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振铎

作品数:16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孔子
  • 5篇道德
  • 4篇伦理
  • 3篇哲学
  • 3篇儒学
  • 2篇修己
  • 2篇哲学史
  • 2篇哲学史研究
  • 2篇之学
  • 2篇中国哲学
  • 2篇中国哲学史
  • 2篇中国哲学史研...
  • 2篇儒家
  • 2篇社会
  • 2篇社会现代化
  • 2篇企业
  • 2篇企业伦理
  • 2篇主义
  • 2篇文化
  • 2篇文化发展

机构

  • 15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北京市社会科...
  • 1篇中国大百科全...
  • 1篇中华书局股份...
  • 1篇人民出版社

作者

  • 16篇马振铎
  • 1篇何成轩
  • 1篇金佩毅
  • 1篇牟钟鉴
  • 1篇钱逊
  • 1篇那薇
  • 1篇王国轩
  • 1篇肖万源
  • 1篇徐远和
  • 1篇王树人
  • 1篇葛荣晋
  • 1篇许抗生
  • 1篇刘长林
  • 1篇王德有

传媒

  • 8篇孔子研究
  • 3篇哲学研究
  • 2篇中国哲学史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河北学刊

年份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89
  • 1篇1988
  • 1篇198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儒学:向儒学原旨的复归和对儒学的发展
1992年
新儒学是两宋文化的主流,其特点是儒家在充分吸收其他学派思想成分后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向经典儒学原旨的复归。经典儒学,即以《论》、《孟》、《学》、《庸》、《易传》为代表的先秦儒学是由孔子建立的关于“修己”和“安人”之道的人道学说,这一学说后经孟子、《中庸》、《易传》的发展被奠立在“性与天道”
马振铎
关键词:先秦儒学新儒学易传永嘉学派修己
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与民族和解座谈会
1989年
1988年12月1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在北京孔庙会议室举行题为《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与民族和解》的座谈会,二十多位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讨论是围绕这样几个题目展开的:1.中国传统文化是海峡两岸学者共同关心的课题;2.中华民族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3.历史上中国传统文化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统一中的作用;4.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前民族和解中的地位;5.加强海峡两岸学者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途径、方法、形式)。下面是大家发言的摘要。
辛冠洁刘宏章牟钟鉴何成轩钱逊马振铎许抗生冯增铨徐远和张安奇步近智肖万源王国轩刘长林默明哲葛荣晋王树人傅云龙孙鼎国那薇王德有
关键词: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哲学研究民族心理孔子研究文化发展
礼乐文化和孔子的仁学被引量:9
1991年
在春秋社会变革的大潮中,孔子建立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仁学体系,标志着儒学的诞生·孔子的仁学不同于与他同时但生活在地球另一端的希腊早期哲学家的自然哲学,也不同于稍早于他的另一位中国哲学家老子的天道观,他的仁学是一种理想主义的人道观。为什么孔子的思想是这样一种形态?这一问题是不能从孔子思想本身得到解释的。随着中国哲学史研究和孔子研究的深入发展。
马振铎
关键词:礼乐文化孔子研究仁学封建等级制度中国哲学史研究人道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改革思想和改革中的传统文化被引量:2
1988年
至今仍积淀在中国人意识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时代性而言,乃是一种前资本主义文化,它大致与文艺复兴前的欧洲文化相当。中国近代的资产阶级文化和无产阶级文化都是在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影响下出现的。这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比西方文化整整落后一个时代,它缺少文艺复兴后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容。
马振铎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文艺复兴资本主义文化文化发展欧洲文化忧患意识
儒家的普遍道德准则及其人性论基础被引量:4
1999年
马振铎
关键词:道德准则人性论基础全球伦理儒家伦理基督教文明普遍伦理
张载本体论新说
<正>在宋明理学研究中,认为张载哲学是“元气本体论”、“气本论”几乎已成定论。张载的“气本论”与程朱的“理本论”、陆王的“心本论”三足鼎立,是理学中的唯物主义派别。笔者近年来对此产生怀疑,并试图对张载的哲学重新加以诠释。...
马振铎
文献传递
自然人向“人”的转化——论孔子的修己之道被引量:6
1992年
孔子的学说是关于修己和安民的人道学说。而修己为安民之本。在一定意义上说,修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本文着重论述孔子修己之道中几个重要问题。一、修己的核心是求仁孔子以仁为人立极,“仁者,人也。”(《中庸》引)仁是人的本质规定,是人所以为人者。孔子对人的界定反映了他对人和人生的深刻认识,在他看来。
马振铎
关键词:孔子思想礼乐道德观念仁者
玄学:人生价值准则的重新确立
1994年
马振铎
关键词:魏晋玄学人生价值观念自由意志士大夫阶层魏晋名士越名教而任自然
天爵、良贵、圣人──试论孟子的价值观被引量:5
1998年
春秋战国时期剧烈的社会变革,从根本上动摇了以人的等级身份确定其尊卑贵贱的价值观念,一种以道德的高下作为判断一个人价值的最主要标准的新的价值观念悄然出现。这种新的价值观念在叔孙豹关于“三不朽”的论述中已见端倪。在叔孙豹看来,和贵族等级身份联系在一起的世...
马振铎
关键词:圣人观孔子民本主义柳下惠士阶层
孟子的“自为”之学和心说被引量:1
1995年
马振铎
关键词:良知良能对象化道德能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