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8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营口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晓宁
作品数:
1
被引量:14
H指数:1
供职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张黎明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孙林琳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段淑荣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鞠炜仙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杨昆鹏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篇
血管
1篇
血管内皮
1篇
血管内皮生长...
1篇
血管生成
1篇
脑梗
1篇
脑梗死
1篇
脑梗死大鼠
1篇
内皮
1篇
内皮生长因子
1篇
康复
1篇
康复训练
1篇
梗死
机构
1篇
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1篇
王德生
1篇
杨昆鹏
1篇
段晓宁
1篇
鞠炜仙
1篇
段淑荣
1篇
孙林琳
1篇
张黎明
传媒
1篇
中华物理医学...
年份
1篇
2007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新生血管情况、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其受体(FLK-1)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制备脑梗死模型后,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和造模对照组。康复训练组大鼠每天进行1h滚筒、平衡木、转棒及网屏训练,造模对照组置于普通笼中自由活动。每组分别于造模后3,7,14,21和28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梗死灶周围微血管数量(CD34标记)及VEGF和FLK-1的表达。结果(1)康复训练组术后14,21和28d行为学评分明显低于造模对照组(P〈0.05);(2)康复训练组大鼠脑梗死灶周围CD34阳性微血管数量在脑梗死后21和28d较造模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3)康复训练组大鼠各时间点梗死灶周围VEGF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4)康复训练组大鼠各时间点梗死灶周围FLK-1表达均较造模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康复训练可能通过诱导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保护神经细胞,并促进血管新生,改善梗死灶周围血液供应,从而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段淑荣
杨昆鹏
孙林琳
鞠炜仙
段晓宁
王德生
张黎明
关键词:
康复训练
脑梗死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