癌栓(MayoⅠ级)。结果病例1行开放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合并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术后7月发生肿瘤特异性死亡;病例2行开放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术后11月发生肿瘤特异性死亡;病例3行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合并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术后3月存活,未见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肾盂尿路上皮癌伴下腔静脉癌栓临床罕见,可选择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合并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其预后较差,术后需要密切随访。
刘茁张洪宪赵磊田晓军王国良侯小飞陆敏何为马潞林
关键词:肾盂肿瘤尿路上皮癌癌栓腔静脉
MR扩散加权成像单指数模型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模型参数诊断胰腺癌的价值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DWI单指数模型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模型参数诊断胰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癌,且在术前1个月内行胰腺MRI检查的48例患者作为胰腺癌组;搜集同期MRI检查胰腺未见异常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胰腺常规MRI和IVIM序列检查。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到单指数模型参数ADC值和IVIM模型参数[包括真实扩散系数(D值)、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值)和灌注分数(f值)]。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胰腺癌组和对照组各MRI参数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价各参数诊断胰腺癌的效能。结果胰腺癌组的ADC值、f值分别为(1.51±0.37)×10^-3mm^2/s和(30.06±19.84)%,均低于正常胰腺组的(1.68±0.31)×10^-3mm^2/s和(36.92±12.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的D*值中位数为13.90×10^-3mm^2/s,低于正常胰腺组的27.10×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的D值1.26×10^-3mm^2/s,与正常胰腺组的1.06×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D*、f值鉴别胰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9、0.727、0.680。结论 DWI单指数模型与IVIM模型参数有助于诊断胰腺癌。
何为周延刘剑羽周振宇
关键词:胰腺肿瘤
3.0 T MR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分析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被引量:49
2014年
目的 探讨3.0 T MR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定量分析诊断前列腺癌,尤其是中央腺体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前列腺DCE-MRI检查,并经前列腺根治术后病理证实的26例患者资料.将前列腺根治标本制成前列腺病理大切片,根据病理标本的分区定位标准及结果,在DCE-MRI定量参数图上分别测量前列腺相应部位的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数(Ve)及速率常数(kep).对中央腺体癌区、中央腺体非癌区、外周带癌区及外周带非癌区的各定量参数值分别进行Kruskal-Wallis H检验,各参数值的组内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26例前列腺癌共获得可评估前列腺分区468个,其中中央腺体癌区115个、中央腺体非癌区142个、外周带癌区68个、外周带非癌区143个.前列腺癌呈明显多灶性分布.中央腺体癌区的Ktrans、kep、Ve值分别为(1.04 ±0.26)/min、(1.43±0.46)/min和0.76 ±0.12,中央腺体非癌区分别为(0.82±0.19)/min、(1.12±0.26)/min、0.75±0.14,外周带癌区分别为(0.95±0.31)/min、(1.31±0.51)/min和0.76±0.13,外周带非癌区分别为(0.32±0.07)/min、(0.52±0.13)/min和0.64±0.14,各参数值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16.008、297.985、63.681,P值均<0.01).Ktrans、Kep值组内两两比较,前列腺癌区均高于非癌区(P<0.05).结论 DCE-MRI定量参数有助于前列腺癌灶,包括中央腺体癌灶的诊断.
何为刘毅刘剑羽陆敏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