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蕾

作品数:11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农业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感器
  • 6篇传感
  • 6篇传感器
  • 5篇纳米
  • 4篇样品前处理
  • 4篇前处理
  • 3篇农药
  • 3篇农药残留
  • 3篇溴氰菊酯
  • 3篇纳米金
  • 3篇菊酯
  • 2篇血清白蛋白
  • 2篇乙醇
  • 2篇乙醇胺
  • 2篇生物传感
  • 2篇生物传感器
  • 2篇食品
  • 2篇农药残留检测
  • 2篇免疫传感器
  • 2篇结合物

机构

  • 1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作者

  • 11篇李蕾
  • 5篇刘霞
  • 5篇杨阳
  • 4篇刘霞
  • 3篇李蓉卓
  • 1篇雷鸣
  • 1篇李迎
  • 1篇周春娇
  • 1篇董新荣
  • 1篇彭亮
  • 1篇李霞
  • 1篇张杨波

传媒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中国酿造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化学传感器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4
  • 6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采用免疫磁纳米粒子和SPR技术相结合检测溴氰菊酯的方法
一种采用免疫磁纳米粒子和SPR技术相结合检测溴氰菊酯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免疫磁纳米粒子加入到含溴氰菊酯的待测样品溶液中,使免疫磁纳米粒子与溴氰菊酯发生特异性结合,经外加磁场分离后得到结合物,将该结合物直接注入经壳聚糖修饰的...
刘霞李文进李蕾毛璐刚杨阳
文献传递
基于单层纳米金直接检测阿特拉津的电化学方法
一种基于单层纳米金直接检测阿特拉津的电化学方法,是在电化学传感器的基础上,将单层纳米金组装在以金电极为工作电极的电极表面,再将阿特拉津的单克隆抗体组装在其表面,应用牛血清白蛋白封闭后,直接对待测样品进行检测。本方法采用金...
刘霞李文进李蕾杨阳毛禄刚
文献传递
生物传感器在大肠杆菌O157:H7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生物传感器因其简单、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越性越来越引起重视,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自发现以来就被认为是危害性很大的致病菌,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曾多次暴发食源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在食品安全领域,对大肠杆菌O157:H7检测方法的研究已成为热点。文章简单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分类,重点综述了近年来生物传感器在E.coli O157∶H7检测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李蓉卓刘霞李蕾李文进
关键词:大肠杆菌O157H7生物传感器
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快速检测农药残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3年
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高灵敏检测技术对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尤为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传感器的原理和增强SPR检测灵敏度的方法,重点综述了国内外应用SPR传感器检测农药残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SPR检测农药残留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刘霞李蕾李文进杨阳毛禄刚
关键词:农药残留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传感器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7
2013年
电化学传感器以其高灵敏性、高稳定性、高选择性以及简捷、快速、经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的检测。文章综述了免疫型、酶型、纳米型和分子印迹型电化学传感器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并对电化学传感器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李文进刘霞李蓉卓李蕾
关键词:农药残留电化学传感器食品
α-淀粉酶酶解紫甘薯糖化效果及色素提取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该文研究了α-淀粉酶处理紫甘薯,同时获得糖化液与色素的方法。考察了α-淀粉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料液比对提取紫甘薯色素及糖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酶用量35 mg/g、酶解温度80℃、酶解时间1.0 h、料液比1∶5(g∶m L),提取两次,紫甘薯色素的提取率达85.72%,提取液中总糖质量浓度(以葡萄糖计)为68.20 mg/L,紫甘薯的酶解率达到91.65%。α-淀粉酶糖化处理紫甘薯获得色素与糖化液的方法,操作简单,为紫甘薯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
张杨波李蕾李霞董新荣
关键词:紫甘薯Α-淀粉酶色素
纳米生物传感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理论与新方法
刘霞彭亮雷鸣李迎李蕾李文进
食品安全是关系民众健康、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简单快速、高效准确的检测方法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支撑。该项目针对食品中微量小分子污染物和致病微生物精准检测遇到的难点和关键问题,立足于光电生物传感技术,通过纳米粒子合成新途径的...
关键词:
关键词:纳米材料
纳米金标记抗体增强SPR检测大肠杆菌O157∶H7被引量:8
2013年
将金纳米粒子(AuNPs)标记的大肠杆菌O157∶H7(E.coli O157∶H7)的多克隆抗体(PAb)作为二抗,采用氨基偶联法将PAb固定在传感器表面作为一抗,通过三明治方法用双通道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SPR)传感器对E.coli O157∶H7进行检测,并与SPR直接法检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直接法的检出限为103cfu/mL,线性范围为103~109cfu/mL;AuNPs增强三明治法的检出限为10 cfu/mL,线性范围为10~1010cfu/mL,灵敏度比直接法提高了100倍,且具有更宽的检测范围.本方法不仅检测时间短,而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重现性.
刘霞李蓉卓李蕾李文进周春娇
关键词:金纳米粒子
磁纳米粒子耦合SPR传感器检测溴氰菊酯的研究
本文使用双通道SPR传感器,采用免疫磁纳米粒子高效富集溴氰菊酯并耦合SPR传感器对溴氰菊酯进行直接检测,建立了一种快速、高灵敏、高准确度检测溴氰菊酯的SPR新方法。同时分别采用SPR直接法和气相色谱法(GB/T5009....
李蕾
关键词:溴氰菊酯壳聚糖农药残留检测
文献传递
采用免疫磁纳米粒子和SPR技术相结合检测溴氰菊酯的方法
一种采用免疫磁纳米粒子和SPR技术相结合检测溴氰菊酯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免疫磁纳米粒子加入到含溴氰菊酯的待测样品溶液中,使免疫磁纳米粒子与溴氰菊酯发生特异性结合,经外加磁场分离后得到结合物,将该结合物直接注入经壳聚糖修饰的...
刘霞李文进李蕾毛璐刚杨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