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诱发或加重银屑病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Springerlink、Sciencedirect、Wiley、Web of Science、CNKI、万方数据库和CBM数据库,纳入国内外文献中公开发表的TNF-α拮抗剂治疗中诱发或加重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27篇文献,共78例患者[33例类风湿关节炎、18例克罗恩病、9例银屑病性关节炎、9例强直性脊柱炎、2例adamantiades-beh?et病和2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溃疡性结肠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合并克罗恩病,白塞病、SAPHO综合征各1例]。临床特征如下:(1)女性多见;以中老年为主;(2)临床常用的TNF-α拮抗剂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和阿达木单抗均可诱发银屑病皮损;(3)出现不良反应时间差异较大,4 d~72个月,但大多数患者在治疗的第1年内出现银屑病皮损。(4)新发银屑病类型主要是脓疱性银屑病,其中掌跖脓疱病最常见,其次为寻常性银屑病;(5)以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多数患者皮损可改善,少数严重者需要全身治疗,也有少数患者需更换为另外一种TNF-α拮抗剂或中止TNF-α拮抗剂治疗;(6)多数患者皮损的临床特点与组织病理学特点相符;(7)少数患者有个人及家族银屑病史;(8)少数患者有吸烟史。结论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TNF-α拮抗剂可诱发或加重银屑病。临床上应该密切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梅毒性颅内树胶肿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和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结合检索M ed lin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对1990年至今国内外文献中病理学确诊为梅毒性颅内树胶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25例梅毒性颅内树胶肿患者(20篇文献),其临床特征包括:①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进行性发展;②首发症状以头痛和癫痫多见;③有影像学占位;④血和CSF的梅毒抗体检查阳性,也可有特殊情况;⑤病理呈肉芽肿改变;⑥误诊率高,多数误诊手术;⑦青霉素疗效较好;⑧预后尚良好。结论梅毒性颅内树胶肿并不罕见,单发较大病灶增多,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