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胆脂瘤
  • 2篇脂瘤
  • 2篇中耳
  • 2篇非编码
  • 1篇心理声学
  • 1篇增殖
  • 1篇中耳胆脂瘤
  • 1篇乳突
  • 1篇乳突根治
  • 1篇乳突根治术
  • 1篇乳突根治术后
  • 1篇神经麻痹
  • 1篇生物学
  • 1篇术后
  • 1篇听骨
  • 1篇听骨链
  • 1篇听力
  • 1篇听力提高
  • 1篇气骨导差
  • 1篇迁移

机构

  • 6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河南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高佩
  • 4篇叶放蕾
  • 4篇陈蓓
  • 3篇王乐
  • 3篇赵堃
  • 3篇王晓东
  • 2篇冯龙
  • 2篇路武豪
  • 2篇张艳飞
  • 2篇张鹏

传媒

  • 2篇听力学及言语...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9例先天性岩尖部胆脂瘤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岩尖部胆脂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先天性岩尖部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2例患者早期出现患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进行性加重,4例出现反复性患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均无自觉听力下降;3例先出现听力下降,后出现面神经麻痹。术前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患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和听力下降,7例伴有耳鸣、4例伴有眩晕。术前颞骨高分辨率CT可见岩尖部骨质破坏,MRI检查可见岩尖部占位病变;面神经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检查提示中、重度神经源性改变。8例患者在全麻下行颅中窝进路岩尖部胆脂瘤切除术,1例行颅中窝一迷路联合人路手术。术中见4例面神经水平段裸露、水肿;3例面神经受压变细,行面神经减压术;2例面神经迷路段被病变侵蚀断裂,行端端吻合术。术中彻底切除胆脂瘤病灶,术后随访6—32个月,未见复发。3例患者术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有不同程度减轻。结论先天性岩尖部胆脂瘤患者早期可表现为患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术前CT、MRI及面神经功能检查对临床诊断、术式选择及术中面神经处理有重要意义。
叶放蕾高佩陈蓓王乐王晓东赵堃
关键词:胆脂瘤中耳颞骨岩部面神经麻痹
中耳胆脂瘤听骨链破坏与传导性听力损失的关系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中耳胆脂瘤患者听骨链病变特点及其与传导性听力损失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213耳)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显微镜下听骨病变特点及其与术前纯音听阈测定结果的关系。结果:中耳胆脂瘤患者砧骨破坏最常见,锤骨、镫骨的破坏往往伴随着砧骨的破坏,砧骨破坏较听骨仅接触胆脂瘤的气骨导差更大(P<0.05),砧镫骨均有破坏较仅有砧骨破坏的气骨导差更大(P<0.05),砧骨完全缺失较仅有部分破坏气骨导差更大(P<0.05)。软连接可在部分听骨链破坏类型中发挥传导声能的作用(P<0.05)。胆脂瘤接触听骨将影响听力(P<0.01)。结论:听骨链不同的破坏部位和程度所造成的气骨导差不同。
叶放蕾赵堃陈蓓高佩王晓东
关键词:胆脂瘤气骨导差
耳鸣患者耳鸣的心理声学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分析耳鸣患者耳鸣的心理声学特征,为开展耳鸣心理声学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59例以耳鸣为第一主诉的患者用耳鸣综合诊断治疗仪TTS-1000A进行耳鸣心理声学测试,对相关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59例患者的耳鸣主调大多为纯音(103例,64.78%),且主调频率以8 000Hz最多(58例,36.48%);耳鸣响度分布<5dB SL者最多(80例,50.31%);耳鸣最小掩蔽级测试佛德曼曲线中以汇聚型最多(63例,39.62%);残余抑制时间1~60秒者最多(75例47.17%),90例(56.60%)残余抑制试验部分阳性;117例(73.58%)伴听力下降,听力下降组患者的抑制试验阳性和部分阳性病例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听力正常组(P<0.05)。在掩蔽曲线为汇聚型的听力下降组中,残余抑制试验阳性和部分阳性者(73.33%)明显高于其它组(P<0.05)。结论耳鸣患者中,耳鸣掩蔽曲线为汇聚型且伴听力下降的患者,其耳鸣更易被掩蔽。
叶放蕾王乐陈蓓高佩
关键词:耳鸣心理声学
长链非编码RNAC3orf77-2在下咽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3orf77-2对头颈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下咽鳞癌患者的临床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下咽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 运用lncRNA芯片技术检测下咽鳞癌组织和配对的癌旁组织标本中lncRNA的表达, 分析差异表达的非编码RNA;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验证基因芯片差异基因;收集临床数据, 分析lncRNA C3orf77-2表达与各种临床病理的相关性;下咽鳞癌FaDu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siNC组、lncRNA C3orf77-2 si-lnc1组、lncRNA C3orf77-2 silnc2组;沉默lncRNA C3orf77-2后, 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组间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下咽鳞癌组织中lncRNA C3orf77-2表达量(0.78±0.1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13±0.1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6, P<0.01)。下咽鳞癌组织中lncRNA C3orf77-2的表达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F=4.3, P<0.05)、TNM分期(F=13.4, P<0.05)、淋巴结转移(t=4.07, P<0.05)明显相关;CCK-8结果显示, 各组细胞在24、48、72 h的吸光度值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360±0.018、0.546±0.047、0.882±0.028), siNC组(0.401±0.018、0.561±0.037、0.825±0.056), lncRNA C3orf77-2 si-lnc1(0.230±0.031、0.416±0.009、0.555±0.048)和lncRNA C3orf77-2 si-lnc2(0.244±0.008、0.367±0.041、0.531±0.02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 h=15.6、F48 h=360.7、F72 h=105.7, P<0.01)。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 siNC组(89.00±0.58), lncRNA C3orf77-2 si-lnc1(31.67±1.76), lncRNA C3orf77-2 si-lnc2(22.67±1.76), 空白对照组(94.00±2.5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3.6, P<0.01)。细胞划痕实验显示:si-NC组(36.67±4.33), lncRNA C3orf77-2 si-lnc1(10.83±1.17), lncRNA C3orf77-2 si-lnc2(12.00±1.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8, P<0.01)。结论 lncRNA C3orf77-2在下咽鳞�
路武豪张鹏高佩张艳飞冯龙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下咽鳞癌增殖迁移
乳突根治术后自体乳突骨粉重建外耳道后壁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自体乳突骨粉填塞、重建外耳道后壁在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入选80例(80耳)单侧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乳突腔填塞组(40耳)和对照组(40耳),填塞组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的同时采用自体乳突骨粉填塞乳突腔,重建外耳道后壁,对照组仅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术后随访3~24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干耳时间和听力提高程度。结果填塞组术后重建的外耳道后壁无塌陷,较正常外耳道形态稍宽大,且无明显上皮样耵聍堆积;填塞组和对照组干耳时间分别为32.46±7.32天和49.62±6.12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填塞组术前气导平均听阈44.26±7.18dB HL,气骨导差25.41±7.40dB,术后3个月气导平均听阈26.56±6.24dB HL,气骨导差13.27±5.42dB,对照组术前气导平均听阈45.41±6.35dBHL,气骨导差24.65±8.16dB,术后3个月气导平均听阈35.87±5.26dB HL,气骨导差19.05±5.85dB,填塞组和对照组术后3个月与同组术前相比听力均提高(P<0.05),填塞组术后3个月气导听力提高大于对照组(P<0.05),且气骨导差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5)。结论乳突根治术后自体乳突皮质骨粉填塞有助于缩小术后乳突残腔及形成光滑的外耳道,有利于改善听力,缩短干耳时间,避免长期反复清理术腔。
叶放蕾王晓东陈蓓王乐高佩赵堃
关键词:外耳道重建听力提高
长链非编码RNA父系表达遗传印记基因10靶向微小RNA-34a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父系表达遗传印记基因10(lncRNA PEG10)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以及通过调节微小RNA(miR)-34a对OSCC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53例口腔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分析组织中lncRNA PEG10和miR-34a的表达水平。口腔鳞癌SCC-25细胞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si-NC组、si-lncRNA EG10组、miR-34a mimics组、miRNA-NC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双荧光素酶实验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PEG10与miR-34a的靶向关系。计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皮尔森卡方检验。结果lncRNA PEG10在OSCC肿瘤组织中的平均表达量(2.452±0.750)高于癌旁组织(1.293±0.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65,P<0.05)。lncRNA PEG10组细胞lncRNA PEG10表达水平(2.868±0.115)高于lncRNA对照组(0.973±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9,P<0.01)。miR-34a mimics组细胞miR-34a表达水平(1.310±0.010)高于miRNA对照组(0.251±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6,P<0.01)。lncRNA PEG10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χ^(2)=5.577,P<0.05)和临床分期(χ^(2)=6.606,P<0.05)相关。lncRNA PEG10沉默后,SCC-25细胞的增殖能力在48 h(0.416±0.009)和72 h(0.555±0.048)的检测点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0.561±0.037和0.894±0.025,F_(48 h)=590.1,F_(72 h)=105.8,P<0.05)。lncRNA PEG10敲减组细胞划痕愈合率[(157.000±18.457)%]明显低于lncRNA对照组[(74.000±14.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52,P<0.05)。结论lncRNA PEG10在口腔鳞癌中表达上调,而miR-34a表达水平下调,lncRNA PEG10通过靶向结合miR-34a调节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路武豪张鹏高佩张艳飞冯龙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微小RN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