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易航

作品数:24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2篇内镜
  • 6篇食管
  • 5篇切除
  • 5篇黏膜
  • 4篇十二指肠
  • 4篇食管癌
  • 4篇切除术
  • 4篇疗效
  • 4篇癌前
  • 4篇癌前病变
  • 4篇病变
  • 3篇多环
  • 3篇胰腺
  • 3篇诊治
  • 3篇黏膜切除
  • 3篇黏膜切除术
  • 3篇疗效分析
  • 3篇膜切除术
  • 3篇内镜诊治
  • 3篇镜检

机构

  • 24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佛罗里达大学

作者

  • 24篇易航
  • 22篇胡兵
  • 19篇牟一
  • 17篇刘伟
  • 14篇唐承薇
  • 13篇曾泓泽
  • 12篇王啓名
  • 9篇吴春成
  • 3篇张琼英
  • 3篇王水芳
  • 1篇徐静
  • 1篇王春晖
  • 1篇甘涛
  • 1篇魏燕
  • 1篇蒋华北
  • 1篇吴俣
  • 1篇代阳
  • 1篇张林萍
  • 1篇荣健
  • 1篇王自强

传媒

  • 4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华西医学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物理学报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重庆医学
  • 1篇The 14...

年份

  • 4篇2015
  • 14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RCP/PTCD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胆管引流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4年
黄疸是胆道恶性梗阻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由恶性肿瘤侵犯或压迫肝外胆管导致胆汁排出受阻而引起。高位梗阻最常见于肝门部胆管癌,也可由胆囊癌、肝癌、转移性肿瘤或淋巴结压迫引起。低位梗阻常见于胰头癌、胆总管下段癌和壶腹癌等。对于病灶无法切除的患者,通过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或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进行姑息性胆管引流、减轻梗阻症状是目前的一线治疗方案,但对于肿瘤可切除或可能切除的患者,术前胆管引流(Preoperative Biliary Drainage,PBD)仍存在争议。
曾泓泽易航胡兵
关键词:黄疸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诊治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4年
食管癌是世界上第6大最常见的癌症相关死亡的原因,全世界大约有一半的早期食管癌患者发生于中国。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已进入中晚期,且远期预后较差,因而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近年来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食管癌患者能被早期诊断和治疗,使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现就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易航胡兵
关键词: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内镜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溃疡修复与抑酸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近年来开展的先进内镜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消化道早期肿瘤如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以及某些位于胃壁的胃肠间质肿瘤的切除。而术后溃疡的修复程度直接关系到ESD治疗效果,因此也引起了更多的关注。本文将重点探讨ESD术后溃疡的特点及损伤修复机制、ESD术后溃疡修复与抑酸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易航胡兵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溃疡质子泵抑制剂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十二指肠主乳头旁黏膜下肿瘤三例被引量:2
2015年
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SMT)是内镜检查中较为常见的病变,尤其常见于上消化道。SMT表面被覆正常的黏膜组织,具有潜在的恶变风险,但较少引起临床症状,通常只在内镜检查时偶然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旁的SMT更是少见,在内镜下通常难以鉴别诊断,病理类型主要为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胃肠间质瘤,由于位处胆胰管汇合处,是整个消化道中结构最为复杂的区域,传统治疗采用外科手术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作为标准方法,手术创伤和风险较大。
易航牟一刘伟王啓名曾泓泽唐承薇胡兵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十二指肠乳头旁黏膜下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内镜检查
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诊断及内镜治疗被引量:2
2012年
急性复发性胰腺炎(acuterecurrentpancreatitis,ARP)和慢性胰腺炎(chronicpancreatitia,CP)之间的关系历来存在较多争论,临床上也较难区别急性胰腺炎的再发还是慢性胰腺炎的急性发作”。ARP是指急性胰腺炎不止一次反复发作,在两次发作间期,胰腺炎的症状和体征基本完全缓解,每次发作缓解后胰腺不遗留功能上和形态学上的改变,无慢性胰腺炎影像学的改变。早期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时,由于没有足够的证据诊断陧性胰腺炎,无法将其从ARP中排除”。
吴春成牟一易航刘伟王春晖胡兵唐承薇
关键词: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内镜治疗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急性发作发作间期
内镜下切除与外科手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疗效比较被引量:9
2013年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是一类起源于间质的具有恶性潜能的肿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内镜下切除与外科手术治疗GIST的近期与远期疗效。
牟一胡兵易航吴春成刘伟王自强唐承薇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内镜下切除手术治疗外科间叶性肿瘤恶性潜能GIST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儿童青少年胆胰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 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儿童青少年胆胰疾病诊治中的安全性和疗效,并探讨儿童青少年胆胰疾病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至2012年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ERCP诊治且年龄小于18岁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诊治原因、诊治结果、治疗方法、手术相关并发症及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儿均以成人十二指肠镜在全身麻醉或清醒镇静的状态下完成诊治,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取石、胆管或胰管支架置入等手术.结果 68例患儿临床资料纳入研究,男29例,女39例,年龄5 ~17岁,平均年龄14.6岁,共完成102例次治疗性ERCP,操作成功率100%;其中全身麻醉状态下完成诊治13例(19%),清醒镇静状态下接受诊治55例(81%).诊治结果分别为:胆总管结石(n=37)54%、胰管结石(n=8)12%、胆总管狭窄(n=7)10%及其他良性疾病(n=16)24%.发生ERCP术后胰腺炎4例(4/102,4%);术后腹痛、黄疸等症状缓解明显.结论 儿童青少年胆胰疾病主要为胆总管结石、胰管结石及胆胰管狭窄等良性病变;ERCP须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生完成操作,其对儿童青少年胆胰疾病的诊治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
刘伟王啓名曾泓泽牟一易航吴春成胡兵唐承薇
关键词:胆囊疾病
超声内镜检查后小肠扭转一例
2015年
患者女,73岁,因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球部黏膜下包块而行上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检查结果考虑异位胰腺可能,因球部储水较困难,检查耗时约15min。检查过程顺利,患者无特殊不适。检查后约2h,患者逐渐出现中下腹疼痛,为绞痛性质,按压腹部疼痛加剧,无反跳痛,无发热,无恶心及呕吐,血常规示白细胞11.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75,腹部平片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
吴春成牟一易航黄丽彬胡兵
关键词:超声内镜检查检查后小肠扭转十二指肠球部上消化道
内镜下剜除食管上段巨大神经鞘瘤
目的 内镜下剜除食管巨大粘膜下包块的可行性.方法 患者男性,5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轻微吞咽困难,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胃镜检查示:食管距门齿16-20cm 可见一大小约2×3cm 半球状粘膜隆起,凸入管腔,表面...
吴春成牟一易航刘伟曾弘泽王啟名曾启山张琼英王水芳
内镜反转切除十二指肠球部息肉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5年
消化内镜反转技术也称倒镜技术,在胃、升结肠、直肠的检查和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相对于"前视",其特点在于能提供更宽广的视野,利用这一技术可使暴露不充分或者位于盲区的病变在直视下观察和治疗。在十二指肠球部进行内镜反转可清楚地观察球部靠近幽门处的病变,但因此处空间狭小、受限,在技术上给检查和治疗都带来了较大的难度。现报道本院行内镜反转切除十二指肠球部近幽门处息肉1例。
王啓名牟一曾泓泽易航刘伟王晓红胡兵
关键词:十二指肠球部胃镜检查病理活检结肠镜检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