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
- 作品数:28 被引量:275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后危机时代银行资本结构的新安排被引量:6
- 2012年
- 本轮金融危机中,一些大型银行经营不善面临倒闭,但由于"太大而不能倒",政府不得不注资救助使其得以继续经营,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金融监管改革中,或有资本和自救债务进入资本结构框架,并致力于解决银行在面临巨大非预期损失时,提升资本吸收损失能力,从而延缓或避免政府救助。两种工具设计框架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在一定情形下转换为普通股或者核销。本文阐述了资本结构安排思路,重点介绍了两种新工具的设计要素,探讨了新工具对我国银行业的积极意义及发行中存在的问题。
- 陈颖李楠陈敏
- 关键词:资本结构
- 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前瞻性理念看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违约定义实施被引量:7
- 2010年
- 前瞻性是现代信用风险管理区别于传统信贷管理的主要理念之一,"违约"是界定衡量风险管理"前瞻性"和"预测力"的基本指标,是估计风险参数的基础,也是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基石性定义。新资本协议和监管部门的实施规则仅给出了违约定义的一般原则,银行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细化,更为重要的是嵌入风险识别流程。中国商业银行在界定和实施违约定义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来自政策、流程、系统实施以及与风险分类的关系等诸多方面,应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
- 陈颖张守川
- 关键词: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
- 小额信贷机构的监管被引量:19
- 2005年
- 罗平陈颖
- 关键词:小额信贷机构金融监管金融服务金融机构
- 次贷危机对新资本协议实施的影响被引量:24
- 2008年
- 本文以风险管理为切入点,讨论次贷危机与新资本协议之间的关系,试图回答业界对新资本协议制度合理性的某些质疑。与1988年资本协议相比,新资本协议建立了更具灵活性、适应性和前瞻性的资本监管制度,赋予资本充足率更加丰富的风险管理内涵,为商业银行改进风险管理提供了正向激励;次贷危机不仅未否认新资本协议的合理性,反而进一步凸现了全面实施新资本协议的重要性;新资本协议应顺应金融创新的趋势,吸取次贷危机的教训,做出适应性调整;虽然实施新资本协议不可能阻止金融危机再度发生,但可以提升银行体系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至少可以缓解未来金融危机的破坏力,从而提高社会福利。
- 陈颖王胜邦张守川
- 关键词:次级贷款资产证券化新资本协议
- 透过金融危机审视外部信用评级监管被引量:3
- 2009年
- 2007年下半年开始,美国次贷危机导致次级按揭贷款支持型结构化产品出现了频繁的再定价情况,直接影响资产抵押证券(ABS)和抵押债务工具(CDO)的市场信心和交易。标准普尔的数据表明,结构化金融产品的评级调降频率远远超过了公司债券。这一场由美国次贷表现恶化引发、包括外部信用调降评级等诸多因素推动的金融危机,程度之深、范围之大和持续时间之长是各国金融机构和监管当局始料不及的。
- 陈颖
- 关键词:信用评级抵押证券贷款支持市场信心标准普尔
- 流动性风险管理新工具的背景与影响:基于危机视角的考察被引量:13
- 2013年
-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之一,业界和监管当局通过本次金融危机进一步加深了对流动性风险的认识,在反思过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本文从回顾危机中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变化入手,研究了危机之后出台的流动性监管指标的合理之处及其局限性,并就新的监管指标在我国实施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展望未来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建模、制度安排及监管协调等。
- 陈颖纪晓峰
- 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制度变迁和效果评价被引量:19
- 2009年
- 资本监管是审慎银行监管的核心。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监管当局开始建立并逐步改进资本监管制度。本文分银行体制商业化转型初期、市场化银行体制形成时期、银行体系日益国际化时期三个阶段,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制度变迁过程进行系统性考察,全面评估不同时期资本监管的效果。本文认为,国有银行改革、银行体系开放、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和资本监管制度与国际标准接轨四个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为资本监管制度变迁注入的动力,决定了资本监管制度演进的方向;资本监管制度的变革既反映监管当局风险监管理念的进步,也体现了监管当局为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推动银行业改革和促进经济增长等多目标同时实现所做的持续努力和必要妥协。
- 王胜邦陈颖
- 关键词:资本充足率新资本协议
- “金融部门评估规划”框架下的宏观经济压力测试被引量:1
- 2009年
- 历次金融危机表明,各经济体金融部门的稳健性对该国宏观经济健康发展以及抵御危机至关重要。提前模拟危机情景、分析预测危机可能造成的损失有助于监管部门尽早准备危机应急预案,延迟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危机的影响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于1999年5月联合推出“金融部门评估规划(FSAP)”,
- 陈颖李婧
- 关键词:金融部门宏观经济压力测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危机应急预案
- 重新审视危机后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相关性被引量:6
- 2009年
- 长期的风险计量和管理实践中,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一直被视为互不相关的两种风险,金融机构根据每种风险单独评估需配置的经济资本。本次危机丰富了我们关于风险之间相关性的观察,在流动性匮乏的市场条件下,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互为触发、相互加强形成一个螺旋下降的恶性循环。在未来的风险管理实践中,难以再割裂地对待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需充分考虑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把握两者交互作用对宏观经济总体表现和单家银行风险轮廓的影响。在风险计量方面,无论采用集成法还是分类法,都应充分考虑风险加总过程中的复合效应。
- 陈颖纪晓峰
- 关键词:金融危机信用风险
- 商业银行革新信用风险管理的机遇与挑战被引量:8
- 2008年
- 不能简单地将新资本协议理解为基于数据和模型的风险度量方法,而应认识到它所代表的支持创新、鼓励风险管理发展的理念。
- 陈颖王胜邦
-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风险度量方法新资本协议管理科学化管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