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郎淑慧

作品数:17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篇病毒
  • 6篇细胞
  • 5篇电镜
  • 5篇免疫
  • 4篇电镜观察
  • 4篇肝炎
  • 4篇肝炎病毒
  • 4篇丙型
  • 4篇丙型肝炎
  • 4篇丙型肝炎病毒
  • 3篇抗体
  • 3篇肝细胞
  • 3篇超微
  • 3篇超微结构
  • 2篇动物
  • 2篇肿瘤
  • 2篇细菌细胞
  • 2篇免疫组化
  • 2篇革兰氏阴性
  • 2篇肝癌

机构

  • 17篇中国药品生物...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青岛医学院
  • 1篇卫生部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作者

  • 17篇郎淑慧
  • 6篇王鲁平
  • 5篇李德富
  • 4篇冯建平
  • 4篇尹红章
  • 3篇丁绍卿
  • 3篇王理富
  • 3篇张国来
  • 2篇姜典才
  • 2篇范文平
  • 2篇卫礼
  • 2篇邓卓霖
  • 2篇郎淑慧
  • 2篇吴惠英
  • 2篇丁志敏
  • 1篇张业彬
  • 1篇杭长寿
  • 1篇姜卫国
  • 1篇梁红
  • 1篇贺争鸣

传媒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第五次全国电...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 1篇第六次全国电...

年份

  • 1篇2000
  • 5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4
  • 1篇1991
  • 5篇1990
  • 1篇1989
  • 2篇198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促肝细胞生长物质对实验性肝损伤动物的肝脏修复作用被引量:3
2000年
本实验测定了促肝细胞生长物质对CCl4 诱导的中毒性肝损伤及D 氨基半乳糖致急性肝衰竭的动物的恢复与治疗作用 ,发现促肝细胞生长物质能促进受损肝细胞的增长 ,迅速降低肝损伤后的ALT水平 ,降低肝衰竭动物的死亡率 ,对肝脏起很好的保护作用。并发现促肝细胞生长物质还能减少受损肝组织中的纤维细胞 ,防止肝硬化的形成。
马霄顾磊赵建荣雷殿良郎淑慧叶玲仙董联珠俞永平
关键词:肝损伤
鼠痘感染的诊断及鉴定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本文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对临床上怀疑是鼠痘病毒感染的小鼠进行诊断。结果表明:病理组织学检查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应用,将形态学观察与特异性抗原诊断结合起来。
贺争呜范文平卫礼吴惠英李冠民关伟鸿蔡锦霞郎淑慧
关键词:鼠痘病毒病理诊断免疫组化
Dig和Biotin标记的流行性出血热病毒cDNA探针敏感性比较被引量:2
1990年
为评价异羟基洋地黄毒甙配基(Digoxigenin)探针(下简称Dig探针)与生物素(Biotin)探针的敏感性,本文采用斑点杂交及组织切片的原位杂交两种方法检测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核酸。将已知含量的EHFV cDNA点在硝酸纤维膜上,分别用Dig探针及Biotin探针与其杂交。用此方法Dig探针能测出0.1Pg EHFV cDNA,而Biotin探针只能测出1.0pg的FHFVcDNA。两种探针与含有EHFV长爪沙鼠脑的石蜡切片作原位杂交,结果Dig探针杂交阳性信号明显比Biotin探针强。表明Dig探针比Biotin探针敏感。
姜典才朱荫耕凌静萍杭长寿郎淑慧陈思毅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核酸探针
细胞培养中污染呼肠孤病毒电镜观察被引量:1
1991年
实验动物病毒的隐性感染常常影响特异病毒的感染与分离,一般特异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多采用先感染某种敏感细胞株或直接感染敏感的实验动物,如果动物本身成为多种动物病毒的隐性携带者,不论用动物或动物的组织制备的各种细胞株或血清,均可影响特异病毒的感染、分离和鉴定。因此加强实验动物科技管理现代化,提高动物的微生物控制标准,提供无特殊病原体感染的三级动物是非常重要的。
郎淑慧吕秀华朱荫耕
关键词:呼肠孤病毒动物病毒细胞培养病毒颗粒携带者
粘质沙雷氏菌的电镜观察被引量:1
1990年
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临界点干燥标本和负染标本作了观察,均可见到细胞表面常有一至二个直径为0.12~0.24μm的颗粒。在超薄切片中颗粒则有两种不同的结构:一种是外膜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另一种是致密体(Dense body)。致密体可能是一种分泌性颗粒,它既不是内部的贮存物,也不似外部进来的异物。它们看来形成于细胞质内后分泌到细胞外。在细菌中这是一种罕见现象。有关致密体的化学性质和功能尚不清楚。文中指出粘质沙雷氏菌的纲胞表面也具有茂密的菌毛(Pili)。
谢念铭王鲁平郎淑慧
关键词:粘质沙雷氏菌电镜
肝细胞肝癌和肝硬化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各区段抗原的检测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在肝细胞肝癌(HCC)和肝硬化(LC)中所起的作用,结合乙型肝炎病毒(HBV)进行分析,并初步探讨HCV与HBV感染是否有相互促进作用。方法采用HCV-C、E、NS3、NS4区单克隆抗体、HBsAg多克隆抗体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59例HCC及35例LC组织标本。结果HCV阳性反应主要分布在肝细胞及癌细胞的胞浆内,呈细颗粒状。HCC中,HCV感染率:北京(29例)为172%、沈阳(30例)为267%;沈阳35例LC肝组织病人中HCV感染率143%。各区段单抗单独检测以C区单抗检测阳性率最高。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阳性率:北京HCC(29例)为630%,沈阳HCC(30例)为733%,沈阳LC(35例)为543%,均明显高于各自的HCV抗原检测阳性率。结论HCV在HCC、LC中起一定作用,且C区抗原可能在HCC中表达率较高;HBV、HCV感染在HCC、LC中无明显相互促进作用。
王理富李德富郎淑慧尹红章尹红章李冠群冯建平赖文敏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免疫组化HBSAG
肝细胞肝癌中丙型肝炎病毒C区、E区、NS3区、NS4区抗原的表达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报道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抗原在肝细胞肝癌组织内的定位分布情况。以丙型肝炎病毒(HCV)的C、E、NS3、NS4区四种单克隆抗体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139例肝细胞肝癌(HCC)的肝脏标本,结果总的阳性率为15.1%。21例阳性标本中,C区单抗检测阳性占80.9%(17/21),E区占33.3%(7/21),NS3、NS4区均占57.1%(12/21),表明应用多区段单抗有助于提高HCV抗原的检出率。阳性物质主要存在于胞浆中,呈细、粗颗粒及块状,3例出现膜及膜下型,1例核内有阳性反应。HCV感染与HCC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王理富李德富邓卓霖邓卓霖郎淑慧尹红章郎淑慧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肝肿瘤
丙型肝炎病毒免疫电镜的初步研究
1998年
采用组织匀浆免疫沉淀后负染、免疫组化块染后包埋、原位包埋等免疫电镜技术,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组织匀浆、免疫沉定、负染后在电镜下观察到与HCV相关的类病毒颗粒,形态与披膜病毒相似,大小多在55~65nm,圆形,有包膜,边缘略有突起或比较平滑,有胶体金结合在此种颗粒上及其周围。无关单抗阴性对照无类似颗粒及胶体金。免疫酶染电镜下还见到成堆可疑颗粒。此外,HCV-E区抗原染色后原位包埋,尚发现胶体金大多结合于大小50nm左右圆形结构的内部,表明E区单抗针对的特异性抗原位点位于这种结构的内侧。
王理富李德富郎淑慧尹红章冯建平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单克隆抗体免疫电镜
兔出血症病毒(RHDV)McAb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1998年
用酒石酸钾─甘油梯度离心纯化的RHDV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融合.获得4株稳定分泌RHDV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1F7,1H4,2A9,2D6)。经检测,所分泌的抗体亚类分别为IgG2a(1F,1H4,2D6)和IgG1(2A9)。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70份标本,并与直接免疫荧光法和HA法比较,取得较好的实验结果。
贺争鸣巩薇梁红郎淑慧王秀清范文平卫礼吴惠英
关键词:直接免疫荧光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脾细胞抗原免疫兔出血症病毒
全文增补中
破伤风梭菌的芽胞形成和细胞壁变更
<正> 破伤风梭菌(Clostridiumtetani)是有芽胞和鞭毛的厌氧菌,能由革兰氏阳性转变为革兰氏阴性。对其毒素和芽胞的研究甚多,但有关超微结构的报道很少。为充实这方面内容,对本菌作了电镜观察,获得了一点新的认识...
谢念铭童少清王鲁平郎淑慧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