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威
- 作品数:72 被引量:151H指数:6
- 供职机构:重庆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和谐社会呼唤教育公平被引量:17
- 2006年
-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时代诉求。本文从教育公平的内涵、和谐社会的时代需求、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与原因、增进教育公平的主要途径等方面,阐述了当前我国教育公平问题及其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表明构建和谐社会呼唤教育公平。
- 李红许继光丁威
- 关键词:和谐社会教育公平涵义
- 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论略被引量:1
- 2014年
-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观点、新理念和新思想。本文从中国发展主要问题入手,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理念等进行了初步探究,以期深化认识和研究。
- 丁威陈剑
- 关键词:治国
- 论中国传统医道辟谷及其主要思想被引量:4
- 2022年
- 辟谷不仅是道家修炼养生方术,也是传统医家却病保健的一种技术,行之得法,可达形气神并养之功效,帮助实践者益寿延年。医道辟谷是传统医家和道家共同使用的辟谷技术的统称,其完整内涵可简述为在内炼的基础上,进行节食和代食。医道辟谷有着丰富的思想,结合对辟谷内涵的理解,文章分别对节食、代食、内炼3个方面的主要辟谷思想做了梳理和阐述。
- 薛中华杨玉辉丁威
- 关键词:节食养生
- 关于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思考被引量:1
- 2009年
- 政党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伴随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深刻变革,面对诸多机遇与挑战,构建和谐政党关系、推进和谐执政成为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课题。对此,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加强和改善党对多党合作的领导,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切实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成为新时期建立和谐政党关系的主要着力点和根本途径。
- 丁威
- 关键词:政党关系
- 论江泽民青年教育思想
- 2005年
- 江泽民的青年教育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对青年的科学认识、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以及方式、方法等方面对江泽民青年教育思想作了简要论述。
- 林庭芳丁威
- 关键词: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要求教育方式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改革开放共识教育
- 2016年
- 改革开放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复兴和繁荣的必由之路和永恒主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蕴含着丰富的有关改革开放的思想资源。改革开放共识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学生具有危机意识,坚持改革开放的主动性,改革开放的系统性,改革开放过程的艰巨性,改革开放共识形成的重要性。在具体实施中坚持从课程特点出发,从学生自我认知出发,从中国梦的实现出发,培养大学生形成改革开放共识,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
- 洪富忠丁威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
- 文化、媒介与政治——抗战时期《群众》周刊关于“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讨论述略
- 2017年
- 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重大命题,引发了文艺界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的争论。《群众》周刊作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理论性刊物,组织了两次"民族化问题讨论特辑",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对"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问题展开深入热烈的讨论。由于《群众》周刊这一媒介的特殊性,相关讨论具有文艺争论之外的意义。
- 周玉顺丁威
- 关键词:抗战时期中国气派
- 论有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017年
- 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发展的新领域,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在此基础上深入推进有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成为当前中国社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必然维度,也是进一步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推进有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需要、旨归维度、有机实践的初步探究,以期促进当前有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深入,从而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有机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与外延。
- 丁威陈剑
- 关键词:大众化
- 刍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改革——基于网络视角的高校入党积极分子教育被引量:1
- 2014年
-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培养党的后备军和各项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和主渠道,基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维度,从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入手,简要分析并提出通过网络加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对策。
- 丁威
- 关键词:网络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政治教育
- 中国抗战地位的国际认同路径构建再思考
- 2015年
- 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与国际认同是一个既密切相关但又互有区别的两个问题。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自有其应有的国际地位。但是,受西方欧洲中心主义及自身原因,中国抗战地位的国际认同与我们的自我认知仍具有较大差距。提升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认同,需要采取多重路径加强对中国战时国际地位的研究,唯有如此,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才可能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 丁威洪富忠
- 关键词: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