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富贵

作品数:55 被引量:168H指数:7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9篇玉米
  • 14篇苜蓿
  • 10篇秸秆
  • 7篇秸秆还田
  • 7篇还田
  • 6篇根系
  • 6篇耕作
  • 5篇玉米杂交
  • 5篇玉米杂交种
  • 5篇杂交
  • 5篇杂交种
  • 5篇耐密性
  • 5篇降解
  • 5篇春玉
  • 5篇春玉米
  • 4篇低温冷害
  • 4篇低温胁迫
  • 4篇土壤
  • 4篇耕作方式
  • 3篇性状

机构

  • 46篇内蒙古农业大...
  • 1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0篇巴彦淖尔市农...
  • 5篇内蒙古大学
  • 4篇张家口市农业...
  • 3篇单县第二中学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包头市农业科...
  • 1篇榆林市农业科...

作者

  • 55篇王富贵
  • 28篇王志刚
  • 28篇高聚林
  • 26篇于晓芳
  • 26篇胡树平
  • 22篇孙继颖
  • 19篇苏治军
  • 15篇包海柱
  • 14篇青格尔
  • 14篇王振
  • 11篇于林清
  • 6篇谢岷
  • 5篇王运涛
  • 4篇刘曙娜
  • 4篇乌日娜
  • 4篇苏东
  • 3篇周延林
  • 3篇孙娟娟
  • 3篇闹干朝鲁
  • 3篇田磊

传媒

  • 5篇北方农业学报
  • 4篇内蒙古农业科...
  • 4篇中国草地学报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玉米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2013第五...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作物杂志
  • 1篇草地学报
  • 1篇草业与畜牧
  • 1篇第四届(20...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5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8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9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3种水分控制条件的玉米品种抗旱性综合评价被引量:10
2022年
基于大田试验、人工控制生长环境的旱棚与PEG模拟干旱胁迫的水培试验,对8个玉米品种成株期及苗期的抗旱性进行系统研究,调查分析了不同品种在3种水分控制条件下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及产量表现,筛选出综合抗旱较好的品种。结果表明:通过2 a 5个试验点的大田试验和2 a旱棚试验筛选的抗旱性较强品种一致,分别为九圣禾2468、陕单650、联创825和MC703,在干旱和灌水条件下产量较高且抗旱指数较大,其中在大田条件下的抗旱指数分别为0.910、0.909、0.907和0.873,具有较短的散粉吐丝间隔期(ASI)、较高的SPAD值、较多的干物质等特点;水培试验通过相关指标隶属值筛选出的抗旱品种有陕单650、先玉335、九圣禾2468和MC703,隶属值分别为0.871、0.697、0.680和0.596,具有较发达的根系、较强的生理酶活性等特点。综合3种水分控制条件,结合第一性状(产量、抗旱指数)和第二性状(根系、ASI、生理)等指标的鉴定结果,筛选出稳定抗旱的玉米品种为MC703、九圣禾2468和陕单650。
张文新段迎新章爽杨晶淇张建军黄蕊杨晓军王富贵薛吉全张兴华
关键词:玉米抗旱性抗旱指数综合评价
四倍体苜蓿家系的建立及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以内蒙古锡盟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eXimeng)为母本、塔什库尔干紫花苜蓿(M.sativaTashenkuergan)为父本杂交,F1杂交种自交得到89株F2分离群体,对此四倍体家系的形态性状、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含量进行分析,以期了解该家系内各性状遗传变异并探讨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其中F2代杂花36株,黄花33株,紫花20株,所占比例分别是40.45%,37.08%和22.47%,株型分为直立型32株(35.96%),匍匐型12株(13.48%),半直立型45株(50.56%);农艺性状变异排前3位的为鲜重>干重>分枝数,变异系数均达到了80%以上;变异系数最小的是节间数,只有19%;营养成分含量变异排前3位的为脂肪>Ca元素>P元素。F2群体的形态性状、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含量各性状都存在不同差异,是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可为后续的图谱构建和QTL定位提供一定的基础。
苏东于林清周延林孙娟娟王富贵乌日娜
关键词:四倍体形态性状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含量遗传变异分析
播种当年10 个紫花苜蓿品种根系形态的研究
对播种当年10个紫花苜蓿品种材料根系形态特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紫花苜蓿品种材料根部形态指标差异明显。中苜1号表现为根颈和主根直径最粗、主根长度最长、根干重最重,龙牧801表现为根颈入土深度最深,公农1号表现为侧根...
王富贵于林清田自华乌日娜
关键词:紫花苜蓿根系形态指标体系
低温胁迫对返青苜蓿叶片荧光参数的影响
为了揭示春季低温对返青苜蓿叶片发生光抑制的影响,采用人工控温的方法,以苜蓿适宜生长温度(25℃)为对照,研究了返青苜蓿叶片在-5℃X4h、-5℃X12h、-6.5℃X8h和-8℃X4h条件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
王运涛于林清王富贵陈世茹王娜
关键词:苜蓿低温胁迫荧光
文献传递
基于不同玉米品种叶片高光谱的SPAD值估测模型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通过研究不同玉米品种叶片SPAD值与高光谱参数的关系,建立玉米叶片SPAD值估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品种间精度检验。通过两年试验,测定不同玉米品种的叶片SPAD值及其高光谱数据,综合分析叶片SPAD值与高光谱反射率、反射率一阶导数及其光谱参数的相关关系,对玉米叶片SPAD值估测模型进行构建。玉米叶片SPAD值与高光谱反射率最敏感波段在550和710 nm附近,反射率一阶导数最敏感波段出现在500~750 nm范围内。叶片SPAD值与单波段反射率的相关性要高于其一阶导数,以550 nm附近光谱反射率构建的模型对大多数品种的叶片SPAD预测值平均误差最小。
高鑫高聚林于晓芳王志刚张宝林胡树平谢岷孙继颖罗瑞林吕福虎陈广庭王富贵
关键词:玉米叶片SPAD值高光谱特征
河套灌区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玉米光合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研究在河套平原灌区开展定点试验,对比分析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玉米光合物质生产和产量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深松+翻耕+秸秆还田(SPR)、深松+翻耕(SP)、翻耕+秸秆还田(PR)、深松(S)、翻耕(P)均较浅旋(RT)能够显著提高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持续期、净同化速率、玉米产量。各处理间影响力表现为:SPR>SP>PR>S>P>RT。其中,SPR处理影响效果最显著,较RT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增加45.52%,叶面积指数最多增加55.80%,叶面积持续期延迟,净同化率增加,玉米产量增加23.15%。
赵晓宇于晓芳高聚林胡树平孙继颖王志刚王富贵张鹤宇
关键词:耕作方式秸秆还田玉米光合物质生产
不同基因型玉米杂交种耐密性分析及其鉴定指标的筛选
探讨玉米杂交种耐密性评价方法,分析不同基因型玉米杂交种的耐密性,筛选鉴定指标,建立可靠的耐密性评价模型,为耐密玉米杂交种的鉴定、选育提供依据.32个玉米杂交种被分成强耐密型、中等耐密型和不耐密型3类,且株高、节间长度、S...
王富贵高聚林于晓芳孙继颖王志刚苏治军胡树平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品种选育耐密性
多份苜蓿材料的抗倒春寒性及生产性能的比较
对多份苜蓿材料进行低温胁迫,对供试材料的抗倒春寒性和生产性能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抗寒指数、地上指标、根颈特征和根系特征等多个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苜蓿材料的抗倒春寒性差异明显;生物总产量...
王运涛于林清王富贵刘曙娜都然王娜
18个苜蓿品种根系特征及与地上生物量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5
2011年
对播种当年18个苜蓿品种材料根系特征和地上生物量进行了研究,分析苜蓿根系特征和地上生物量的相关性,探讨苜蓿根系特征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地上部干重以中苜1号最大,以呼盟黄花苜蓿最小;不同类型苜蓿根系形态指标差异明显;利用根系特征的10个指标对18个实验材料进行聚类,可分为4类;株高与分枝数、芽数呈负相关,地上部干重与根颈直径、主根直径、侧根直径、侧根数、根干重极显著相关,与入土深度呈显著相关;根据根系形态指标对地上生物量的主成分分析表明,根颈直径、主根直径、侧根数、分枝数、根干重对其影响最大;建议在苜蓿选种时,选取根颈直径大、入土深度深、主根长度长、侧根直径大、侧根发达、根干重重的材料。
王富贵于林清田自华苏东孙娟娟
关键词:苜蓿地上生物量根系特征
低温胁迫对不同秋眠类型苜蓿抗寒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为了解秋眠性对苜蓿抗寒能力的影响,用11个美国苜蓿秋眠标准对照品种,每品种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3个处理组,研究低温胁迫对苜蓿幼苗存活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处理6h,苜蓿幼苗的存活率仅为2.75%,表明-8℃为该试验致死温度。而非秋眠型和极非秋眠型苜蓿的存活率要低于秋眠和半秋眠类型苜蓿,秋眠习性与耐寒性存在显著相关。各品种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随着胁迫程度加重均呈显著增加。脯氨酸含量的变化总体呈增加趋势,而不同处理对其变化的影响有差异。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着温度的降低呈增加趋势。
乌日娜于林清慈忠玲王富贵苏东
关键词:苜蓿秋眠性低温胁迫生理生化指标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