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红

作品数:20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大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护理
  • 4篇镇痛
  • 4篇卒中
  • 4篇脑卒中
  • 3篇术后
  • 3篇偏瘫
  • 3篇康复
  • 3篇康复护理
  • 2篇导管
  • 2篇血糖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溶栓
  • 2篇溶栓治疗
  • 2篇术后镇痛
  • 2篇偏瘫患者
  • 2篇评分
  • 2篇自控镇痛
  • 2篇卒中患者
  • 2篇脑梗

机构

  • 20篇大连市中心医...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徐红
  • 5篇辛玉英
  • 4篇刘静
  • 3篇邴继增
  • 2篇邹瑾
  • 2篇姜秋红
  • 2篇段文健
  • 1篇高娜
  • 1篇姬琛华
  • 1篇王晶波
  • 1篇韩凤桐
  • 1篇郭涛
  • 1篇王笑丰
  • 1篇周华
  • 1篇张楠
  • 1篇李明
  • 1篇刘雁
  • 1篇金蕾
  • 1篇王维学

传媒

  • 3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首届《中华护...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03
  • 2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在急性期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在急性期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期脑梗死偏瘫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为期6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6个月后的心理状态、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护理前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巴氏指数(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SDS、SAS、NIHSS评分为(41.19±7.02)、(40.57±7.66)、(6.05±2.2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5.82±8.35)、(45.27±7.82)、(7.78±2.82)分;研究组护理后BI评分为(74.31±9.11)分,高于对照组的(69.07±8.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利于改善脑梗死急性期脑梗死偏瘫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徐红辛玉英殷红霞王瑛莉王笑丰谭永晶
关键词:脑梗死康复护理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
联合阻滞麻醉后溶栓治疗致截瘫一例
2003年
邴继增王维学韩凤桐徐红
关键词:联合阻滞麻醉溶栓治疗截瘫硬膜外腔穿刺
经动脉导管溶栓治疗引起皮下血肿的观察与护理
2016年
目的探讨经动脉导管溶栓治疗引起皮下血肿的护理。方法 12例经股、肱动脉导管溶栓治疗后穿刺处出现皮下血肿的患者,给予严密观察并采用有效护理措施,观察其效果。结果 12例患者15-20 d皮下血肿自行吸收愈合,皮温恢复正常,无肿胀疼痛症状,未有严重后果。结论严格交接、严密观察及有效治疗及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愈后极其重要,且可减少患者的痛苦。
辛玉英徐红
关键词:皮下血肿护理
行为转变理论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2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实施行为转变理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行为转变理论组(100例)。观察两组脑梗死患者护理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家庭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情况,观察两组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NIHSS评分、家庭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家庭功能评分均低于护理前,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行为转变理论组患者护理后NIHSS评分和家庭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行为转变理论组患者护理后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转变理论组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转变理论在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可以改善NIHSS评分、家庭功能评分,提高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徐红王瑛莉辛玉英
关键词:行为转变理论脑梗死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
康复护理对社区脑卒中偏瘫老人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对社区脑卒中偏瘫老年人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5 年12 月~2016年12 月在我院确诊的脑卒中偏瘫老年人100 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
徐红廉殿华姜秋红
病人自控止痛泵用于术后镇痛2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9
1997年
目前,对术后切口疼痛通常采用间断肌内或静脉注射镇痛药物进行镇痛,临床上有70%的病人存在程度不同的镇痛不全。我们应用一种新型的病人自控止痛泵(PatientControlledAnalgdsiaPCA)对20例术后病人进行镇痛治疗,取得满意效果。将25mg盐酸吗啡加生理盐水至24ml注人泵内,于术终接到输液通道,一般治疗2天,我们观察的20例病人,有效率为95%(19/20),l例效果欠佳,分析与未给负荷量的杜冷丁及个体差异有关。治疗期间经脉搏血氧监测仪监测无明显呼吸抑制。
徐红王晶波卢庆龄
关键词:护理自控止痛泵
下肢手术病人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刘静李明徐红
关键词:病人自控镇痛下肢手术硬膜外导管静脉病人自控镇痛微量泵
脑卒中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方法:通过对42 例住院的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总结脑卒中患者气管切开护理经验。结果:脑卒中患者气管切开护理及康复包括基础护理、气管切开护理、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等多方面。结论:正确...
廉殿华徐红姜秋红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采用自拟一般资料调查表对患者基线情况调查,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患者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导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调查98例患者,心理问题发生率为47.96%,男性、年龄≥60岁、家庭月收入<2000元、合并基础疾病、出血性病变、重度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分期为1~3期及社会支持评分<20分脑卒中偏瘫患者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χ~2=19.800,5.760,12.647,7.478,7.903,7.025,19.722,16.221;P<0.05);家庭月收入、合并基础疾病、病变性质、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分期、社会支持评分均为导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发生心理问题的危险因素(OR=2.596,2.563,2.540,3.469,2.565,2.221;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且家庭月收入较低、合并基础疾病、出血性脑卒中、严重神经功能损害、肢体运动功能分期较低且社会支持评分较低的患者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
徐红廉殿华王瑛莉胡承莲
关键词:脑卒中后偏瘫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
脊髓损伤患者早期间歇导尿的康复护理体会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总结脊髓损伤患者早期间歇导尿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例不同平面脊髓损伤导致排尿障碍的患者早期行间歇导尿,并配合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7例患者在间歇导尿实施过程中均已掌握间歇导尿方法及注意事项。中4例患者在出院前可自行排。结论对于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实施间歇导尿,同时给予康复护理及健康教育,能有效的预防泌尿系感染,保护肾脏,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辛玉英徐红
关键词:脊髓损伤间歇导尿康复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