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辉清
- 作品数:51 被引量:27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腹腔镜肝切除中改进肝针及其缝合方法的动物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手术中改进肝针及其缝合方法的可行性.
方法:把12头家猪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用改进的肝针缝合,对照组用大号弯针缝合,其余方法相同.
结果:实验组的缝肝时间、出血量、切除的肝组织重...
- 文辉清刘衍民陆光生杨少冰
-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
- 文献传递
- 丝线加套扎线处理胆囊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丝线加套扎线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1-2006年,采用丝线及套扎线结扎处理胆囊管的25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观察胆漏、术后胆囊动脉出血、右上腹不适、胆总管损伤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全部病例无并发症。手术后3~5d出院。随访1个月,复查B超未发现胆囊窝积液。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丝线加套扎线处理胆囊管,手术安全并能避免金属异物在体内留置。
- 严晓东刘衍民文辉清
- 关键词:胆囊管丝线
- 改良的经皮经肝胆道镜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附15例报告)被引量:30
- 2004年
-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镜术(PTCS)的新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改良传统的PTCS方法,选择剑突旁入路。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一周后,进行瘘道扩张并将隔离鞘套置入瘘道内,然后应用各种腔镜经鞘套进行胆道内碎石、取石、胆道扩张,置内支架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就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完全取净率为86.7%(13/15),术后无胆瘘与出血并发症。结论:对部分肝内胆管结石,尤其是残留或复发结石及其伴随的胆道狭窄和阻塞性黄疸,改良的PTCS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术式。
- 刘衍民曾可伟王纯忠陆光生文辉清
-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经皮经肝胆道镜
- 腹腔镜肝钳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肝钳应用于家猪腹腔镜肝切除术中控制创面出血的可行性。方法用“大雄机械CAD”软件设计腹腔镜肝钳,与杭州康友医疗设备公司合作试制肝钳,观察新肝钳在腹腔镜下通过钳夹、阻断肝实质局部血流,控制肝切除创面出血的可行性。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47.8±6.9)m l显著少于对照组(86.3±3.9)m l(t=11.898,P=0.000),实验组切肝时间(53.2±7.4)m in显著少于对照组(97.5±5.8)m in(t=11.541,P=0.000),2组切除的肝组织重量无显著差异[实验组(34.7±4.2)g vs对照组(35.3±4.2)g(t=0.245,P=0.812)]。结论腹腔镜肝钳可阻断肝脏局部的血循环,减少腹腔镜肝切除时的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有助于腹腔镜下对肝脏进行缝合等操作。
- 文辉清刘衍民陆光生杨少冰
-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
- 目前保留胆囊手术的几个问题被引量:58
- 2008年
- 不切除胆囊又能治好胆囊疾病是患者与医生的共同愿望。过去,科学技术不发达,医疗设备、器械落后,胆囊切开取石手术方法简单粗糙,结石取净率低,复发率高,旧的取石保留胆囊的手术方法已被遗弃。近十余年来,由于高科技微创外科器械、设备和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应用以及术后护胆防石措施的改善,部分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患者的保胆愿望得以实现。近几年国内文献报道,微创内镜保胆取石(摘除息肉)术后5—10年胆石和息肉的复发率低于7%。
- 刘衍民文辉清
- 关键词:胆囊手术胆囊切开取石胆囊息肉外科器械结石取净率胆囊疾病
- 早期经皮肝胆道镜手术瘘道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早期扩张经皮肝胆道镜手术瘘道的可能性,以缩短经皮肝胆道镜手术的等待时间。方法:对18头家猪进行经皮肝胆道穿刺置管术,按术后第3、5、7天随机分为3组,通过再次手术,进行瘘道扩张。观察出血量、引流管周围腹膜之间的粘连分级、光学显微镜变化。结果:经皮肝胆道穿刺置管术后第3天壁层腹膜与脏层腹膜之间已经形成粘连,粘连以Ⅱ级为主,容易被分离。第5天的粘连已完整且比较紧密。粘连以Ⅲ级为主。术后3、5 d时扩张比较容易,术后第7天瘘道开始瘢痕化,扩张比较困难。穿刺时没有发生大出血、穿刺后没有出现胆汁性腹膜炎,扩张过程中仅有少量淡红色液体。镜下见扩张后瘘道壁内表面少许裂开,未见血管壁破裂。结论:经皮肝胆道穿刺置管术后第3天或第5天进行瘘道扩张都没有发生大出血,早期进行胆道镜手术操作具有可能性。
- 文辉清陆光生刘衍民杨少冰王纯忠
- 关键词:胆道镜瘘道
- 超声引导Ⅰ期经皮肝胆道造瘘联合硬质肾镜治疗胆管结石的效果(附8例分析)
- 2018年
- 目的探讨及评价超声引导Ⅰ期经皮肝胆道造瘘联合硬质肾镜治疗胆管结石的效果和安全性,并总结操作经验。方法对8例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超声引导Ⅰ期经皮肝胆道造瘘联合硬质肾镜治疗,评价结石清除效果和操作安全性。结果 8例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Ⅰ期经皮肝胆道造瘘成功,Ⅰ期取尽结石2例,Ⅱ期取尽结石4例,Ⅲ期取尽结石1例,1例因基础疾病放弃治疗,总结石取尽率为87.5%。术中发现胆道狭窄2例,经扩张或留置引流管支撑持续扩张。无死亡病例,无胆道出血或胆瘘并发症。1例胆道活检明确共存有胆管细胞癌。单次经皮肝胆管造瘘取石或经瘘管取石时间37~200 min,平均119.7 min。随访5~11个月,平均9.8个月,未见结石复发。结论超声引导Ⅰ期经皮肝胆道造瘘联合硬质肾镜治疗具有肝内胆管扩张的胆管结石,近期效果及安全性满意,远期效果仍需密切观察。
- 陈松伟文辉清黄圣旺
- 关键词:胆管结石经皮经肝胆道镜
- 同步检测胆囊及Oddi氏括约肌电活动和胆管压力的兔模型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建立同步检测胆囊及Oddi括约肌肌电活动及胆囊、胆总管压力的动物模型。方法对6只家兔用7F静脉深穿管分别经肝穿刺进入胆囊腔及经十二指肠腔插入胆总管。将铂金电极缝在胆囊底部浆膜上。以多通道生理仪记录家兔的胆囊及Oddi括约肌肌电信号和胆囊、胆总管压力。结果Oddi氏括约肌肌电的峰电位〉0.05mV,最大电位为0.26mV,频率为0-2次/分;而慢波电位≤0.05mV,频率为8-11次/分。胆囊内压力最大为15emH.0(6.83-15.00emH2O),胆总管最大压力为22cm H2O(11~22emH2O)。胆囊肌电活动的波形缺乏规律性。结论兔可以作为同步检测胆囊及Oddi氏括约肌肌电活动和胆囊、胆总管压力的模型。
- 文辉清沈磊时鑫龙萍刘衍民
- 关键词:胆囊ODDI氏括约肌肌电活动
- 经皮肝胆道镜两种窦道扩张法出血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比较两种经皮经肝胆道镜窦道扩张法的出血量 ,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对随机分组的猪分别进行一步即时窦道扩张法、两步窦道扩张的经皮经肝胆道镜手术 (PTCS)操作后测量出血量 .结果 一步即时窦道扩张组的平均出血量是 6 4 .2± 3.0ml ,两步窦道扩张组的平均出血量是 4 7.5± 2 .1ml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一步即时窦道扩张法比两步窦道扩张法的出血量多 ,但相对于猪的循环血量 ,可以接受 .
- 王纯忠文辉清陆光生刘衍民
- 关键词:经皮经肝胆道镜出血
- 犬胆囊、Oddi括约肌电活动和胆囊胆总管压力的同步检测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同步检测犬胆囊、Oddi括约肌肌电和胆囊、胆总管压力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多通道生理仪同步记录麻醉后犬的胆囊和Oddi括约肌的肌电图以及胆囊、胆总管压力。剖腹显示肝、胆、胃及十二指肠,用7F静脉深穿管经肝穿刺进入胆囊腔内作为测压通道,再将一对铂金电极缝在胆囊底部浆膜上。把另一条7F静脉深穿管制作成带一对铂金电极的胆总管测压和Oddi括约肌肌电检测通道。结果Oddi括约肌峰电位为0.18~0.20mV,频率为2~5次/min;其慢波电位0.06~0.08mV,频率为8~10次/min,峰电位往往在某次慢波电位的基础上突然出现。胆囊肌电不明显。胆囊的压力为7~9cmH2O,胆总管压力为11~15cmH2O。结论同步检测Oddi括约肌肌电活动与胆囊、胆总管压力的实验方法是可行的,有利于研究Oddi括约肌肌电活动与胆囊及胆总管压力的关系,但是对于记录在体胆囊的肌电活动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
- 文辉清沈磊时鑫龙萍刘衍民
- 关键词:胆囊动力ODDI括约肌肌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