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芳
- 作品数:80 被引量:30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 基于四维CT扫描分析金属夹和血清肿确定部分乳腺外照射内大体肿瘤体积及计划靶体积间差异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 基于四维CT(4D-CT)扫描,探讨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基于金属夹和血清肿确定术腔内大体肿瘤体积(IGTV)及计划靶体积(PTV)间体积和位置差异.方法 在4D-CT 10个时相图像上,基于术腔各边界金属夹勾画大体肿瘤靶体积(GTV)并定义为GTVc,基于术腔血清肿勾画GTV并定义为GTVs,两者结合勾画GTV并定义为GTVc+s,10个时相图像融合分别得到IGTVc、IGTVs和IGTVc+s,边界外扩15 mm,分别得到PTVc、PTVs和PTVc +s.结果 IGTVc+s的体积为(35.73±19.77) cm3,与IGTVc[(28.35±17.54)cm3]和IGTVs[(24.19±21.53)cm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GTVc与IGTV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10).PTVc+s的体积为(191.59±69.74)cm3,大于PTVc[(161.53±61.07)cm3]和PTVs[(148.98±62.22)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TVc与PTV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71).IGTVc对IGTVc+s、IGTVs对IGTVc+s、PTVc对PTVc+s和PTVs对PTVc +s的相互包含度(DI)均优于IGTVc+s对IGTVc、IGTVc+s对IGTVs、PTVc+s对PTVc及PTVc +s对PTVs的DI(均P<0.05).IGTVc/IGTVc+s、IGTVs/IGTVc+s间的适形指数(CI)分别为0.63±0.14和0.54±0.17,均高于IGTVc/IGTVs间CI(0.40±0.14,均P<0.05).PTVc/PTVs、PTVc/PTVc+s和PTVs/PTVc+s的CI分别为0.73±0.12、0.78±0.13和0.75±0.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不同参照物确定的IGTV间和PTV间的DI和CI均与对应靶区中心间距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不同参照物确定的术腔靶区间存在体积和空间位置差异,将基于4D-CT获取的10个时相靶区融合,并外扩得到PTV显著缩小了体积和位置差异,提高了靶区间的重合度.金属夹结合血清肿确定靶区,并进行外扩得到PTV是实施部分乳腺外照射较为理想的靶区.
- 丁昀李建彬王玮王素贞王金之马志芳
- 关键词:金属夹计划靶体积
- 一体化超分割后装治疗中晚期宫颈鳞癌的疗效和并发症观察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 观察一体化超分割后装治疗中晚期宫颈鳞癌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将其和常规后装治疗进行比较.方法 观察组为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接受一体化超分割后装治疗的患者,共328例,每周治疗2次,每次A点剂量2.5~3.0 Gy,每周累积剂量5.0~6.0 Gy.A点平均总剂量Ⅱb期49.8 Gy,Ⅲb期52.6 Gy.对照组选择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接受常规后装治疗的患者,共331例,每次A点剂量5.0~7.0 Gy,每周治疗1次.A点平均总剂量Ⅱb期50.1 Gy,Ⅲb期53.5 Gy.体外照射开始时同时行腔内后装治疗,两组的体外照射方式相同,均采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15 MV X线行盆腔体外照射.结果 观察组Ⅱb期近期控制率97.2%(104/107),Ⅲb期近期控制率94.1%(208/221).3年总生存率80.5%(264/328),5年总生存率为68.6%(225/328).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率为5.2%(17/328),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为14.6%(48/328).对照组Ⅱb期近期控制率95.4%(103/108),Ⅲb期近期控制率92.8%(207/223).3年总生存率75.2%(249/331),5年总生存率为62.5%(207/331).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率为13.3%(44/331),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为32.3%(107/331).结论 一体化超分割后装加盆腔体外照射治疗中晚期宫颈鳞癌,在近期控制率和远期生存率方面与常规后装加盆腔体外照射相当,但是明显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 潘春霞盛修贵张小玲杜雪莲李庆水马志芳苗华芹马悦冰刘乃富
- 关键词:宫颈肿瘤超分割疗效并发症
-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CT检查联合CA_(125)连续检测诊断早期无症状的复发性卵巢上皮性癌的价值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评估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CT 检查联合 CA_(125)连续检测在早期无症状的复发性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在山东省肿瘤医院初治、手术病理分期为Ⅱ~Ⅵ期的卵巢癌患者,在接受肿瘤细胞减灭术并经多疗程化疗达到完全缓解后又出现可疑复发者进行 PET-CT 检查。此类患者 CA_(125)水平已降至正常值(即35 kU/L)以下并稳定一段时间后,连续3次测定均呈持续升高趋势,但 CT 检查未能发现可疑病灶,或虽发现可疑病灶但病变范围不能确定。其中,16例给予再次化疗和(或)放疗,10例接受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结果 (1)26例患者中,17例 CA_(125)水平≥35 kU/L,其中14例 CT 检查显示盆腹腔存在复发灶的患者中,PET-CT 检查发现10例病变范围与 CT 检查一致,4例除盆腹腔病灶外尚伴有远处转移;3例 CT 检查未发现明确病灶者中,PET-CT 检查均提示存在盆腹腔复发,1例发现骨转移。另9例 CA_(125)水平<35 kU/L,其中3例 CT检查和 PET-CT 检查均发现盆腹腔复发灶,6例 CT 检查未发现明确病变者中 PET-CT 检查均发现1处以上可疑复发或转移灶。(2)10例再次手术者中,CA_(125)水平≥35 kU/L 者6例,<35 kU/L者4例;4例 CT 检查发现可疑病灶及6例 CT 检查阴性者中,PET-CT 检查均提示存在至少1处代谢异常部位(病灶数为1~5个)。(3)10例再次手术者中,CT 检查发现的可疑病灶,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转移灶;PET-CT 检查提示的异常代谢部位手术后病理检查也证实均为转移灶。(4)再次手术后1个月,4例术前 CA_(125)水平<35 kU/L 者,术后 CA_(125)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位数水平降低了3.2倍;6例术前CA_(125)水平≥35 kU/L 者,4例术后 CA_(125)水平<35 kU/L,1例化疗2个疗程后降至<35 kU/L,1例持续升高。结论 PET-CT 检查能发现临床前期的复发灶或常规辅助检查未能发现或明确的复发灶,PET-CT 检查联合 CA_(125)连续检测诊断复发性�
- 盛修贵张小玲付政李慧芹李庆水马志芳李大鹏陈真云
- 关键词:肿瘤复发发射型计算机CA-125抗原
- ABC辅助平静吸气末和呼气末3D-CT与4D-CT食管位置及体积比对研究
- 2013年
- 目的 比较自主呼吸控制(ABC)辅助三维CT(3D-CT)平静吸气末和呼气末与四维CT(4D-CT)终末时相间胸上、中、下段食管位置、体积及其匹配指数(MI)的差异。方法 11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依次完成胸部4D-CT扫描及ABC辅助平静吸气末(CTEIH)和呼气末(CTEEH)3D-CT扫描。每个呼吸周期的4D-CT图像平均分为10个呼吸时相,0%时相定义为吸气末时相(CT0),50%时相定义为呼气末时相(CT50),分别在CT0、CT50、CTEIH和CTEEH图像上勾画胸上、中、下段食管,分别比较CT0与CTEIH间、CT50与CTEEH间胸上、中、下段食管中心点径向方向位置、体积及体积MI的差异。结果 CT0与CTEIH间胸上、中、下段食管左右(x)方向的位置差异分别为(-0.02±0.16)cm、(0.06±0.26)cm、(0.10±0.33)cm,前后(y)方向的位置差异为(0.04±0.24)cm、(0.04±0.12)cm、(0.08±0.15)cm,左右及前后方向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50与CTEEH间胸上、中、下段食管x方向的位置差异为(-0.02±0.24)cm、(0.12±0.37)cm、(0.26±0.33)cm,y方向的位置差异为(0.03±0.21)cm、(0.04±0.17)cm、(0.14±0.18)cm,上段和中段食管CT50与CTEEH间位置左右及前后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下段食管CT50与CTEEH间位置左右及前后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25、0.024,P〈0.05)。胸上、中、下段食管体积,CT0均大于CTEIH,CT50均大于CTEEH,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0与CTEIH间胸上、中、下段食管体积匹配指数(MI)分别为0.50±0.17、0.50±0.19、0.56±0.08,CT50与CTEEH间各段食管体积MI分别为0.50±0.16、0.47±0.14、0.51±0.15,CT0与CTEIH间各段食管MI大于CT50与CTEEH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呼吸模式对胸上、中段正常食管位置影响并不显著;两种呼吸模式同一状态,无论哪段食管均存在空间错位。
- 戚焕鹏李建彬梁超前马志芳张英杰王玮邢军
- 关键词:自主呼吸控制三维CT四维CT
- 调强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术后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8
- 2007年
- 目的 探讨调强放射治疗(IMRT)用于宫颈癌术后提高靶区受照射剂量,减少并发症的价值。方法 对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山东省肿瘤医院2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放疗前均给予2-3个周期化疗,并行全程IMRT,每日1次,每次1.8-2.2Gy,每周5次,给予处方剂量50-60Gy,中位剂量54.5Gy;同时拟设计该20例患者的普通2野放疗计划,拟给予相同的处方剂量,比较危险器官(OAR)受照射剂量;选取同期23例接受普通放疗的完整病例,比较调强放疗和普通放疗急、慢性毒副反应及近期存活率。结果 20例患者均完成全程IMRT,放射治疗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内的平均剂量为56.2Gy,90%的等剂量曲线(中位剂量54.5Gy)可以覆盖99%以上的肉眼靶区(gross target volume,GTV)体积。IMRT与拟行普通2野放疗计划比较,小肠、直肠、膀胱的受照射剂量均明显减小,P均〈0.01;IMRT与普通放疗比较,急慢性毒副反应明显降低,但1、2、3年存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IMRT技术使宫颈癌术后患者的靶区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邻近危险器官得到很好的保护,毒副反应可以耐受,但未能提高患者近期存活率。
- 陈真云盛修贵李慧芹李庆水李大鹏马志芳马悦冰李庆菊
- 关键词:子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调强放射治疗
- 弥漫性胸膜间皮瘤的照射技术被引量:2
- 1995年
- 于金明李建彬于安伦马志芳陈延条
- 关键词:胸膜间皮瘤照射技术电子束照射野中野照射野
- Ⅲ及Ⅳ期子宫内膜癌预后因素探讨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影响Ⅲ、Ⅳ期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因素。方法 :Ⅲ、Ⅳ期子宫内膜癌 78例 ,按治疗方式分 4组 :单纯放疗组 8例 ,单纯手术组 7例 ,手术联合化疗及放疗组 4 6例 ,放疗加化疗组 14例 ,另 3例为化疗加激素治疗。结果 :78例总的 3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1 5 % (4 8 78)和 2 9 0 % (18 6 2 ) ;子宫内膜腺癌为 6 5 2 % (4 5 6 9)和 34 0 % (18 5 3) ,子宫内膜腺鳞癌为 3 8和 0 ,两者 3年生存率 ,P >0 2 5 ,腺磷癌无 1例生存 5年。 3年生存率 :Ⅲ期 75 0 % (4 2 5 6 ) ,Ⅳ期 2 7 3% (6 2 2 ) ,P <0 0 0 1。 5年生存率 :Ⅲ期 4 0 5 % (17 4 2 ) ,Ⅳ期 5 0 % (1 2 0 ) ,P <0 0 1,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腺癌组织学分级Ⅰ、Ⅱ、Ⅲ级 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治疗方式中以手术联合化疗及放疗组疗效佳 ,与单纯放疗及化疗加放疗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3、5年生存率 ,P >0 0 5。结论 :影响晚期子宫内膜癌预后因素主要为FI GO期别、组织学类型。
- 李庆菊马志芳李庆水马悦冰盛修贵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病理学子宫内膜肿瘤综合疗法预后
- 保乳术后自主呼吸控制部分乳腺外照射靶区位移的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保乳术后自主呼吸控制(ABC)部分乳腺外照射(EB—PBI)不同呼吸状态问以及单次放疗中和分次放疗间银夹和术腔的位移。方法对25例Ⅰ、Ⅱ期行保乳术的乳腺癌术后患者配合ABC装置进行放疗前CT模拟定位,每例患者均获取自主呼吸、适度深吸气控制(mDIBH)和深呼气末(DEBH)共3种呼吸状态的5套CT图像,并于10~15d后重复CT模拟定位。在Pinnacle’治疗计划系统中,由同一名医生,在每例患者的CT图像上,分别进行相应的术腔勾画和银夹标记,分析术腔和银夹的位移情况。结果CT扫描首次出现银夹的感兴趣点(POI)坐标在mDIBH和DEBH两个呼吸状态之间的位移在X、Y、Z3个方向分别为0.22、1.27和0.50cm,术腔POI坐标位移分别为0.10、1.08和0.50cm,X、Y、Z3个方向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全部银夹所构成几何体的POI坐标在单次放疗中不同时段mDIBH呼吸状态的位移,在X、Y、Z3个方向分别为0.09、0.14和0.25cm,术腔POI坐标位移分别为0.15、0.17和0.25cm,X、Y、Z3个方向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全部银夹所构成几何体的POI坐标在分次放疗间同一呼吸状态的位移,在X、Y、Z3个方向分别为0.68、0.37和0.50cm,术腔POI坐标位移分别为0.66、0.45和0.75cm,X、Y、Z3个方向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呼吸状态下实施EB—PBI时,计划靶区外扩边界应该是不同的,自由呼吸时不同轴向的外扩边界也应该是不同的,而ABC辅助mDIBH状态下,各个轴向的外扩边界可以是相同的。
- 李建彬张琳卢洁马志芳王永胜梁超前于金明刘娟
- 关键词:乳腺肿瘤部分乳腺外照射自主呼吸控制
- 1162例宫颈癌放射治疗后远期随访
- 1990年
- 本文采用60Co体外垂直照射十腔内镭疗及六野交叉照射治疗宫颈癌1162例。结果表明,临床各期5、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 Ⅰ期75%、62.5%、54.2%;Ⅱ期73.2%、57.8%、44.5%;Ⅲ期55.6%、49.4%、39.4%。其中六野交叉体外照射各期生存率均高于腔内镭疗十体外垂直照射组。
- 侯晓彤张华马志芳盛修贵张少俊
- 关键词:宫颈癌放射治疗体外照射远期随访照射治疗放射性直肠炎
- 巩固治疗在晚期上皮性卵巢癌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6年
- 黄立马志芳盛修贵
- 关键词:晚期上皮性卵巢癌THERAPYCARCINOMA妇科肿瘤学近期疗效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