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赛

作品数:32 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张家口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涎腺
  • 9篇肿瘤
  • 8篇口腔
  • 7篇细胞
  • 7篇表皮
  • 6篇样癌
  • 6篇黏液
  • 6篇黏液表皮样
  • 6篇黏液表皮样癌
  • 6篇腺样
  • 6篇腺样囊性癌
  • 6篇囊性
  • 6篇囊性癌
  • 6篇表皮样
  • 6篇表皮样癌
  • 5篇涎腺肿瘤
  • 5篇涎腺黏液表皮...
  • 5篇腺肿瘤
  • 4篇蛋白
  • 4篇血管

机构

  • 31篇河北北方学院...
  • 5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31篇马赛
  • 23篇安峰
  • 15篇胥爱文
  • 12篇王芹
  • 8篇汪佳
  • 7篇张利
  • 7篇李立恒
  • 7篇刘博
  • 7篇张慧
  • 5篇林媛媛
  • 5篇王蕊
  • 5篇王钟华
  • 5篇杜文斌
  • 3篇何薇薇
  • 1篇蔡志刚
  • 1篇单小峰
  • 1篇张卫
  • 1篇王晓明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现代口腔医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天津医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8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化抑制蛋白-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分化抑制蛋白-1(Id-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Id-1 和MMP-2 在60 例SACC 组织(实验...
王芹马赛安峰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2
涎腺肿瘤血管生成与多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安峰何薇薇胥爱文胡瑞利林媛媛李立恒王晓明马赛王芹汪佳
课题通过对涎腺恶性肿瘤浸润和转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SACC临床病理参数、血管生成的关系。寻找...
关键词:
关键词:涎腺肿瘤基因表达临床病理肿瘤治疗
Ack1和MMP-14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
2020年
目的:检测Ack1、MMP-14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与SACC发生和发展之间有无相关性。方法:以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Ack1和MMP-14在49例SACC组织、24例涎腺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在SACC组织、涎腺正常组织中,Ack1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63.3%、33.3%(P<0.05);MMP-14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67.3%、37.5%(P<0.05);在SACC组织中,Ack1及MMP-14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肿瘤细胞是否会侵犯到颈部淋巴结以及是否转移至周围神经有关(P<0.05),但与患者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且两者在SACC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72,P=0.009)。结论:Ack1和MMP-14与SACC的病情发展相关。
张璇安峰马赛刘振丽刘博
关键词:涎腺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
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6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研究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6(CEACAM 6)与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不同病理特征的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EC)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05年6月至2014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留存的50例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涎腺MEC组织、30例正常涎腺组织与30例多形性腺瘤(SPA)中CEACAM 6与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CEACAM 6、Ki-67在涎腺MEC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00%(31/50)、56.00%(28/50),在涎腺SPA组中分别为33.33%(10/30)、30.00%(9/30),在正常涎腺组中分别为20.00%(6/30)、13.33%(4/30),涎腺MEC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67);在不同病理特征的涎腺MEC组间比较中,CEACAM 6、Ki-67在病理分级组、TNM分期组、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级Ⅲ组、TNM分期Ⅲ+Ⅳ组、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均分别高于病理分级Ⅰ+Ⅱ级组、TNM分期Ⅰ+Ⅱ组、无淋巴结转移组,而在不同性别、年龄、部位组中CEACAM 6、Ki-67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涎腺MEC中CEACAM 6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_(s)=0.551,P<0.001)。结论在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6可能是通过调控Ki-67的表达来促进肿瘤组织的增殖。检测CEACAM 6和Ki-67可以为涎腺MEC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马赛安峰李立恒林媛媛汪佳
关键词:涎腺肿瘤KI-67抗原增殖
口腔颌面部损伤32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张利张卫马赛
关键词:口腔面部损伤
硫酸羟氯喹联合康复新液含漱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疗效及对唾液中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观察硫酸羟氯喹联合康复新液含漱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EOLP)的疗效及对患者唾液中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EOLP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口服硫酸羟氯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康复新液含漱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口腔疼痛情况、溃疡面积及唾液中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统计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自治疗前到治疗4周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治疗后各个时间点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自治疗前到治疗4周后2组患者口腔糜烂面积均呈缩小趋势(P均<0.05),且治疗后各个时间点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唾液中白蛋白(ALB)、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 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唾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IgA)、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 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 82%(P<0.05)。结论硫酸羟氯喹联合康复新液治疗EOLP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创面愈合,与其可调节唾液中相关因子表达水平有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蕊王芹杜文斌张慧马赛胥爱文汪佳安峰
关键词:口腔扁平苔藓硫酸羟氯喹康复新液唾液
硫酸羟氯喹口服联合康复新液、曲安奈德混合液含漱对糜烂型口腔扁平苔癣病人血清差异蛋白、白细胞介素⁃12、白细胞介素⁃17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研究硫酸羟氯喹口服联合康复新液、曲安奈德混合液含漱对糜烂型口腔扁平苔癣(OLP)病人血清差异蛋白、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糜烂型OLP病人10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硫酸羟氯喹口服治疗(200 mg,2次/天)。试验组给予硫酸羟氯喹口服联合康复新液、曲安奈德混合液含漱治疗,康复新液、曲安奈德(1∶1)混合液10 mL含漱5 min吐掉,3次/天。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糜烂面积、疼痛程度,血清人抗凝血酶⁃Ⅲ(AT⁃Ⅲ)、免疫球蛋白M(IgM)、锌α2糖蛋白(ZAG)等差异蛋白水平,血清IL⁃12、IL⁃17等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糜烂面积、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AT⁃Ⅲ、IgM、ZAG、IL⁃12、IL⁃17水平分别为(5.97±0.72)mm^2、(0.72±0.09)分、(131.76±14.29)μg/L、(1352.09±141.44)μg/L、(41.65±4.34)mg/L、(11.54±1.28)ng/L、(28.76±3.29)ng/L,均小于对照组[(6.53±0.77)mm^2、(0.80±0.10)分、(140.87±15.43)μg/L、(1458.57±153.65)μg/L、(44.37±4.63)mg/L、(12.37±1.36)ng/L、(31.04±3.33)ng/L](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4.00%)大于对照组(76.00%)(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羟氯喹口服联合康复新液、曲安奈德混合液含漱治疗糜烂型OLP,可抑制机体免疫炎症反应,纠正差异蛋白及炎性因子异常改变,改善病人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抑制OLP恶性进程,安全可靠。
王蕊王芹杜文斌张慧马赛胥爱文汪佳安峰
关键词:羟氯喹康复新液差异蛋白
解毒愈溃汤联合曲安奈德对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治疗效果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解毒愈溃汤联合曲安奈德对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EOLP)的治疗效果。方法:82例EOLP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解毒愈溃汤)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12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口腔疼痛情况,采用口腔病损面评分系统(REU)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口腔黏膜病损面积,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免疫指标(CD+4、CD+8及CD+4/CD+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随访6个月比较2组显效和有效EOLP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EOLP患者总有效率(92.68%)高于对照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3,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和口腔黏膜病损面积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CD+4比例及CD+4/CD+8值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CD+8比例明显降低(P<0.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10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21.05%)明显低于对照组(56.67%),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9.146,P=0.002)。结论:解毒愈溃汤联合曲安奈德能够有效缓解EOLP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有关。
王蕊王芹杜文斌张慧马赛胥爱文汪佳安峰
关键词:曲安奈德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
75例牙周病铒激光治疗效果
2024年
目的 分析白细胞介素-22(IL-2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水平在牙周病中的相关性,以及牙周病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11月-2022年5月基础治疗加铒激光治疗的75例患口腔牙周病(研究组)病例及75例基础治疗的牙周病(对照组)病例予以研究,检测组间的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附着丧失(AL)及超基准值(DOB)、血清生化有关指标(IL-22与TNF-α的测定水平)。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的BI、PD、AL以及DOB的数值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的研究组以上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的IL-22与TNF-α检测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的研究组以上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牙周病Hp感染者的血清IL-22与TNF-α检测水平过高,基础治疗加铒激光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一的基础治疗。
刘振丽王钟华杨永超马赛胥爱文
关键词:牙周病幽门螺杆菌铒激光
一种手术软组织拉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术软组织拉钩,本发明涉及医用拉钩器械技术领域,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拉钩器钩身,所述拉钩器钩身的前侧设置有拉钩器钩钳,且拉钩器钩身的底部表面设置有拉钩器定位支座;所述拉钩器钩身包括有不锈钢杆身。本发明的...
马赛 张璇何薇薇王钟华 李超 杨佳硕安峰王芹 张旭胥爱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