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红
- 作品数:29 被引量:10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芍药苷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机制
- 2024年
- 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与网络药理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芍药苷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作用机制。制备高糖环境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模型,探究芍药苷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保护作用;从TCMSP、UniProt、PubChem、PharmMapper、SwisstargetPrediction、GeneCards、OMIM、DrugBank、TTD数据库获取芍药苷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靶点,使用韦恩图获取核心靶点;基于STRING数据库,采用Cytoscape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和“药物-靶点-疾病”网络;应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用AutoDock软件将芍药苷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体外实验结果显示,芍药苷能显著抑制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降低其迁移能力并减少管腔形成长度。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共获取芍药苷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核心靶点154个,其中度值较高的靶点包括VEGFA、IL6等。GO功能共富集到705个GO条目,主要涉及细胞对药物的反应、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调节、细胞增殖的调节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富集到137条通路,主要包括AGE-RAGE信号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芍药苷分子与核心靶点VEGFA、IL6的结合能力良好。本研究表明芍药苷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通路调节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及管腔形成长度等发挥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
- 李景景凌芸唐慧新邹红
- 关键词:芍药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 加味桃红四物汤阻断大鼠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JAK2-STAT3通路活化的机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对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大鼠模型Janus激酶蛋白2-信号转导及转录因子3(JAK2-STAT3)通路的影响。方法将8周龄9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加味桃红四物汤高浓度组(C组)、加味桃红四物汤中浓度组(D组)、加味桃红四物汤低浓度组(E组),每组18只。A组不做处理,其他组大鼠右眼使用激光联合孟加拉玫瑰红的方法建立SD大鼠RVO模型。造模成功后,A组与B组予2 mL无菌注射液灌胃,C组、D组、E组灌胃给予低浓度(10 mg/kg)、中浓度(20 mg/kg)、高浓度(40 mg/kg)的加味桃红四物汤。给药后7、14、21 d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的视网膜结构、厚度和节细胞层(GCL)水肿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21 d时视网膜组织中Janus激酶蛋白2(JAK2)、磷酸化Janus激酶蛋白2(P-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因子3(STAT3)、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因子3(P-STAT3)的蛋白表达。结果①视网膜结构:7 d时各组视网膜3层结构完整,14 d时各组见散在视网膜静脉血管内血栓部分再通,21 d时各组节细胞数量改变不明显。视网膜厚度:7 d时B组、C组、E组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间隙增宽;14 d及21 d时C、D、E组视网膜厚度均变薄。GCL水肿:7 d时各组GCL水肿,14 d时C组、D组、E组GCL水肿减轻,21 d时各组GCL无水肿。②JAK2蛋白表达:与A组比较,B组JAK2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B组比较,C组、D组JAK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E组比较,C组、D组JAK2蛋白表达较高(P<0.05)。P-JAK2蛋白表达:与A组比较,B组、E组P-JAK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D组、E组P-JAK2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E组比较,C组、D组P-JAK2蛋白表达较低(P<0.05)。STAT3蛋白表达:与A组比较,D组STAT3蛋白表达降低,E组STAT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STAT3蛋白表达降低,E组STAT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E组比较,C组、D组STAT3蛋白表达较低(P<0.05)。P-STAT3蛋白表达:与A组比较,B组
- 杨宇琴唐慧新李景景邹红
-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加味桃红四物汤中药研究
- 行气活血健脾利水方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观察在常规激光和雷珠单抗治疗中,联合或者不联合中药治疗对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1例(51只眼)DME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25只眼),治疗前视力低于0.1者4只眼(16.0%),0.1~0.4者15只眼(60.0%),0.4以上者6只眼(24.0%);黄斑平均厚度(409.3±25.1)μm。对照组26例(26只眼),治疗前视力低于0.1者4只眼(15.4%),0.1~0.4者17只眼(65.4%),0.4以上者5只眼(19.2%);黄斑平均厚度(397.2±24.3)μm。两组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格栅光凝,并口服行气活血健脾利水方免煎颗粒12周。对照组口服药物予中药安慰剂12周,玻璃体腔注射及激光治疗同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黄斑部视网膜平均厚度等情况的变化。结果 (1)BCVA:治疗12周后,治疗组25例(25只眼)中视力提高11只眼,视力不变10只眼,视力下降4只眼,视力未下降率84.0%。对照组26例(26只眼)的相应眼数为13只眼、6只眼、7只眼,视力未下降率73.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99,P=0.343)。(2)黄斑部视网膜平均厚度:治疗组治疗2周、4周、8周、12周时的黄斑部平均厚度分别为(271.7±28.6)μm、(272.3±23.5)μm、(279.5±19.2)μm、(292.4±21.6)μm;对照组的相应数值为(279.1±25.3)μm、(285.2±22.6)μm、(309.2±25.7)μm、(336.1±23.1)μm。两组治疗后各时点的黄斑视网膜厚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8周、12周时,治疗组黄斑部厚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光前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药物,可以明显减轻DME患者的黄斑水肿并有利于激光治疗,而联合中药疗效更优。
- 邹红任建萍缪晚虹
- 关键词: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免煎中药颗粒
-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眼科疾病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 2018年
-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多功能血源性促肝细胞生长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如促进细胞增殖、运动、对抗细胞凋亡等。近年来它在眼科疾病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HGF和眼科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樊淑红邹红缪晚虹
-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眼科疾病
- 匍行性脉络膜炎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2
- 2017年
- 匍行性脉络膜炎(SC)是一种少见的双眼复发性、慢性进行性脉络膜炎症,主要侵犯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眼底典型表现为视盘周围灰黄色或灰白色多角形的盘状病灶。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眼底自身荧光及光相干断层扫描等影像检查有助于不具有典型眼底改变的SC诊断,且可以评估病灶的活动性、进展、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以及监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临床应主要与结核、病毒相关的多灶性SC进行鉴别诊断。SC病因不明,考虑其可能与自身免疫和感染相关。目前主要采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进行治疗;对于全身糖皮质激素禁忌者,可眼周、球内注射等局部运用糖皮质激素。及时有效的控制炎症能有效阻止SC患者的视力损伤、脉络膜新生血管以及脉络膜瘢痕的形成。
- 邹红缪晚虹
- 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滴用0.5%噻吗心安眼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眼压、视野及临床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眼压、临床主要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的视野平均缺损和模式标准差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患者较治疗前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法能降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促进视功能恢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张旭邹红缪晚虹
- 关键词:益气活血利水法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药疗法
- 大鼠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的建立
- 目的:建立SD大鼠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方法:成年雄性 SD大鼠16只,双眼均用。经大鼠尾静脉缓慢注入孟加拉红 3min后,采用波长532nm的绿激光,在距离视乳头1—3PD 范围内的视网膜静脉段进行激光,直到血流中断,形...
- 邹红黎蕾缪晚虹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激光治疗眼底病的治疗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治疗眼底病的治疗设备,包括承载机构,其包括收纳箱、盖板、抵触件、分隔板、弹性活动件、控制组件、支撑件与两个夹持件,所述盖板铰接在收纳箱的顶部,所述抵触件的一端与盖板固定连接,所述抵触件的另一端与弹...
- 邹红黄蓉宋正宇余爱华李景景俞莹孔令春陈慧英凌芸仇文静赵峰唐慧新张旭石晶琳杨宇琴
- 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变化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关系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小板的变化与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眼科和心血管科就诊且并发RVO的高血压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无RVO的高血压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浆血小板计数(BPC)、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结果】观察组的MP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PC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中MPV与RVO的发生有关。MPV有望作为RVO患者的预测指标。
- 张旭邹红缪晚虹
- 关键词:高血压血小板视网膜静脉闭塞
- 肝硬化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的变化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人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视网膜体积和脉络膜厚度的差异,初步探讨肝硬化患者视网膜和脉络膜的改变。方法:采用横断面观察研究。将2015-01/2018-03我院肝硬化患者84例168眼和健康人50例100眼(正常对照组)纳入研究,其中肝硬化患者包括肝硬化代偿期组34例68眼,肝硬化失代偿期组50例100眼。采用OCT对所有受检眼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体积。采用EDI-OCT行脉络膜厚度扫描,以Bruch膜强反射线到脉络膜巩膜交界面强反射线的垂直距离作为脉络膜厚度。分析三组受检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视网膜体积和脉络膜厚度的差异。结果:三组受检者黄斑区各象限视网膜厚度和视网膜体积无差异(P>0.05)。三组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分别为338.50±70.44、357.00±89.16、319.53±74.37μm(P>0.05)。三组间中心凹鼻侧脉络膜厚度有差异(P<0.05);肝硬化失代偿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鼻侧脉络膜偏厚(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较健康者中心凹鼻侧脉络膜偏厚,肝硬化患者与健康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视网膜体积无明显差异。
- 孔令春樊淑红周霄赟缪晚虹邹红
- 关键词:肝硬化黄斑视网膜厚度脉络膜厚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