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爱萍 作品数:34 被引量:127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东莞市桥头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2952例住院儿童常规PPD筛查 被引量:5 1995年 通过对2952例住院儿童常规PPD筛查,发现活动性结核114例(3.86%),其中因其他疾病而住院者67例(58.7%),表明半数以上活动性结核是通过常规PPD皮内试验而被发现,认为长期对住院儿童常规PPD筛查是发现儿童结核病的简便、安全、敏感性高、特异性较强的方法,值得各级医院推广。 刘运广 林娜 黄爱萍 杨贵彬 覃安志 杨显先 李玉凤关键词:住院儿童 结核菌素试验 PPD 皮肤试验 新生儿破伤风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的免疫效果 被引量:2 2003年 探讨国产人血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辅助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将40例新生儿破伤风患儿按病例编号分为常规组和IVIG组各20例。常规组采用破伤风抗毒素及安定类药物治疗;IVIG组在常规治疗组方案基础上加用IVIG(400mg/kg·d,静脉点滴,每日一次)共3天。并设20例健康新生儿作对照组。检测血清IgA、IgG、IgM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实验前后的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显示:①新生儿破伤风患儿血清IgG、CD_3、CD_4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②静脉注射IVIG后,可迅速提高新生儿破伤风患儿血清IgG水平(5.86±0.62vs11.71±1.46)g/L,同时可提高CD_4细胞数(32.55±2.51vs44.23±4.87)和CD_4/CD_8比值(1.30±0.19 vs 2.10±0.11),P均<0.001;③IVIG组治愈率为85%,明显高于常规组55%,(x^2=4.28,P<0.05)。而平均治愈天数由(14.55±2.78)d缩短为(10.50±2.54)d(t=4.13,P<0.001)。病死率由20%降至10%。结论: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新生儿破伤风有关。适宜的IVIG剂量辅助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疗效肯定,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黄爱萍 梁玉美关键词:新生儿破伤风 静脉丙种球蛋白 免疫功能 临床疗效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免疫功能研究 被引量:20 1996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并观察维生素D3治疗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佝偻病患儿25例,男16例,女9例。对照组为28例健康儿童,男18例,女10例。血清IgG、IgA、IgM测定用免疫比浊法,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用单克隆抗体法。佝偻病患儿给维生素D330万单位肌注1次,3个月后复测上述指标。结果佝偻病患儿和健康儿童IgG水平分别为6.78±1.60g/L和8.60±1.90g/L(P<0.01),lgA水平分别为0.75±0.43g/L和0.98±0.52g/L(P<0.05),IgM分别为1.82±0.82g/L和1.43±0.43g/L(P<0.05)。其CD3分别为48.21±8.45%和62.19±6.10%(P<0.01),CD4分别为31.48±6.20%和40.02±6.93%(P<0.01),CD3分别为26.13±5.30%和30.75±5.72%(P<0.01),CD4/CD8的值分别为1.37±0.31和1.68±0.42(P<0.01),维生素D3治疗后IgG、IgA和IgM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而CD3、CD4水平显著升高(P<0.0? 黄爱萍关键词:维生素D缺乏 佝偻病 免疫球蛋白 T淋巴细胞亚群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2003年 黄爱萍关键词:新生儿 巨细胞病毒感染 神经系统疾病 分子生物学 无症状携带乙型肝炎病毒儿童细胞免疫功能状况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无症状携带乙型肝炎病毒(HBV)对儿童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ELISA法检测30例慢性HBV感染儿童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并与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结果观察组儿童与健康对照组儿童外周血IL-2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无症状携带HBV对儿童细胞免疫无明显影响。 黄爱萍 凌赛泳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 白细胞介素-2 儿童 我院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调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抽查我院2006年1~6月儿科归档病历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326份,对其中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应用率达96·3%,共涉及5类22种;用药频度排序列前3位的为头孢呋辛、克林霉素和头孢他啶;单一用药率为48·1%,联合用药率为51·9%;药敏试验率为3·8%;静脉给药率达93·3%,平均疗程为3·4d。结论:我院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时存在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现象,规范化管理有待加强。 黄斌学 黄爱萍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磷霉素治疗小儿急性菌痢52例 2006年 同建霞 叶晓霓 黄爱萍 余景建关键词:小儿急性菌痢 急性细菌性痢疾 其他药物 氨苄青霉素 纳络酮在新生儿缺氧性疾病临床转归及预后中的作用 被引量:8 2004年 纳络酮为脂溶性药物,易透过血脑屏障,由于纳络酮与受体的亲和力比吗啡或脑啡肽大,故能竞争性对抗吗啡类药物作用。该药与分布于脑干等部位的阿片受体结合后,能有效地阻断内源性阿片样物质所介导的各种效应,即能增加休克动物的心输出量,增强左心收缩功能,使冠状动脉和心肌缺氧得到改善,清除氧自由基;能增加呼吸频率,改善通气障碍;同时能改善脑血流,增加脑灌注压,使缺氧的脑血流量重新分布,保证脑干等重要部位的血流供应,减轻脑水肿、昏迷、偏瘫等症状。随着临床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纳络酮作为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特异性拮抗剂而发挥心、脑、肺等的保护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早期、适量使用对改善新生缺氧性疾病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呼吸暂停等的临床转归及预后尤其具有重要作用。 黄斌学 黄爱萍关键词:纳络酮 血脑屏障 HIE 新生儿窒息 药理学 不同剂量西沙必利混悬液治疗早产儿胃食管反流的初步临床研究 2002年 目的 探讨西沙必利混悬液治疗早产儿胃食管反流的最佳剂量。方法 将 80例早产儿胃食管反流随机分为四组 ,分别给予不同剂量西沙必利混悬液治疗。结果 第 2、3组 (每次剂量分别为 0 .1mg/kg ,0 .15mg/kg ,每天 4次 ) ,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副作用少 ,而第 1组疗效差 ,第 4组副作用大。结论 使用适中剂量西沙必利混悬液 (每次剂量为 0 .1mg~ 0 .15mg/kg ,每天 4次 ) ,治疗早产儿胃食管反流安全有效 ,值得推广。 黄爱萍 潘红飞 李强 凌赛泳 汤茜关键词:早产儿 胃食管反流 西沙必利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55例 被引量:1 2004年 李强 潘红飞 黄月艳 黄爱萍 陈霞静 冯燕妮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 慢性迁延性腹泻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