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直肠
  • 4篇直肠癌
  • 4篇肠癌
  • 3篇直肠肿瘤
  • 3篇手术
  • 3篇肿瘤
  • 3篇肠肿瘤
  • 2篇切除
  • 2篇外科
  • 2篇肛瘘
  • 1篇低位直肠
  • 1篇低位直肠癌
  • 1篇低位直肠癌前...
  • 1篇移行粘膜
  • 1篇粘膜
  • 1篇直肠癌前切除
  • 1篇手术体会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吻合
  • 1篇术后吻合口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钟鸣
  • 6篇陈路
  • 5篇崔喆
  • 5篇王平治
  • 5篇陈锦先
  • 5篇王少华
  • 4篇唐伟军
  • 1篇季福

传媒

  • 4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直肠癌的腹腔镜微创手术体会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总结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直肠癌的手术体会。方法: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61例直肠癌病人接受腹腔镜下根治手术。其中男39例,女22例,中位年龄68岁。直肠肿瘤下缘距肛缘平均(7.3±3.5)cm(3~15 cm)。结果:61例中行腹腔镜辅助手术57例(93.4%),腹腔镜手助手术2例(3.3%),中转开腹手术2例(3.3%);前切除术(AR)19例(31.1%).低位前切除术(LAR)23例(37.7%),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17例(27.9%),Hartmann术2例(3.3%)。全组手术中均未行结肠系膜裂孔或盆底腹膜关闭。平均手术时间为(165.2±41.7)min,其中前20例为(183.3±40.9)min,后41例为(162.7±36.2)min,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平均手术时间随手术例数的增加而明显减少。术后发生切口感染6例(9.8%),吻合口漏1例(1.6%),吻合口出血2例(3.3%),不完全性肠梗阻2例(3.3%)。随访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有40例,平均随访时间为25(6~48)个月。随访中发生切口疝1例(2.5%),局部复发1例(2.5%),远处转移1例(2.5%),无戳创口和切口的肿瘤种植以及肠梗阻发生。结论:腹腔镜微创直肠癌根治手术存在优势;做创手术的学习曲线反映手术技术属渐进式掌握和熟练过程,也是手术团队的技术水平的反映;直肠手术中形成的系膜裂孔和盆底腹膜均无缝合关闭的必要;腹腔镜微创技术根治直肠癌,将成为结肠直肠外科的主流性手术。
钟鸣唐伟军王少华崔喆陈路陈锦先王平治
关键词:直肠肿瘤外科学腹腔镜
癌旁淋巴结微转移对结肠直肠癌复发和转移的意义被引量:3
2007年
在接受结肠直肠癌根治术且证实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人中,有30%死于肿瘤复发和转移,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常规病理检测无法证实淋巴结微转移。有研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区域淋巴结中的肿瘤标志物并证实了微转移的存在,PCR技术大大提高了微转移肿瘤细胞检测的灵敏度。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银染法回顾性研究常规检查未能发现淋巴结转移的早期结肠直肠癌标本和区域淋巴结中p53基因突变,
陈路崔喆钟鸣陈锦先王少华王平治
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肿瘤转移复发
括约肌保存术治疗单纯性高位肛瘘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括约肌保存术治疗单纯性高位肛瘘的效果。方法:对2000年9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112例单纯性高位肛瘘病人,随机分别行括约肌保存肛瘘切除术与挂线疗法。评估和比较术后复发与括约肌功能受损程度。肛门控便功能采用肛门失禁严重度指数(FISI)评价。结果:括约肌保存术组术后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短于挂线疗法组(P<0.01),其术后复发率(1.69%)显著性低于挂线疗法组(13.21%)(P<0.05)。括约肌保存术组术后1年时的平均FISI值为6.3,挂线疗法组为13.1,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括约肌保存术组无FISI>30的病人,而挂线疗法组FISI>30者占7.55%,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肛瘘切除术保存括约肌较挂线疗法疗程短、复发率低、对控便功能损伤小,是高位单纯性肛瘘治疗的可行选择。
唐伟军钟鸣陈路崔喆王少华陈锦先王平治
关键词:肛瘘肛瘘切除术挂线疗法
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影响因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相关愈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74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病人,根据不同性别、肿瘤大小、位置、Dukes分期、手术时机和方法对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主要临床症状和处理方法。结果:674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共发生吻合口漏39例(5.8%),95%可信限区间(CI)为4.02%~7.54%,其中肿瘤下缘距肛缘<6cm者吻合口漏发生率为6.2%,≥6cm者吻合口漏发生率5.5%。肿瘤直径≥3cm者吻合口漏发生率5.9%,<3cm者吻合口漏发生率5.5%。DukesB、C和D期肿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分别为2.4%、7.9%和7.4%。择期和急症手术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为5.3%和26.7%。吻合口漏发生于术后7d或7d内为71.1%,发生于术后7d后为28.9%。经引流管局部冲洗引流及全胃肠外营养(TPN)治愈率为63.2%,横结肠失功性造瘘治愈率为36.8%。结论: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与肿瘤大小(P=0.962)和距肛门距离(P=0.798)无关,急症手术与择期手术吻合口漏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03),不同Dukes分期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8)。间歇性或持续性发热、麻痹性肠梗阻、引流管中有粪质样液体是吻合口漏的主要表现,经引流管局部冲洗引流辅以TPN和横结肠失功性造漏是治疗吻合口漏的主要方法。
陈路崔喆钟鸣唐伟军王平治
关键词:直肠肿瘤外科手术吻合口漏
Crohn病致肛瘘的治疗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Crohn病致肛瘘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手术治疗的37例Crohn病致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术后复发及肛门自制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结果37例患者术后复发13例(35.1%),术后肛门失禁5例(13.5%)。11例存在直肠炎者7例复发(63.6%),显著高于非直肠炎者(23.1%)(P=0.028);存在直肠炎者肛门失禁发生率36.4%,亦显著高于非直肠炎者(3.8%)(P=0.021)。低位肛瘘患者术后肛门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高位肛瘘患者(4.2%vs30.8%,P=0.042)。高位肛瘘病例中,挂线疗法患者术后肛门失禁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切断括约肌术式患者(66.7%vs0.0%,P=0.021)。结论Crohn病致肛瘘患者治疗较为困难,应首先行规范的药物治疗争取非手术治愈,药物治疗无效者行手术治疗。术前须控制直肠炎。低位肛瘘宜行瘘管切开术,高位肛瘘应采用非切断括约肌的手术。
唐伟军钟鸣陈路王少华陈锦先王平治
关键词:CROHN病肛瘘手术
直肠癌远端移行粘膜p53、k-ras基因突变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8年
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方法,通过对直肠癌切除标本远端移行粘膜p53、k-ras基因突变的检测,界定远端移行粘膜存在的范围。直肠癌根治术标本54例,于自然张力下取肿瘤下缘1.0cm(A组)、2.0cm(B组)、3.0cm(C组)粘膜标本,对照组(D组)40名正常直肠粘膜取自痔上粘膜环切吻合术(PPH)标本,采用PCR-SSCP法分别检测各标本的p53、k-ras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显示,A、B组基因突变率无显著性差异(P=0.321),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2),C组基因突变率与A、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2),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72)。按病例分析,54例p53突变者占35.2%(19/54);k-ras突变者占20.4%(11/54);44.4%(24/54)发生至少一种基因突变,6例(11.1%)出现p53和k-ras基因同时突变。突变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癌肿大小、病理类型、TMN分期等因素均无关。直肠癌远端移行粘膜p53、k-ras突变多位于2cm内,3.0cm处与正常粘膜无显著性差异,可以界定为分子遗传学上的远端最小安全切缘。
崔喆陈路钟鸣陈锦先王少华季福
关键词:直肠癌移行粘膜P53K-RASPCR-SSC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