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 作品数:58 被引量:176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 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金属学及工艺 文化科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腹直肌鞘阻滞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被引量:2 2023年 神经阻滞是术后多模式镇痛的重要组成部分,腹直肌鞘阻滞是临床常用的神经阻滞方法之一,主要阻滞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对腹部中线切口具有明确的镇痛效果,同时在疼痛诊疗中也有良好的应用。本专家共识介绍了腹直肌鞘阻滞的相关解剖结构、阻滞方法、常用药物、并发症以及临床应用等,供指导临床应用。 王小平 王锷 舒海华 陈宇 蔡宇晶 段彬 冯霞 宫庆娟 黄雪花 胡中华 李水清 李雅兰 廖琴 雷洪伊 马武华 马璐璐 马柯 孙涛 徐世元 王亚平 王海棠 王勇 邹海盯 肖礼祖 郑拥军关键词:腹直肌 神经传导阻滞 骨劈开增量同期种植术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骨劈开增量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护理要点,总结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9例上颌前牙区菲薄牙槽骨行劈开并同期人工牙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配合过程及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手术的配合要点。结果术后1个月,牙槽嵴宽度增加达2~4 mm,1枚种植体出现松动脱落,其余种植体稳固。结论当上颌前牙区牙槽嵴骨厚度为3.0~4.5 mm时,采用骨劈开引导骨组织再生术并同期植入种植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同时术前物品准备充分,手术操作熟练配合,术后给予正确的指导及口腔护理是确保种植术成功的重要要素。 熊伟昕 黄颖荷 聂二民 陈宇 刘伟 张春元关键词:骨劈开 种植体 护理 羟基喜树碱纳米微球抑制Tca8113细胞体外实验研究 <正>目的:制备羟基喜树碱(HCPT)/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PEG-PBLG)纳米载药微球进行体外抑制Tca8113细胞作用研究。方法:透析法制备HCPT/PEG-PBLG纳米微球;电镜检测纳米微球结构表征,紫外分光... 丁学强 陈丹 王安训 陈宇 王骥 杨屹强 燕王翔文献传递 猪门静脉回流阻断模型内毒素的移位 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拟在猪的肠血管阻断模型中探讨门静脉回流阻断肠淤血可能造成的内毒素移位和肿瘤坏死因子释放。【方法】采用种群相近体质量22~25kg雌性小猪8只,无感染症状。分离门静脉和肝后下腔静脉分别阻断、然后开放各60min,观察血压、心率,阻断前和开放60min各取回肠末端小肠全层行光镜、电镜检查,测定门、颈静脉血内毒素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门静脉和肝后下腔静脉阻断后,肠淤血、水肿,并随时间延长而加重,光镜检查表明实验后肠粘膜和腺体明显损伤,电镜检查表明细胞超微结构轻微异常。阻断前后的血内毒素、TNF-α含量元显著性差异。【结论】①肠静脉回流阻断60min引起的肠道淤血可导致肠粘膜屏障损伤。②在60min内肠淤血性的损伤不会引起肠腔内内毒素的大量移位及TNF-α的释放。 陈宇 黄文起 黑子清 江楠 郭隽英 苏松德关键词:小肠 淤血 细菌移位 内毒素 门静脉 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和p53在舌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附84例检测报告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eIF4E)和p53在舌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84份舌鳞癌组织(舌癌组)、26份以舌白斑为代表的癌前病变组织(癌前病变组)、20份正常舌黏膜组织(正常对照组)的eIF4E、p53表达情况,并对eIF4E、p53表达变化趋势进行一致性分析及比较。结果:eIF4E在舌癌组、癌前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73%、0,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在舌癌组、癌前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3%、0,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IF4E与p53表达变化趋势一致(r=0.491,P<0.05)。eIF4E在舌癌组和癌前病变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p53(P<0.01)。结论:舌癌组织和癌前病变组织的eIF4E和p53阳性表达率较高,两者可能与舌癌的发生有关,可能适用于舌鳞癌检测。 燕王翔 陈丹 雒静 张宁宁 丁学强 陈宇关键词:舌鳞状细胞癌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P53 超声引导浅层胸骨旁肋间平面阻滞对胸骨切开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浅层胸骨旁肋间平面阻滞对胸骨切开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和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4例胸骨切开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接受浅层胸骨旁肋间平面阻滞使用罗哌卡因(罗哌卡因组)或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两组。主要研究指标为患者术后24 h恢复质量评分(QoR-15评分),其次为术后24 h疼痛评分和阿片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罗哌卡因组术后24 h QoR-15评分显著提高[(89.60±13.24)vs(81.18±12.78),P=0.012],静息数字疼痛评分显著降低[(3.03±0.72)vs(4.26±0.93),P<0.001],咳嗽数字疼痛评分显著降低[(4.40±0.89)vs(5.44±1.05),P<0.001]。同时,罗哌卡因组患者术后24 h阿片药物使用总量明显减少[14.15(4.95~30.00)mg vs 40.50(19.25~68.18)mg,P=0.002],补救镇痛需求亦明显减少[0.00(0.00~0.00)mg vs 0.00(0.00~100.00)mg,P=0.007]。【结论】超声引导浅层胸骨旁肋间平面阻滞可通过提升术后镇痛效果及减少阿片药物使用量,提高胸骨切开心脏手术患者术后24 h的总体恢复质量,利于术后早期康复。 廖怡 李琪 王晓娥 詹明盈 肖力 陈宇关键词:罗哌卡因 术后镇痛 eIF4E、FHIT、p53与临床因素在舌鳞癌复发中的相关性研究 <正>目的:舌鳞状细胞癌(oral 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TSCC)治疗失收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局部复发率高,一般复发病例发生在手术后1~48个月,平均15.74个月。本研究通过免疫... 雒静 陈宇 陈丹 燕王翔 丁学强关键词:舌鳞状细胞癌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P53 文献传递 下颌骨拆装入路在咽旁间隙相关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下颌骨拆装入路在咽旁间隙相关肿瘤治疗中的可行性、优势及其方法.方法 对20例咽旁间隙相关的肿瘤(颈动脉体瘤、扁桃体癌、多形性腺瘤、神经鞘瘤)采用下颌骨拆装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20例咽旁间隙相关的肿瘤根据肿瘤... 祝小林 王章锋 雷文斌 陈宇 文卫平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型髓系抑制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评价口腔鳞癌(OSCC)患者外周血中髓系抑制细胞(MDSC)变化及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的58例口腔鳞癌患者(OSCC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对照组和OSCC组术前外周血中MDSC的表型及比例,比较分析20例口腔鳞癌患者术后3天、7天、30天外周血中MDSC的动态变化;分选CD11b+CD33highHLA-DR-细胞,采用T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精氨酸酶活性检测,以及一氧化氮含量检测验证该群细胞功能;检测血清IL-6含量及与外周血CD11b+CD33highHLA-DR-MDSC变化的相关性。【结果】(1)OSCC组与对照组外周血中CD11b+CD33highHLA-DR-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68±0.21)%和(0.65±0.05)%,OSCC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中CD11b+CD33highHLA-DR-细胞是一群CD14+CD15-的有免疫抑制功能单核细胞型髓系抑制细胞(M-MDSC),可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3)M-MDSC的变化与患者临床分期有关,临床Ⅲ、Ⅳ期口腔鳞癌患者与临床Ⅰ、Ⅱ期患者外周血M-MDSC比例分别为(3.01±0.35)%和(2.19±0.19)%,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MDSC的变化与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患者外周血中M-MDSC比例在术后3天内明显升高(7.46±0.57)%,7天后逐渐下降(2.56±0.20)%,至术后30天可逐渐下降接近健康者水平(1.07±0.06)%,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患者外周血中M-MDSC变化与IL-6含量呈正相关性(P<0.001)。【结论】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M-MDSC的变化与口腔鳞癌发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针对M-MDSC的治疗可能成为加强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的有效途径。 刘志国 钟丽梅 燕王翔 陈宇 陈丹 丁学强 张辉关键词:口腔鳞癌 免疫抑制 白细胞介素6 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对肠道肿瘤术后的代谢调理作用 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术后静脉镇痛对肠道手术病人术后应激反应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肠道肿瘤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为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镇痛组(A组,n=40)和舒芬太尼镇痛组(B组,n=40)。两组患者均在术后3d内禁饮食并自外周静脉给予营养支持。测定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3d的镇痛效果、体温、氮平衡、IL-6、TNF-α、皮质醇、肾上腺素变化。结果术后两组镇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体温、负氮平衡、TNF-α及IL-6变化B组均较A组明显(P<0.05)。但两组术后第3天均较第1天明显改善。皮质醇和肾上腺素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术后镇痛联合应用舒芬太尼和氟比洛芬酯与单纯应用舒芬太尼相比较,镇痛作用相近,但前者能产生更好的代谢调理作用。 冯霞 林世清 陈宇 吴小剑关键词:肠道肿瘤 蛋白质代谢 氟比洛芬酯 舒芬太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