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秀玲

作品数:71 被引量:410H指数:12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天文地球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4篇气候
  • 10篇重金
  • 10篇重金属
  • 9篇污染
  • 9篇环境意义
  • 9篇沉积物
  • 8篇稀土元素
  • 8篇黄土
  • 7篇新疆伊犁河谷
  • 7篇伊犁河谷
  • 7篇土壤
  • 7篇全新世
  • 7篇晚全新世
  • 7篇红土
  • 7篇表层沉积物
  • 7篇城市
  • 6篇气候变化
  • 6篇稀土
  • 6篇稀土元素特征
  • 6篇粒度特征

机构

  • 66篇福建师范大学
  • 18篇中国科学院
  • 14篇兰州大学
  • 11篇教育部
  • 8篇新疆师范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城...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运城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兰...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70篇陈秀玲
  • 31篇李志忠
  • 22篇靳建辉
  • 10篇姜修洋
  • 9篇贾丽敏
  • 8篇雷国良
  • 7篇刘秀铭
  • 7篇胡凡根
  • 6篇凌智永
  • 6篇朱芸
  • 6篇方红
  • 6篇李金婵
  • 5篇张文开
  • 5篇吴美榕
  • 5篇齐升吉
  • 5篇吕镔
  • 4篇张辉
  • 4篇刘杰
  • 4篇赵倩
  • 4篇吕敏

传媒

  • 8篇第四纪研究
  • 8篇亚热带资源与...
  • 8篇地球环境学报
  • 5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城市环境与城...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沙漠
  • 2篇环境化学
  • 2篇山地学报
  • 2篇古地理学报
  • 2篇第十届全国第...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地理教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14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黄土中的稀土元素被引量:7
2013年
运用微波消解-ICP-MS法建立了一种测定黄土中稀土元素的新方法.用HNO3-HCl-HF三酸混合对样品进行微波消解,并加入HCIO4赶酸使样品完全溶解,以铟(1aSln)和铹(mRe)作为在线内标元素同步测定,减少基体效应对稀土元素的干扰,确定了最适宜的测定条件.分析了国家黄土标准土壤物质中的稀土元素,测定结果符合国家标准值的范围,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4以上,RSD%〈5.2,检出限为0.010-0.080.该方法有精确、快捷、可靠等,适用于新建伊犁盆地黄土样品的测定.
贾丽敏陈秀玲
关键词:黄土稀土元素微波消解ICP-MS
辨析“气候变暖”被引量:5
2012年
近年来人们对"气候变暖"及其机制的争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可能是因为气候变化不再是单纯研究大气变化规律的科学,而变成一门与"减排方案"和"征收碳税"有关的政治与经济问题相联系,与国家经济利益有关的崭新课题."气候变暖"既与利益有关,就会难免偏离公正,偏离纯理论科学.本研究对国内外"气候变暖"最新动态进行回顾分析,得出以下认识和结论.1)过去百年城市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器测温度数据,如果没有对"热岛效应"进行矫正,无疑高估了过去百年全球升温的幅度;2)过去百年全球有所变暖是事实,但不同学者增温估算不一致.不仅升温幅度不确定,而且人类和自然因素对升温贡献各占多少也不确定;如果考虑到城市发展对增温估算的影响,过去百年增温应当比0.4℃更低,远没有达到历史上次级波动的变化范围.3)尽管过去百年地球有所变暖,但在万年轨道尺度上,现在地球处于变冷的大趋势过程中.对现在气候变暖更合理解释,是属于变冷大趋势中的次级变暖波动;4)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大气CO2浓度变化总是落后于温度变化,即总是温度驱动着CO2变化,而不是CO2浓度驱动地球增温.
刘秀铭李志忠雷培文赵国永姜修洋陈秀玲陈家胜朱芸吕镔雷国良李平原靳建辉陈渠
关键词:气候变暖
试论未来极端气候事件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被引量:4
2012年
极端气候事件是在一定时间尺度上发生的不同于气候系统平均状态的气候突变.早第三纪的最热事件(PETM),第四纪中国黄土高原古土壤S4、S5记录的暖湿事件,砂黄土L9、L15记录的干冷事件等都是在轨道时间尺度上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末次冰消期的YD冷事件、全新世9次冷事件是在千—百年尺度上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这些极端气候事件出现于地球气候系统不同的冷暖背景下,它们的成因机制和表现形式有很多不确定性.20世纪以来发生的干旱、洪水、飓风、雪灾、沙尘暴等极端气候事件,无法用持续增加的温室气体的变化来解释.关于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随"全球变暖"而增加的结论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因此,简单地将现代极端气候事件统统归因于"气候变暖"既不科学也不合理.深入研究各个时间尺度上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的波动性、周期性和不确定性特征,有助于科学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的发展趋势.
李志忠刘秀铭陈秀玲姜修洋雷国良朱芸靳建辉胡凡根
关键词:极端气候事件全球变暖不确定性
中国中世纪暖期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被引量:3
2012年
对中世纪暖期(MWP)的时空分异和区域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关系到对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驱动力的正确认识,也有助于客观地解析20世纪气候变化增暖的历史地位.本研究对中国疆域内各个地区MWP的一些成果进行梳理和再思考,表明MWP在中国疆域内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但不同地区MWP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中国中东部地区在800—1300 AD存在明显温暖期,各种地质记录和文献记载都有较明显反映;虽然西北部MWP表现不很明显,但是众多石笋、湖泊沉积和风沙沉积也记录了500—1500 AD间呈现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青藏高原各地MWP的表现差异明显,其中800—1100 AD暖期是高原东北部最暖的时期,而南部和西部最暖期分别出现于1150—1400 AD和1250—1500 AD.太阳辐射变化和火山活动可能是形成MWP的基本原因,而中国三大自然区下垫面条件的复杂多样性造成MWP发生过程和表现形式的时空分异.
陈秀玲刘秀铭李志忠姜修洋雷国良朱芸靳建辉
关键词:中世纪暖期气候
北极地区20世纪温度变化趋势的不确定性被引量:3
2012年
北极作为地球的冷源之一,对于地球气候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和总结北极地区器测数据和模拟集成结果,以及最近2 000 a来的温度记录,得出如下结果:1)格陵兰冰盖表层大气温度记录显示,20世纪存在1923—1965年和1994年—至今2个相对温暖时段,且前者更为温暖,温度变化幅度远大于北半球的平均温度.2)北极地区20世纪温度上升是客观存在的,其夏季温度和年平均温度呈现一致变化,未发现明显的温度异常信号.3)定量重建的古气候记录显示了北极地区20世纪升温的特征,但不同记录揭示的升温幅度存在差异.与器测结果不同,多条重建记录未能揭示自1994年至今的升温阶段,反映了古气候载体对气候响应的复杂性,揭示出北极地区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存在不确定性.在全球变化备受关注的背景下,北极地区对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在做出明确结论之前,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
雷国良朱芸李志忠刘秀铭姜修洋陈秀玲靳建辉
关键词:温度不确定性气候变化
新疆伊犁河谷晚全新世以来的风砂沉积与环境演化被引量:12
2010年
通过对新疆伊犁塔克尔莫乎尔沙漠可克达拉剖面(TKP)有机碳(TOC)、氧化铁(Fe2O3)及频率磁化率(Xfd)的分析,探讨了新疆伊犁河谷晚全新世以来的气候演变。结果显示:3.71~1.50kaBP期间该区气候总体上比较干旱,气候干湿变化复杂,并经历了凉湿(3.71~3.06kaBP)、极端干旱(3.06~2.63kaBP)和相对湿润(2.63~1.50kaBP)的演变过程。1.50~0.50kaBP期间TOC、Fe2O3和Xfd的平均含量均达到全剖面的最高值,可能代表着这段时期区域降水比较丰沛,为伊犁河谷地区近4ka以来气候最为适宜的时期。0.5kaBP以来,伊犁河谷气候迅速地向干旱化发展。
陈秀玲李志忠凌智永靳建辉曹相东
关键词:气候变化晚全新世
闽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被引量:18
2014年
为了评价闽江流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在沙溪、富屯溪、建溪和闽江中下游采集了39个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对其进行了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和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沙溪、富屯溪、建溪和闽江中下游的Pb、Zn、Cr、Ni和Co的平均值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08)Ⅱ类标准,但略高于福建土壤环境背景值(富屯溪的Cr平均值和闽江中下游的Co平均值除外),地累积指数评价表明各个重金属元素的Igeo级别在多数采样点为0或1,闽江流域的污染风险整体较小,重金属污染主要表现为点的分布。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未出现从上游至下游递增的规律,河流本身对点源污染物有一定的稀释和自净作用。Pb和Zn,Cr、Ni和Co相关关系显著,Pb和Zn主要受城镇建设、交通、生活、工业以及河流动力的影响,采沙场对Zn的影响较大,Cr、Ni和Co的含量同时还与农村生活垃圾、农副产品生产和水电站联系紧密。
陈秀玲卓明清贾丽敏吕敏邹燕
关键词:沉积物重金属地累积指数
漳州市城市绿地表土磁性特征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5
2012年
为揭示土壤磁性物质的来源和成因,对漳州市城区4个不同绿地功能区土壤进行了环境磁学测定,并探讨其环境意义.结果表明,土壤样品的磁化率(χ)平均值为302.77×10-8m3/kg,频率磁化率(χfd)平均值为1.45%,不同绿地功能区土壤磁化率变化趋势为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公园绿地.分析4种绿地功能区的频率磁化率可以得知,公园绿地存在超顺磁颗粒.对单个采样点进行分析发现,磁化率与频率磁化率呈负相关,饱和等温剩磁(SIRM)和软剩磁(Soft IRM)呈极显著正相关,饱和等温剩磁和硬剩磁(Hard IRM)的相关性不强,表明土壤磁化率的变化主要受亚铁磁性矿物控制,但也存在不完整反铁磁性物质的贡献,土壤磁化率的增强与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等人类活动有关.
吕敏余明陈秀玲贾丽敏
关键词:城市绿地环境磁学土壤污染
漳州市城市公园灰尘重金属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7
2021年
为了探析福建省漳州市公园灰尘重金属的来源以及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通过分析其市区主要公园灰尘的六种重金属(Cr、Ni、Cu、Zn、As、Pb)含量,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和暴露剂量模型进行解析。结果表明:漳州市公园灰尘的Cr、Ni、Cu、Zn、As和Pb平均含量分别为61.74 mg∙kg^(−1)、25.20 mg∙kg^(−1)、77.89 mg∙kg^(−1)、379.95 mg∙kg^(−1)、7.05 mg∙kg^(−1)、71.74 mg∙kg^(−1),均高于福建省土壤环境背景值。各个公园中重金属元素的异常值和最大值主要出现在入口区和游乐区附近,休憩区、道路区的各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相对较少。Ni、Cu、Zn、Pb元素的来源主要受交通和金属器材风化、油漆脱落的混合影响;Cr元素的来源主要受汽车配件和交通因素的影响;As元素的来源较为复杂,可能为自然和人为活动的混合源。从健康风险评价的结果来看,手—口摄入是暴露的最主要途径,目前,无论是儿童或成人的致癌危害指数还是非致癌危害指数均还处在安全范围内,但是六种重金属的非致癌危害叠加指数已经超过1,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范逸飞陈秀玲方滋婧卢欣周笑笑
关键词:重金属城市公园健康风险评价
青藏高原西部昂拉仁错古湖岸钙华沉积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被引量:7
2013年
通过对青藏高原西部昂拉仁错湖古湖岸阶地钙华常量地球化学元素的分析,探讨了钙华沉积的常量元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结果显示:钙华中CaO含量达34.75%~58.48%,是其主要组分;此外还含有少量的MgO,K_2O和Na_2O等,其含量低于3%,是湖泊自生作用形成的矿物。与湖泊古水位对比显示,元素Mg的含量及Mg/Ca比值等对湖泊水位的响应没有明显规律性;在古湖面高度约4777±5m之上,K_2O和Na_2O的含量低并且稳定,在古湖面4777±5m之下,K_2O和Na_2O的含量随湖泊水位下降逐渐增加。结合现代湖泊钙华的沉积特征,结果显示K_2O和Na_2O的含量随湖泊盐度增加而增加,表明钙华中K_2O和Na_2O含量与湖泊水位可能呈反相关关系,是潜在的重建湖泊水位或盐度的代用指标。同时发现,在湖泊相对淡化阶段,湖水中的元素K和Na处于富集阶段,钙华中K_2O和Na_2O含量低且稳定;而当湖泊进入咸水阶段,湖水中的K^+和Na^+离子接近饱和,钙华中的元素K和Na逐渐富集,因此钙华中K_2O和Na_2O含量增加是湖泊进入咸水阶段的重要特征。基于这些事实,推断当该湖泊水位降至4777±5m左右时,湖水的性质开始向钠-氯型转化,是昂拉仁错湖泊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雷国良张虎才李志忠Adam M.Hudson朱芸姜修洋陈秀玲常凤琴李华勇
关键词:钙华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