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为琴
- 作品数:9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 现代机械产品设计方法被引量:3
- 2007年
- 现代机械产品的设计方法分为四类:系统化设计方法、结构模块化设计方法、基于产品特征知识的设计方法、智能化设计方法,提出产品方案设计的努力方向。
- 李为琴
- 关键词:机械产品设计方法
- 紫苏甲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研究了紫苏不同部位(苏叶、苏梗、苏子)中的多酚、黄酮含量,并考察了紫苏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苏叶中的多酚、黄酮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1.34、0.72mg/g,其次为苏子、苏梗;苏叶甲醇提取物清除DPPH能力及铁还原能力最强;苏梗甲醇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效果。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苏叶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对敏感菌株大肠杆菌的MIC、MBC值分别为40、80μg/mL。紫苏叶是一种较好的天然抗氧化剂和防腐剂资源。
- 段江莲李琴李为琴徐建国
- 关键词:紫苏甲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抑菌活性
- 浅析应变式称重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被引量:4
- 2007年
- 介绍了传感器技术及其作用,着重从电阻应变计技术发展动向和称重传感器技术发展动向阐述了应变式称重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并说明了称重传感器正向着小型化、集成化、多功能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 李为琴
- 关键词:传感器技术敏感元件
- 高粱米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30
- 2013年
- 研究不同极性溶剂对高粱米提取物中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溶剂对高粱米中多酚、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有明显的影响。80%丙酮提取物中的多酚、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6.49 mg GA/g和61.2 mg/100 g,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其次80%甲醇和80%乙醇提取物也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能力。与此相反,正己烷提取物中的多酚、黄酮含量最低,分别为1.30 mg GA/g和9.6 mg/100 g,抗氧化能力较差。相关性分析表明,提取物中的多酚、黄酮含量与其抗氧化能力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高粱米不同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差异主要来源于提取物中抗氧化物质的量的差异。
- 刘禹段江莲李为琴张梅庆琚裕杰
- 关键词:溶剂提取物抗氧化能力
- 高粱籽粒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及抑菌活性被引量:5
- 2013年
- 研究高粱籽粒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该提取物中总酚、黄酮、缩合单宁含量分别为46.8、17.5、148.1 mg/g;其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清除DPPH·、ABTS+·能力和铁还原能力,并在一定范围内与抗氧化活性呈量效关系;高粱乙醇提取物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抑制作用强于革兰氏阳性细菌,其中对痢疾志贺氏菌抑制作用最强,MIC、MBC值均为16μg/mL,其次为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色葡萄球菌。
- 段江莲刁文睿李为琴徐建国
- 关键词:高粱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抑菌活性
-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利用
- 2013年
- 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分析了当前高校实验室在建设与利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并就如何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利用,以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的提升进行一些探讨。
- 徐莹李为琴
-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生态文明建设
- 桑椹籽蛋白质起泡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桑椹籽蛋白质起泡能(FA)力及其稳定性(FS)的因素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蛋白质浓度、pH值对桑椹籽蛋白质的起泡性有显著的影响;确定最佳起泡性效果的工艺条件为0.6mol/L NaCl、pH8.0的3%蛋白质溶液,以9000r/min的匀浆速度匀浆4.0min,桑椹籽蛋白质的FA及FS较好。
- 李为琴
- 关键词:桑椹籽蛋白质起泡性
- 青豆发芽过程中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性的变化被引量:2
- 2013年
- 以青豆为原料,研究青豆发芽过程中花青素、多酚、黄酮等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未经发芽处理的原料相比,青豆发芽过程中花青素、多酚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分别在发芽24、72h达到最大值。黄酮含量逐渐增加,但变化不明显。发芽能提高青豆活性成分提取物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但对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的影响效果并不明显。
- 李为琴张梅庆
- 关键词:青豆发芽活性成分抗氧化
- AutoCAD实验教学方法初探
- 2011年
- 本文对AUTO CAD课程传统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对目标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以及在AutoCAD课程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AutoCAD课程的教学效果。
- 李为琴
- 关键词:教学方法AUTOCAD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