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玥
- 作品数:151 被引量:789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跨专业教学在早期接触临床课程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探讨跨专业教学在长学制临床医学本科早期接触临床课程中的应用。方法 基于跨专业教学模式设计医患沟通课程,收集学生和带教师资反馈,分析跨专业教学模式的成效。结果 跨专业教学模式在早期接触临床课程的医患沟通专题中应用取得良好效果,98.5%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和97.3%的护理学专业学生认为跨专业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医患沟通能力非常有效或比较有效,学生评价课程三项目标的达成程度中,非常充分及比较充分均在85.0%以上,对于“初步了解医患沟通方法与技巧”达成最为充分,认为非常充分的占63.1%。结论 跨专业教学模式在早期接触临床课程中的应用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培养意义重大,建议在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新阶段进一步推广跨专业教学模式的实践。
- 魏怡真李玥焦洋黄晓明谭蓓史迪徐强王巍郭娜李莉
- 关键词:课程设计模拟教学
- 隔夜分次服用聚乙二醇联合西甲硅油提高上午结肠镜检查质量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分次服用聚乙二醇(PEG)及联合西甲硅油能否提高次日上午结肠镜检查的质量。方法将上午结肠镜检查的293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47例)和对照组(146例),试验组于检查前一天晚上口服PEG2L,当日早晨再口服1LPEG和15ml西甲硅油;对照组前一天晚上口服PEG3L,比较两组的肠道清洁度、腺瘤检出率和患者接受度。结果试验组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6.9±3.1比6.2±2.8,P=0.032),右侧结肠清洁度优于对照组(2.6±1.0比2.0±0.9,P=0.041)。两组腺瘤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3%比29.5%,P=0.796),但试验组小腺瘤(≤1.0cm)检出率增高(64.5%比50.7%,P=0.043),右半结肠腺瘤检出率有增高趋势(32.3%比18.6%,P=0.075)。试验组肠道准备完成率高于对照组(98.6%比93.1%,P=0.020),而恶心、呕吐发生率和拒绝再次检查的比例低于对照组(6.1%比13.7%,P=0.033)。结论分次服用PEG及联合西甲硅油有助于提高清肠效果,增加腺瘤检出,并改善患者的依从性。
- 吴东李骥杨红李玥李景南杨爱明钱家鸣
- 关键词:聚乙烯二醇类西甲硅油结肠镜检查
-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复合型精英医学人才培养探索被引量:5
- 2022年
- 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行的复合型医学精英人才毕业后教育项目。2016年北京协和医院设立了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项目,内科学系在既往住院医师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创新设立了分层培养模式、阶梯式培养评估反馈体系、360°评价体系及危重症模拟培训课程等,并在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本文对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项目运行实践进行总结,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医学精英人才提供借鉴和参考。
- 李菁李航杨莹韵夏鹏李晓青李玥严晓伟朱惠娟潘慧张奉春张抒扬
- 关键词:模拟教学
- 临床教学查房前的准备工作探讨--以北京协和医院为例被引量:4
- 2021年
- 目前,国内临床教学查房的准备工作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与不足,主要包括带教老师的教学设计不足和学生准备不积极两个方面。而临床教学查房前的准备是保证临床教学查房质量的关键所在,其准备内容包括教师、学生和环境三方面的准备。临床教师需进行课程设计、教案撰写、课件制作、与患者沟通等多方面的准备。学生需从搜集基础知识、完成病例汇报、梳理临床思维逻辑和注重沟通技巧等角度进行准备。临床教学查房的环境准备包括对患者的隐私保护、教学环境设计和教学物品准备。除此以外,本文还从提高师资水平、保证临床教学查房规范性、创新临床教学查房模式、引入自媒体和虚拟患者等方式提高学生准备的积极性等角度提出建议,旨在促进临床教学查房前准备工作的推广与规范,确保临床教学查房质量。
- 吕晓虹陈适李玥胡亚景泉王迁潘慧朱惠娟
- 关键词:医学教育临床思维教学模式
- 抗蛋白酶3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 2016年
-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包括核周型ANCA和胞质型ANCA,所对应的经典抗体分别是抗髓过氧化物酶型(anti-myeloperoxidase,MPO)-ANCA和抗蛋白酶3型(anti-proteinase 3,PR3)-ANCA,两者分别是光学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和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的标志性抗体。
- 李骥张蜀澜吕红杨红李玥唐颢韦明明李永哲钱家鸣
- 关键词: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抗蛋白酶溃疡性结肠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过氧化物
- 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对八年制医学生核心胜任力认知和早期职业规划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早期接触临床是医学生的重要启蒙课程。2022年12月,本研究以74篇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课程总结文本作为研究资料,借助MAXQDA软件进行质性文本分析,通过三段式编码形成框架,根据代码频率与覆盖率进行教学成效分析,最终对照教学目标形成解释分析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早期接触临床课程通过言传身教、观察交流、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方法,提升了学生对于病人照护、沟通合作、职业素养、知识技能、终生学习的核心胜任力认知,明晰了职业认知与职业规划。通过质性文本分析,本研究形成了早期接触临床课程成效评估框架、可视化教学目标与学生收获的关联逻辑,进而提出早期接触临床课程设计的完善建议:优化课程安排,注重教学方法的均衡性;重视师资培训,加强胜任力与临床场景的融合;加强小组学习,提升临床体验的充分性。
- 邹思敏魏怡真谭蓓赵峻马超李玥
- 关键词:早期接触临床
- 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课程的实施效果评价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对“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中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2021年11月,以电子问卷的形式对完成“早期接触临床”课程的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展开调查。采用5分制李克特量表对课程总体、临床医学生核心学习目标认知度提升情况,以及课程设置需求度和获益度进行定量评估,其中李克特量表评分≥4分为“比较提升/需求/获益”。结果参与调查的2018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共75人,回收有效问卷63份(84.0%)。课程总体评估方面,“早期接触临床”课程目标达成度评分为(4.37±0.77)分,课程在基础医学阶段的重要性评分为(4.48±0.78)分,课程对医生职业的认知提升度评分为(4.16±0.75)分。课程对临床医学生核心学习目标认知度提升方面,7个维度的认知度均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其中职业价值/态度/行为/伦理[(4.27±0.81)分]和医患沟通技能[(4.16±0.85)分]均为“比较提升”。课程设置需求度方面,91.7%(11/12)的课程为“比较需求”,需求度居前3位的课程依次为门诊观摩[(4.76±0.50)分]、病房观摩[(4.73±0.60)分]、医患沟通[(4.65±0.57)分];课程设置获益度方面,66.7%(8/12)的课程为“比较获益”,获益度居前3位的课程依次为医患沟通[(4.73±0.48)分]、病房观摩[(4.65±0.63)分]、门诊观摩[(4.51±0.88)分]。结论在基础医学阶段开设“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可提升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核心学习目标的认知度,课程设置具有较好的需求度和获益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 谭蓓李玥魏怡真王巍王巍郭娜
- 第480例 皮肤增厚-关节痛-腹泻-便血被引量:3
- 2019年
- 本文介绍了一例慢性腹泻及反复便血的青年男性患者的诊治过程。皮肤增厚、关节症状等胃肠道外表现是诊断的突破点,在多学科协作的基础上,从原发性肥厚性骨关节病(PHO)的诊断、发现SCLO2A1基因突变到最终明确诊断,用一元论解释疾病全貌,共经历了近4年的时间。目前对SCLO2A1基因相关慢性肠病仍缺乏系统认识,其特点不同于常见已知的可导致肠道溃疡的疾病,在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案的情况下,最为基本的肠内营养治疗反而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 王强李玥吴东陈丹吴迪林国乐刘炜周炜洵夏维波钱家鸣
-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甲状腺癌被引量:1
- 2018年
- UC是一类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UC自身的炎症及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可能会导致患肿瘤的风险增加,而UC的治疗和肿瘤的复发也常相互影响,故此类患者的治疗是临床上的棘手问题。现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1例UC合并甲状腺癌的患者病历资料,并探讨其治疗情况。
- 张慧敏刘炜朱庆莉李秉璐周炜洵霍力康军仁留永健吕红李骥李玥王丽瑛钱家鸣杨红
- 关键词:甲状腺癌溃疡性结肠炎肠道炎症性疾病免疫抑制药物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情况分析
-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iff)感染的情况,包括感染率,影响感染的危除因素,临床特征以及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 徐蕙李玥李骥杨红吕红钱家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