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大章
- 作品数:30 被引量:155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一种固定化重组磷脂酶B用于植物油脂脱胶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固定化重组磷脂酶B对植物毛油脱胶的方法。由于现有的酶法脱胶中酶的制取一般较困难,成本高且较难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回收,因此,提出了以NKA型大孔树脂固定重组磷脂酶B的固定化载体并应用于植物油脂脱胶的过程。本...
- 李春戴大章梁美丽黄申
- 文献传递
- 一种重组热带假丝酵母生产木糖醇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重组热带假丝酵母全细胞法生产木糖醇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木糖醇生产的基因工程菌是一种重组了外源木聚糖酶和木糖苷酶编码基因的热带假丝酵母菌,可用于全细胞法生产木糖醇。本发明所保...
- 李春郭晓晓戴大章
- 文献传递
- 血凝法测定饲料中植物凝集素含量被引量:10
- 2005年
- 通过研究植物凝集素(lectin)的血细胞凝集活性与其浓度的关系,提出了用血凝法测定饲料中lectin的新方法,并探讨了试样粉碎粒度、脱脂方法、脱脂时间、抽提时间、抽提次数等测定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lectin的活力与浓度之间存在高度线性相关(R2=0.99).血凝法测定饲料中lectin的含量时,以样品粉碎过40目、样品与30~60C石油醚或乙醚比例(W/V)1:8脱脂8 h、样品与生理盐水(W/V)1:8抽提8 h为宜.在上述条件下测定,回收率可达88%~102%.经过对8种不同的饲料及原料样品lectin含量的测定,平均相对偏差为0.9%~2.4%,变异系数为1.3%~3.3%.结果表明,利用血凝法可快速测定饲料中的lectin含量.
- 戴大章陈妙月叶均安刘建新
- 关键词:饲料植物凝集素
- 固定化细胞连续生产单葡萄糖醛酸基甘草次酸的工艺及装置
- 本发明涉及利用产紫青霉Li-3(Penicillium purpurogenum Li-3)CGMCC NO.5446固定化细胞转化甘草酸连续生产单葡萄糖醛酸基甘草次酸的工艺及装置,属于生物化工领域。用硅藻土和海藻酸钙共...
- 李春肖玉清黄申吕波戴大章
- 文献传递
- 扩展青霉脂肪酶的生产及其在外消旋烯丙醇酮拆分上的应用被引量:5
- 2008年
- 试图应用脂肪酶催化拆分法代替化学法拆分外消旋烯丙醇酮(4-羟基-3-甲基-2-(2-烯丙基)-2-环戊烯-1-酮,allethrolone)。以Rodamine B平板筛选法获得了一株脂肪酶高产菌Penicillium expansum PED-03,并对该菌液态发酵产脂肪酶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确立了0.5%的淀粉和4%的豆饼粉为该菌种的适宜碳源和氮源,最适C/N为0.5。Tween-80对产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添加0.05%Tween-80后所产酶活力可提高55%。发酵罐产酶试验结果表明,搅拌速度对脂肪酶的产生有明显影响,适宜的搅拌速度为500r·min·1。利用P.expansum PED-03脂肪酶在非水相中对外消旋烯丙醇酮进行手性拆分,反应36h时转化率(C)可达理论值的96%,产物的对映体过量值(eeP)可达99%,显示了该酶在烯丙醇酮的酶法拆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 戴大章夏黎明
- 关键词:脂肪酶液态发酵酶法拆分烯丙醇酮
- 壳聚糖的酶法降解被引量:15
- 2005年
- 用壳聚糖酶降解壳聚糖,探讨了壳聚糖降解过程中温度、pH值、底物浓度和金属离子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酶促反应进行到5 h左右时,即可得到聚合度小于10的壳寡糖。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5.5;最适底物浓度为0.02 g/mL;金属离子Ca2+和Mg2+对酶降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Zn2+、Cu2+对酶降解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该酶促反应符合米氏动力学方程,米氏常数Km=7.80 g/L,最大反应速率Vmax=7.72 g/(min.L)。
- 戴大章夏黎明方祥年
- 关键词:壳聚糖壳寡糖酶法降解
- 微水相中改性Ultrastable-Y分子筛固定化脂肪酶拆分(R,S)-2-辛醇被引量:6
- 2007年
- 采用改性Ultrastable-Y分子筛固定化P.expansumPED-03脂肪酶(PEL),利用固定化PEL在微水相中对(R,S)-2-辛醇进行拆分.结果表明,改性Ultrastable-Y分子筛固定化PEL所催化的拆分反应的转化率(c)和对映体过量值(e.e.)以及对映体选择性(E)均得到大幅度提高.介质类型和体系含水量对酶促拆分反应有较大的影响.在以正己烷为溶剂,含水量为0.8%的体系中,于50℃反应24 h的转化率(c)可达到理论值的97.68%,对映体过量值(e.e.)可达到98.75%.改性Ultrastable-Y分子筛固定化PEL催化效率高、立体选择性强,且催化性能稳定,在(R,S)-2-辛醇的酶法拆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戴大章夏黎明
- 关键词:微水相固定化脂肪酶拆分
- 水/有机溶剂体系中产紫青霉全细胞催化合成单葡糖醛酸基甘草次酸被引量:14
- 2009年
- 研究了产紫青霉Penicillium purpurogenum Li-3全细胞β-D-葡萄糖醛酸苷酶在水/有机溶剂体系中催化水解甘草酸,合成单葡糖醛酸基甘草次酸(GAMG)的反应。确定了最适反应体系为水/叔丁醇(体积比为3∶7),最适反应条件为:底物甘草酸用量1.5g·L-1、反应温度45℃、pH值5.0、全细胞酶量7g·L-1、摇床转速120r·min-1,在此条件下反应48h,产物GAMG产率可达79.12%,全细胞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 邹树平张琦李丽敏郭燕霞戴大章李春
- 关键词:生物转化全细胞
- 理化处理对大豆凝集素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4年
- 目的:探讨四种理化处理方法对大豆凝集素(SBA)活性的影响. 方法:分别用干热、湿热、酸碱和金属离子处理大豆植物蛋白中的SBA,用血凝法测定SBA的凝集活力,观察经这些理化处理后SBA活性的变化. 结果:120℃以下的干热处理不能使SBA的活力明显丧失;而95℃、30min,100℃、20min或105℃、10min的湿热处理,可使SBA的活力完全丧失.在pH 1.0~4.5或pH 9~13范围内提取大豆蛋白质,可使SBA的活力显著丧失.大豆蛋白抽提液中三价、四价金属离子和部分二价、一价金属离子也可显著降低SBA的活力. 结论:在不影响大豆蛋白质品质的条件下,干热处理不能除去大豆中的SBA,适宜的湿热、酸碱和金属离子处理能有效钝化大豆中SBA的活性.
- 戴大章陈妙月叶均安刘建新
- 响应面设计法优化单葡萄糖醛酸基甘草次酸(GAMG)发酵转化培养基被引量:5
- 2009年
- 以甘草酸(glycyrrhizin,GL)为底物,利用产紫青霉(Penicillium purpurogenum Li-3)液态发酵转化单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GAMG),采用响应面设计法对初始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用部分因子分析法研究原始发酵培养基各成分对响应值的显著程度,发现甘草酸(GL)、NaNO3和K2HPO4的质量浓度对发酵产生GAMG的影响显著(P<0.01)。用中心组合设计确立甘草酸、NaNO3和K2HPO4的适宜质量浓度分别为2.8、3.0和0.8 g/L。在优化条件下进行发酵时,GAMG的转化率从75.49%提高到89.11%,比优化前提高了13.62%。
- 李丽敏邹树平戴大章李春
- 关键词:响应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