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鞠炜仙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狭窄
  • 2篇血管
  • 2篇血浆
  • 2篇血浆同型
  • 2篇血浆同型半胱...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颅内
  • 2篇颅内动脉
  • 2篇颅内动脉狭窄
  • 2篇脑梗死患者
  • 2篇氨酸
  • 2篇半胱氨酸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造影

机构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3篇鞠炜仙
  • 1篇王德生
  • 1篇杨昆鹏
  • 1篇段晓宁
  • 1篇赵庆杰
  • 1篇段淑荣
  • 1篇刚宝芝
  • 1篇孙林琳
  • 1篇张黎明
  • 1篇王颖

传媒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血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新生血管情况、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其受体(FLK-1)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制备脑梗死模型后,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和造模对照组。康复训练组大鼠每天进行1h滚筒、平衡木、转棒及网屏训练,造模对照组置于普通笼中自由活动。每组分别于造模后3,7,14,21和28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梗死灶周围微血管数量(CD34标记)及VEGF和FLK-1的表达。结果(1)康复训练组术后14,21和28d行为学评分明显低于造模对照组(P〈0.05);(2)康复训练组大鼠脑梗死灶周围CD34阳性微血管数量在脑梗死后21和28d较造模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3)康复训练组大鼠各时间点梗死灶周围VEGF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4)康复训练组大鼠各时间点梗死灶周围FLK-1表达均较造模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康复训练可能通过诱导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保护神经细胞,并促进血管新生,改善梗死灶周围血液供应,从而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段淑荣杨昆鹏孙林琳鞠炜仙段晓宁王德生张黎明
关键词:康复训练脑梗死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plasma homocysteine,pHcy)与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对185例脑梗死患者行MRA检查并按动脉硬化程度分组,比较不同程度颅内动脉硬化组患者血浆pHcy水平的变化。记录所有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等传统危险因素,以及pHcy、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等血生化指标。结果 (1)正常组、动脉硬化组和动脉狭窄组脑梗死患者高pHcy检出率分别为12.5%、37.5%、57.0%,随颅内动脉病变程度加重高pHcy检出率增高(P<0.05)。(2)经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Hcy水平升高是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33,95%CI:1.041~3.967,P<0.05)。结论 pHcy水平升高与颅内动脉硬化程度有关,是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鞠炜仙刚宝芝王颖赵庆杰
关键词:脑梗死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颅内动脉狭窄
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pHcy)与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方法: 对185例脑梗死患者做MRA检查并按动脉硬化的程度分组,比较不同程度颅内动脉硬化组pHcy水平的变化。记录所有患者的常规危险因素...
鞠炜仙
关键词:脑梗塞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颅内动脉狭窄磁共振血管造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