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卓
- 作品数:5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不同粒径纳米金增强SPR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研究
- 近年来食品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据统计,在各种食物中毒事件中,以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最多。其中大肠杆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E. coli O15...
- 李蓉卓
- 关键词:大肠杆菌O157:H7SPR不同粒径
- 文献传递
- 纳米金增强SPR检测产毒赭曲霉中PKS基因的特异性碱基被引量:5
- 2012年
- 基于双通道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传感器,分别采用直接法和金纳米粒子作为传感层的方法,通过检测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合成初期阶段表达的聚酮合成酶(polyketide synthase,PKS)基因的25个特异性碱基的寡核苷酸链,建立了一种高灵敏、间接检测OTA的新方法.同时考察了6-巯基己醇(6-mercapto-1-hexanol,MCH)作为封闭液对SPR响应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法的检测限为12.5 nmol/L,MCH的加入可使响应信号有所增强,使用金纳米粒子作为传感层的检测下限为0.25 nmol/L,与直接法相比较灵敏度提高了50倍,与以往使用金纳米粒子标记抗体或抗原相比,其作为传感层也能大大提高SPR检测灵敏度,且操作简单易行.
- 李迎林钊李蓉卓刘霞
- 关键词:金纳米粒子赭曲霉毒素A
- 电化学传感器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7
- 2013年
- 电化学传感器以其高灵敏性、高稳定性、高选择性以及简捷、快速、经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的检测。文章综述了免疫型、酶型、纳米型和分子印迹型电化学传感器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并对电化学传感器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李文进刘霞李蓉卓李蕾
- 关键词:农药残留电化学传感器食品
- 纳米金标记抗体增强SPR检测大肠杆菌O157∶H7被引量:8
- 2013年
- 将金纳米粒子(AuNPs)标记的大肠杆菌O157∶H7(E.coli O157∶H7)的多克隆抗体(PAb)作为二抗,采用氨基偶联法将PAb固定在传感器表面作为一抗,通过三明治方法用双通道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SPR)传感器对E.coli O157∶H7进行检测,并与SPR直接法检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直接法的检出限为103cfu/mL,线性范围为103~109cfu/mL;AuNPs增强三明治法的检出限为10 cfu/mL,线性范围为10~1010cfu/mL,灵敏度比直接法提高了100倍,且具有更宽的检测范围.本方法不仅检测时间短,而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重现性.
- 刘霞李蓉卓李蕾李文进周春娇
- 关键词:金纳米粒子
- 生物传感器在大肠杆菌O157:H7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生物传感器因其简单、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越性越来越引起重视,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自发现以来就被认为是危害性很大的致病菌,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曾多次暴发食源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在食品安全领域,对大肠杆菌O157:H7检测方法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文章简单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分类,重点综述了近年来生物传感器在E.coli O157∶H7检测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 李蓉卓刘霞李蕾李文进
- 关键词:大肠杆菌O157H7生物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