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臂丛
  • 5篇臂丛神经
  • 4篇神经阻滞
  • 4篇锁骨
  • 4篇锁骨下臂丛神...
  • 4篇下臂丛
  • 4篇臂丛神经阻滞
  • 3篇入路
  • 3篇锁骨下
  • 2篇神经传导阻滞
  • 2篇锁骨下入路
  • 2篇气管
  • 2篇下入路
  • 2篇麻醉
  • 2篇超声
  • 1篇单肺
  • 1篇单肺通气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调节性

机构

  • 9篇复旦大学

作者

  • 9篇李佩盈
  • 7篇梁伟民
  • 4篇车薛华
  • 4篇顾华华
  • 3篇张军
  • 1篇徐振东
  • 1篇李琼
  • 1篇张洁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定位臂丛神经后束对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比较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定位臂丛后束与外侧束的阻滞成功率。方法选择70例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外侧束组和后束组,采用 Wilson 提出的喙突入路,通过神经刺激器分别引发臂丛神经的外侧束或后束所支配的远端运动反应后给予0.5%罗哌卡因30 ml。在给药后5 min、10 min、20 min、30 min 分别记录上肢5支终末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的阻滞情况。结果外侧束组阻滞成功率为53.1%,后束组阻滞成功率为78.9%,后束组成功率显著高于外侧束组(P<0.05)。结论引发后束所支配的运动反应后给药,阻滞成功率要高于引发外侧束所支配的运动反应后给药的阻滞成功率。
李佩盈车薛华顾华华梁伟民
关键词:麻醉神经传导阻滞桡神经
GlideScope视频喉镜和Macintosh直接喉镜在颈椎制动患者气管插管中的比较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比较GlideScope视频喉镜和Macintosh直接喉镜在颈椎制动患者气管插管中的难易,及两种工具插管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拟在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级,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G组和M组(n=30)。常规麻醉诱导后,手法制动头颈部,G组采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M组用Macintosh直接喉镜行气管插管。分析比较两组声门暴露情况(Cormark-Lehane分级)以及暴露时间,试插次数,失败例数,有无助手辅助,插管前后心率与收缩压乘积(rate-pressure product,RPP)变化。结果与M组比较,G组声门暴露情况较好,但暴露时间显著延长(P<0.05)。M组需要助手辅助及插管失败的比例均高于G组。两组RPP的变化在各个时点无显著差别。结论在为颈椎制动患者气管插管中,GlideScope视频喉镜能够更好的显露声门,降低插管难度,提高插管的成功率。
徐振东张军李琼李佩盈梁伟民
关键词:GLIDESCOPE视频喉镜MACINTOSH直接喉镜
布托啡诺合用罗派卡因对经锁骨下入路臂丛阻滞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合用罗派卡因对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麻醉维持时间、术后镇痛等方面的影响。方法:120例成年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30例均用0.5%罗派卡因30mL(含1:200000肾上腺素)。其中,A组无布托啡诺,B组、C组和D组分别在局麻药中加入布托啡诺0.5mg、1mg、2mg。然后分别记录各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以及术后镇痛维持时间。结果:麻醉的起效时间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维持时间C组、D组明显长于A组和B组(P<0.01);在术后的8h、12h、24h、36h时,A组和B组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明显高于C组和D组(P<0.01)。恶心、呕吐及头晕的发生率D组明显大于其它分组。结论:不同剂量的布托啡诺合并罗派卡因行锁骨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不同程度上增强了麻醉效能和术后的镇痛效能,尤其是加入布托啡诺1mg时,既能获比较满意的镇痛效果,患者又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张洁李佩盈梁伟民
关键词:布托啡诺罗派卡因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
库克支气管阻塞器在患者胸腔镜下双侧交感神经切断术中的应用
2008年
胸腔手术中越来越多地应用视频辅助的胸腔镜技术(VATS),这要求通过单肺通气对术侧视野进行充分暴露。以往一般通过双腔支气管导管(DLT)、Univent导管、Fogarty导管或普通气管导管插入支气管等来实现单肺通气。以上几种技术各自有其局限性。我们在此介绍一种新型的库克支气管阻塞器(Arndt EBB,Cook Critical Care公司)依次阻塞左右两侧支气管进行单肺通气来完成VATS下的双侧交感神经切断术。
李佩盈顾华华张军梁伟民
关键词:支气管阻塞器交感神经切断术胸腔镜技术双腔支气管导管FOGARTY导管单肺通气
锁骨下喙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单点定位法和两点定位法的比较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对两点法和单点法这两种定位方法在锁骨下喙突入路臂丛阻滞中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57名拟于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下行前臂和手部手术的患者被随机分为单点组(Group Single,n=29)和两点组(Group Dual,n=28),采用神经刺激仪在锁骨下部定位臂丛神经,单点组定位臂丛后束,引发伸腕伸指动作后注入0.5%罗哌卡因30mL;两点组除定位后束外,追加定位臂丛外侧束肌皮神经组分,引发屈肘反应,分别注入0.5%的罗哌卡因20mL和10mL。阻滞后每隔10min评价臂丛神经所支配的所有上肢7支终末神经的感觉阻滞情况,同时记录总体评分、操作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阻滞后10min,两点组的肌皮神经的阻滞率高于单点组,阻滞后30min,两点组中肌皮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的阻滞率高于单点组(89.3%vs62.1%;85.7%vs58.6%,P<0.05)。两组的总体评分无差异(11.5±2.4vs10.8±4.3)。结论对于锁骨下喙突入路神经阻滞,用神经刺激器引发2个运动反应后分次注入局麻药的方法优于单点法。
车薛华梁伟民李佩盈
关键词:麻醉臂丛神经传导阻滞喙突
调节性T细胞移植对实验动物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脑缺血损伤可诱发强大的免疫炎症反应。免疫系统与缺血的脑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了脑中风的病理形成,因而成为了中风治疗的一个新靶点。近期的研究提示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regulatory ...
李佩盈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调节性T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
锁骨下臂丛阻滞两种不同入路的比较研究
2009年
目的:通过解剖学以及超声影像学方法比较两种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最常用的入路-喙突入路与VIP入路的进针点准确性以及安全性。方法:实验分两部分,(1)应用解剖学方法分析喙突入路与VIP入路的体表进针点与臂丛神经的相互关系、进针深度以及进针点与肋骨或肋间肌的关系。(2)应用超声影像学方法分析两种入路体表进针点与腋动脉前壁的相互关系、进针点皮肤至腋动脉前壁的距离以及腋动脉前壁与胸膜的关系。结果:(1)喙突入路中,进针点与喙突尖的垂直距离小于总体均数2(P<0.05);VIP入路中进针点与臂丛神经的距离与总体均数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IP入路的臂丛神经深度以及进针点与胸廓的距离分别小于喙突入路(P<0.05)。(2)喙突入路中,探头中心与喙突尖的水平以及垂直距离与总体均数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IP入路中,探头中心与进针点的距离与总体均数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IP入路中的腋动脉前壁深度以及腋动脉前壁与胸膜的距离分别小于喙突入路(P<0.05)。结论:两种入路相比,喙突入路较VIP入路更具有安全优势。喙突入路中2cm的值可能偏大,需要根据患者的体型调整进针点与喙突尖的水平及垂直距离。
李佩盈顾华华车薛华张军梁伟民
关键词: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入路超声
刺激电流大小对上肢肘以下外科手术患者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的影响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了解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中,神经刺激器定位时所用的最小刺激电流与阻滞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88例择期行上肢肘以下外科手术的患者。分成较小电流组(A 组,n=118例)和大电流组(B 组,n=70例)。采用 Wilson 提出的喙突入路,通过神经刺激器定位。分别将两组病例的最小刺激电流(I)调整至0.1 mA≤<0.3 mA 或0.3 mA≤<0.5 mA,在能够引发远端运动反应的情况下给0.5%罗哌卡因30 ml。给药后5 min、10 min、20 min、30 min 分别记录麻醉阻滞区域。以给药后30 min,上肢的5支终末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分布的皮区痛觉完全消失定义为阻滞成功。结果 A 组阻滞成功率为84.7%,B 组阻滞成功率为67.1%,A 组成功率显著高于 B 组(P<0.05)。对分层后亚组的分析显示,在引发后束运动反应的病例(n=124例)中,A 组病例(n=86例)的阻滞成功率为96.5%,B 组病例(n=38例)的阻滞成功率为78.9%,A 组成功率明显高于 B 组(P<0.05)。结论减小最小刺激电流至0.3 mA 以下可以明显提高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尤其在引发后束所支配的运动反应时,可以获得极高的阻滞成功率(96.5%)。
顾华华车薛华李佩盈梁伟民
关键词:臂丛
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入路与定位方法的研究
目的: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可以通过多种入路实施,其中以喙突入路以及VIB入路最为常用。喙突入路即以喙突尖内下2cm为进针点,垂直进针。VIB(verticalinfraclavicular block)入路即胸骨颈静脉切记...
李佩盈
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锁骨下入路神经刺激器应用解剖学超声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