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勋 作品数:20 被引量:48 H指数:5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全麻下行剖宫产1例报告 2010年 患者,女,29岁,孕36周。因急诊入院行剖腹产手术。患者既往无特殊病史,入院前1周产前检查ALT 151IU/L,AST319IU/L。患者入室后体温37.0℃,血压150/100mmHg,心率105次/min,呼吸20次/min,神志清楚,牙龈出血。 徐国勋 王天龙 薛纪秀 张瑛关键词:脂肪肝患者 剖宫产 全麻 急性 妊娠 剖腹产手术 急诊入院 肺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麻醉管理1例 2011年 患者,男性,年龄53岁,体重65k,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胸闷、憋气,休息后缓解。1月前无诱因症状加重,伴咳嗽,5d前咳血,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右心扩大(右心房51mm×55mm,右心室前后径43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30mm,肺动脉增宽(肺动脉主干直径41mm), 徐国勋 卢家凯 卿恩明 王天龙关键词:肺动脉内膜剥脱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麻醉管理 麻醉学 丙泊酚麻醉下静脉注射多巴胺对脑电监测指标及镇静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麻醉下静脉注射多巴胺对脑电监测指标[双频谱指数(BIS)、熵指数]及镇静评分(OAA/S)的影响。方法选择9例ASAⅠ-Ⅱ级全麻下手术患者,给予丙泊酚镇静麻醉,当OAA/S=2时,维持此时血浆/效应室浓度(Cp/Ce)不变,静脉单次注射多巴胺3~5mg,记录注射前1min、注射后第1~5min内BIS、熵指数[反应熵(RE)和状态熵(SE)]、OAA/S评分及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 OAA/S=2时的Cp/Ce为1.71±0.42;静脉注射多巴胺后,5例BIS显著升高,4例BIS>70,增高值主要集中在第3、4min内;9例熵指数自第2min起呈上升趋势,6例与注射前比较明显增加,并且RE、SE差值增加;BIS及熵指数的增高迟于MAP的增高;5例OAA/S评分≥4。结论丙泊酚镇静麻醉下,OAA/S=2时静脉注射多巴胺可出现BIS、熵指数及镇静评分增加现象,具有唤醒作用;熵指数在反映多巴胺唤醒效应时更敏感。 薛纪秀 徐国勋 刘清海 王克杰 王天龙 李冰 杨利利关键词:二异丙酚 麻醉 多巴胺 双频谱指数 镇静评分 发作性睡眠患者双侧脑电双频谱监测1例报告 2009年 发作性睡眠(narcolepsy)以难以控制的嗜睡、发作性猝倒、睡瘫、入睡幻觉及夜间睡眠紊乱为主要临床特点。其病因未明,除极少数病例继发于脑肿瘤、缺血及感染外,绝大多数患者的发病系环境因素与遗传基础共同作用的结果。头部外伤、睡眠习惯改变、精神刺激及病毒感染等可能为诱发因素。 刘清海 王天龙 薛纪秀 徐国勋关键词:发作性睡眠 脑电双频谱 病毒感染 睡眠紊乱 麻醉用药对老年胆石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影响的初步观察 2007年 目的:探讨麻醉用药对老年胆石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40例接受胆囊切除术或胆管探查术的胆石症患者分为2组:老年组(≥60岁,20例),非老年组(<60岁,20例)。患者在术前30min给予咪哒唑仑0.05mg/kg和阿托品0.5mg肌内注射,入手术室后立即给予咪哒唑仑0.08mg/kg,芬太尼2~3μg/kg,丙泊酚1.5~2mg/kg,维库溴铵0.1mg/kg,术中给予丙泊酚2~4mg/(kg.h),异氟烷0.5%~2%。在麻醉前,麻醉后60min及术后24h测量TNF-α、IL-6、胰岛素、血糖,并计算胰岛素抵抗。结果:麻醉后60min,2组中TNF-α、IL-6、血糖、胰岛素和IR与麻醉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均<0.05);组间比较TNF-α、血糖、IR,老年组较非老年组明显升高(P<0.05)。术后24h,2组的TNF-α、IL-6、血糖、胰岛素和IR与麻醉前比较,以及TNF-α、血糖和IR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麻醉用药可影响胰岛素抵抗,尤其对老年患者。 徐国勋 薛纪秀 范隆 王育琴关键词:麻醉药物 老年患者 胰岛素抵抗 弹簧圈置入法建立恒河猴可逆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采用血管内弹簧圈置入法初步建立恒河猴可逆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方法选择4只成年健康恒河猴为实验动物,采用血管内介入技术,将1枚弹簧圈(2 mm×10 cm)置入大脑中动脉(MCA)起始部(不解脱弹簧圈),完全阻断MCA血流2 h,回收弹簧圈,恢复MCA血流灌注,初步建立恒河猴可逆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通过DS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MRI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价动物模型是否成功。结果成功将弹簧圈置入4只恒河猴MCA起始部。弹簧圈释放后,MCA血流被完全阻断,远端血管不显影。阻断2 h,回收弹簧圈后MCA血流恢复。阻塞后2 h MRI检查显示,4只动物T1和T2加权相均未显示有梗死病灶,皮质和基底核区在弥散加权相(DWI)上出现异常高信号,MCA阻塞侧大脑半球肿胀。MRA检查显示MCA完全闭塞。动物苏醒后出现肢体偏瘫、口角歪斜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结论利用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技术制作恒河猴可逆性MCA阻塞模型具有可行性。 赵博 尚国伟 陈健 耿晓坤 叶新 徐国勋 王钜 郑加生 李宏军 李胜利 卢静 凌锋 吉训明关键词:恒河猴 大脑中动脉 弹簧圈 TOF监测T_1低于20%的肌松效应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腹腔镜手术4个成串刺激(train of four,TOF)监测T1低于20%肌松程度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肠道肿瘤手术患者20例,麻醉方法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全麻前将麻醉平面控制于T6以下水平。全身麻醉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肌松监测采用TOFW ATCH SX肌松监测仪监测TOF,肌松药物采用非去极化肌松剂罗库溴铵,诱导剂量0.6mg/kg,追加时机为T1恢复至20%,追加剂量0.15mg/kg。记录首次给予肌松剂至T1恢复至20%的时间,每次追加药物时间至T1恢复20%时间,最后一次追加至4个成串刺激比值(train of four ratio,TOFR)恢复至0.9的时间,术中肌松剂使用剂量。记录术中肌松效果评价,包括术者抱怨肌紧张和患者体动反应。记录拔管后残余肌松并随访24h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结果本组中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65岁;体质指数(23.2±3.9)kg/m2;手术时间(202.6±73.0)min,罗库溴铵用量(116.7±27.1)mg。所有患者无体动反应,术者抱怨腹肌紧张患者4例。术毕拔管时间(10.8±6.7)min,拔管后TOF中位数为107%,无残余肌松,随访24h无呼吸系统并发症。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颤搐高度T1控制目标在20%以下可以满足大部分腹腔镜手术肌松要求。 刘清海 王天龙 徐国勋关键词:残余肌松 以麻醉模拟系统培训为模式的麻醉危机管理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麻醉模拟系统的培训模式加强麻醉危机管理的意识与能力。方法借助三级麻醉模拟设备,将训练方式分为危机事件的应对流程培训、临床实践急救技能的培训及领导团队能力的培训三部分;将学员分为4组,采取各组循环流动培训方式进行相关内容的训练。结果危机事件处理能力培训中分层达标率为8/10,小组达标率为3/4。团队的参与及管理能力培训中分层达标率为6/8;小组达标率为3/4。学员对培训的正向反馈为81%~100%。结论利用麻醉模拟系统对学员进行麻醉危机管理意识的学习与训练可增强麻醉危机事件的管理水平。 薛纪秀 王天龙 刘清海 徐国勋 杨娜 叶伟光 李燕虹 兰飞 赵磊 贾建国关键词:麻醉 模拟系统 教育 双额颞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颈动脉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颈动脉阻断与开放时双额颞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方法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的患者10例,记录麻醉前(T1)、颈动脉阻断前5 min内(T2)、颈动脉阻断5 min内(T3)和开放后第一个5 min内(T4)四个时段的双侧BIS均值和平均动脉压及血流速度变化比值。结果T1时双侧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例T2时BIS手术侧较对侧低,5例T3时较对侧低,并且5例较T2降低。T4手术侧与T2比升高,对侧无明显变化。有1例阻断开放时双侧BIS降至40以下,其中手术侧达28.6;术后随访MRI显示交界区出现多发小梗死灶。结论全身麻醉下颈动脉阻断时,当血供代偿不足或出现范围较广的脑梗死时,BIS值明显降低,可以对脑缺血提供参考依据。 薛纪秀 刘清海 徐国勋 赵国光 范隆 王克杰 魏立民 焦力群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 颈动脉阻断 以情景模拟为基础的麻醉并发症的实践教学研究 被引量:4 2011年 选择57名医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他们在模拟麻醉并发症情景中病例完成的表现,进行实践课前后评估和打分。结果显示:实践课后学生与病人的沟通、团队合作、危机管理、并发症处理能力和处理低血压的时间均有明显改善。反馈问卷结果显示:88%以上的学生认为课程的设置对他们相关能力的提高有帮助。因此以情景模拟为基础的麻醉并发症的实践教学可以改善医学生并发症的危机预防及管理能力。 薛纪秀 刘青海 徐国勋 李冰 王天龙关键词:情景模拟 高仿真模拟人 麻醉并发症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