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红亮
- 作品数:100 被引量:362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对话哲学与《论语》的关系性君子观被引量:1
- 2009年
- 马丁·布伯把人与上帝的关系理解成"我"与"永恒的你"之间的对话关系。这种理解强调人们从《圣经》阅读中获得现代启示的可能性。沿着这个思路,我们在《论语》里发现,君子与君子之交可被界定为"我—你"的对话关系,君子成为一个关系性的"概念"。《论语》中君子思想的关键是如何成就君子,即君子之道。君子之道既是自我的反省之道,也是"我—你"之间的对话之道。以"我—你"关系为中介概念,上帝观念与君子观念具有某种接近关系。在儒家语境里,我们也许可以把人与上帝的关系看作君子之交。
- 顾红亮
- 关键词:对话哲学君子孔子
- 认识创新与实践创新被引量:2
- 2001年
- 本文主要从广义的认识论角度阐释马克思主义创新观点。创新既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 ,表现为发现式创新和发明式创新 ,又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 (实验 )活动 ,体现为主体改造客体的对象化活动和主体改造自身的非对象化活动。无论是作为认识之维 ,还是作为实践之维的创新 ,根本上都是一种群众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观点和群众观点相一致。从广义的认识层面阐释创新 ,不仅有助于深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 。
- 顾红亮
- 关键词:认识论马克思主义
-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讨论综述被引量:5
- 1998年
- 由于临近世纪之交而引发的文化反思和展望,特别是由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对哲学理论创新的呼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越来越引起哲学界的普遍关注。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等不同研究群落中的理论工作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层面、多视角...
- 顾红亮刘晓虹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
- 梁漱溟的礼俗观与儒家生活方式整顿
- <正>梁漱溟是"问题中人",一直在思考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中国的问题本质是一个文化失调的问题,失调表现在儒家文化的失势和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梁漱溟感觉到儒家
- 顾红亮
- 文献传递
- 邓小平的社会风气观与核心价值观滋养被引量:3
- 2014年
- 邓小平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合党章修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语境,集中论述了关于社会风气的三个基本观点:改善社会风气需要群众的自觉自愿行动,需要党员干部的示范行动,需要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邓小平从理论上阐明了社会风气和群众、党风、经济建设的关系,回答了为什么要促进社会风气改善、如何促进社会风气改善的问题。从方法论上看,邓小平的社会风气观给我们的启示在于:第一,要用辩证法审视社会风气的变化;第二,要结合时代环境来观察社会风气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我们要从作为潮流和潜流的社会风气、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社会风气结合的角度把握当今社会风气的内涵,并从三个视角论述如何以社会风气滋养核心价值观,一是从改善普通人的凡言凡行做起,二是从净化家风和校风做起,三是借鉴传统的面子文化。
- 顾红亮
- 关键词:社会风气价值观精神文明
- 人格认同危机与自由人格建构被引量:5
- 2005年
- 在现代理性文化下,人格的认同出现危机,生存的意义得到一定程度的掩蔽。解决危机的实质是要使个人重新获得人格认同,一个可能的出路是建构当代自由人格。这是一种包容了英雄化人格在内的平民化人格,包容了个性化人格在内的自由人格,包容了人格分化可能性在内的和谐人格,包容了现实人格在内的理想人格。这四重人格形象构成了当代平民化自由人格建构的总体“骨架”,勾勒了“谁之人格”、“何种人格”的自由人格图像。它将成为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发展的方向。
- 顾红亮
- 关键词:自由人格理想人格哲学
- 论胡适的跨文化传播观
- 1998年
- 顾红亮
-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中国哲学史外来文化学术文集整理国故
- 儒家礼俗的现代生命力被引量:5
- 2007年
- 儒学在现代的生命力被遮蔽了。对儒家礼俗的重塑也许是开显儒学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向度。梁漱溟的礼俗儒学为我们阐述儒学的现代生命力提供了一个范例。梁漱溟所说的传统儒家礼俗至少包含两个含义,一是伦理责任,二是情感联系。他把礼俗关系而非法律关系看作现代社会组织建设的主导原则。建设现代礼俗社会需要汲取传统的资源,在儒家传统中有两个资源可以吸取,一是乡约的思想和制度,二是儒家讲学的风气。从梁漱溟的论述中得到的启示是,儒家礼俗生命力的发挥既要求礼俗儒学、政治儒学与心性儒学的共同发展,又要求我们激发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 顾红亮
- 关键词:礼俗儒学
- 启蒙与责任——康德和“五四”思想家的启蒙观被引量:5
- 2007年
- 人们对现代性的批判常常导向对理性和启蒙的批判,认为启蒙运动就是理性运动。其实,这是一个普遍的误解。康德的启蒙概念不仅与理性、而且与责任有关,既指理性的启蒙,又指责任的启蒙。启蒙理性是负责任的理性。康德和“五四”思想家分别代表了两种启蒙观,即形式性的启蒙观和实质性的启蒙观,前者注重理性的负责任地运用,后者注重理性运用的责任目的,即为民族国家负责。在现代中国,实质性的启蒙观念与救亡观念具有某种共生性,责任是连接启蒙与救亡的中介。进入21世纪,中国的现代性任务已经从救国救亡向富国强民转移,与此相应,当代启蒙事业的方向也应该发生转换从实质性启蒙转向形式性启蒙。
- 顾红亮
- 关键词:启蒙救亡
- 用系统观念思考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被引量:4
- 2022年
-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观念出发,提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主要路径。一是以教学观摩为抓手,系统谋划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内容;二是以教学技能为抓手,系统谋划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法训练;三是以师资实训为抓手,系统谋划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职前职后协同培养;四是以评价机制为抓手,系统谋划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评价的改革创新。
- 顾红亮
- 关键词:思政课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