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杰 作品数:53 被引量:256 H指数:9 供职机构: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医药卫生 更多>>
奶牛源化脓隐秘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毒力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6 2014年 本研究旨在分离鉴定来自北京某奶牛场死亡奶牛肺脏的1株疑似病原菌CVCC 3982,并测定其致病性。通过分离培养获得疑似病原菌,采用Biolog鉴定系统和16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鉴定,人工接种CD-1小鼠测定了其致病性,合成引物对其主要毒力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该疑似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杆菌,β溶血,Biolog鉴定结果显示其为化脓隐秘杆菌,其16SrDNA序列与化脓隐秘杆菌模式菌株NCTC 5224的同源性达100%,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其与化脓隐秘杆菌处于同一分支。腹腔注射该菌可致小鼠死亡。分离菌株基因组中含有溶血素(PLO)基因,神经氨酸酶H(NanH)基因,神经氨酸酶P(NanP)基因,菌毛基因(fimA、fimC和fimE),但缺失胶原结合蛋白(CbpA)基因和菌毛fimG基因。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为化脓隐秘杆菌且具有致病性。 李伟杰 魏财文 刘燕 岂晓鑫 田野 蒋桃珍关键词:奶牛 化脓隐秘杆菌 BIOLOG 毒力基因 红斑丹毒丝菌SpaA抗原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蛋白结构预测 被引量:6 2011年 参照红斑丹毒丝菌表面抗原A(Spa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1对引物,对我国生产用红斑丹毒丝菌CVCC43005的SpaA全基因进行了PCR扩增,扩增产物连接到pMD18-T载体上,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SpaA基因全长1 881bp,含有1个开放性阅读框,编码626个氨基酸。与已提交的红斑丹毒丝菌血清型1a、1b、2a、2b、5、8、9、12、15、16、17、N型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7.5%~100%,血清型4、6、11、19、21的氨基酸同源性为52.8%~55.2%。与已提交的丹毒丝菌血清型18的氨基酸同源性为57.5%~58.0%。采用Chou-Fasman和Karplus-Schulz方案预测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柔性区域;运用Kyte-Doolittle方案预测氨基酸的亲水性,按Jame-son-Wolf方案预测抗原指数,利用Emini方案预测蛋白质的表面可及性。对预测结果综合分析,推测最有可能的B细胞表位位于N端的59~64、85~91、174~186、193~201、212~215、221~231、266~275、278~288、291~308、314~327、329~349、356~376、403~456、508~516、528~537、568~576和607~626。 李伟杰 赵耘 康凯 岂晓鑫 杜昕波 陈敏关键词:红斑丹毒丝菌 多杀性巴氏杆菌分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18年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人兽共患病病原菌,可引起多种动物及人类疾病。目前临床上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型多采用基于免疫试验为基础的血清学分型和基于基因特征为依据的分子分型。血清学方法操作繁琐,对抗血清的特异性有很高的要求,不适宜临床大规模快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子分型具有分辨力高和重复性好等优点,因而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分子分型方法主要包括荚膜多重PCR分型、脂多糖多重PCR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等。论文就每种分型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介绍,以期为临床上开展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流行病学调查,特别是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参考。 祁鑫 蒋桃珍 李伟杰关键词:多杀性巴氏杆菌 血清学分型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多位点序列分型 全基因组序列 狐狸源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分析 通过生物学特性、16SrRNA基因和dnaJ、rpoD、gyrB、cpn60等看家基因的序列测定与分析,对分离自北京动物园死亡狐狸病变组织的1株细菌进行了鉴定,并进行小鼠毒力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 李伟杰 赵耘 刘燕 岂晓鑫 康凯 陈敏关键词:维氏气单胞菌 系统发育分析 药敏试验 文献传递 PCR检测方法在多杀性巴氏杆菌定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7年 为修订行业标准《猪巴氏杆菌病诊断技术》(NY/T 564-2002),改进多杀性巴氏杆菌定种方法,采用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中国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VCC)保藏的63株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复核鉴定。63株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中有60株菌种与原鉴定结果一致。建立多杀性巴氏杆菌基于kmtΙ基因的PCR定种方法,对经16S r DNA PCR方法确认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的60株菌进行定种。结果表明,60株菌均扩增出了预期片段,基于kmtΙ基因的PCR定种方法与16S r DNA PCR方法试验结果相一致。研究结果显示,可将基于kmtΙ基因的PCR定种方法增添至行业标准中,作为原有生化鉴定方法的补充进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定种。 张媛 李建 李伟杰 魏财文 蒋玉文关键词:多杀性巴氏杆菌 RDNA基因 狐狸源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分析 通过生物学特性、16s rRNA基因和dnaJ、rpoD、gyrB、cpn60等看家基因的序列测定与分析,对分离自北京动物园死亡狐狸病变组织的1株细菌进行了鉴定,并进行小鼠毒力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 李伟杰 赵耘 刘燕 岂晓鑫 康凯 陈敏关键词:狐狸 维氏气单胞菌 耐药机制 系统发育 药敏试验 菌落多重PCR鉴定不同荚膜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 被引量:3 2010年 参照文献报道的多杀性巴氏杆菌KMT1基因和荚膜生物合成位点hyaD-hyaC、bcbD、dcbF、ecbJf、cbD基因的序列合成了6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多杀性巴氏杆菌种和型的菌落多重PCR方法。结果表明,本所保藏的A、B、D、E、F各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均扩增出了相应的预期片段,PCR结果与Biolog鉴定结果和Carter氏间接血球凝集试验结果相一致;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大肠埃希菌、猪链球菌和粪肠球菌的扩增均为阴性。 李伟杰 赵耘 杜昕波 康凯 陈敏关键词:多杀性巴氏杆菌 利用菌落多重PCR对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进行血清分型 被引量:1 2010年 参照文献报道的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特异基因合成5对特异引物,建立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型分型的菌落多重PCR方法,结果为10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型参考菌株均扩增出了相应的预期片段,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大肠埃希菌的扩增均为阴性。利用此多重PCR方法对41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型分型,结果所有菌株均扩增出了相应的特异片段,其中6株为1型,5株为7型,1株为5型,29株为9型。 赵耘 杜昕波 李伟杰 陈敏 康凯关键词: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血清型 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型菌落多重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7 2016年 根据产气荚膜梭菌α、β、ε和ι毒素基因cpa、cpb、etx、iA设计并合成4对特异性引物,建立快速鉴定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型的多重PCR方法。结果显示:产气荚膜梭菌A、B、C、D和E型参考菌株均扩增出相应的片段,而肉毒梭菌、气肿疽梭菌、腐败梭菌、诺维梭菌的扩增均为阴性;将产气荚膜菌株单个菌落稀释100倍,仍能扩增出相应的目的片段。利用此多重PCR方法对16株不同动物来源的产气荚膜梭菌进行分型鉴定,并与毒素中和试验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符合率。该方法可有效进行产气荚膜梭菌的快速检测和分型,对产气荚膜梭菌感染与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李伟杰 于建慧 魏财文 蒋桃珍关键词:产气荚膜梭菌 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被引量:7 2017年 为了解国内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流行情况,对分离自18省份的84株多杀性巴氏杆菌采用荚膜多重PCR分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对其血清型和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以血清A型为主,占96.4%(81/84);多位点序列分型可将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分为5种ST型,其中ST129为主要流行型,占94.0%(79/84)。本研究为我国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流行病学监测和基因多样性提供了数据支持。 李伟杰 田野 岂晓鑫 蒋颖 魏财文 蒋桃珍关键词:多杀性巴氏杆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