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辉
- 作品数:37 被引量:24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攻关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后外及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老年后Pilon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采用后外及后内侧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后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9年8月-2014年8月,收治后Pilon骨折老年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66~83岁,平均72.7岁。致伤原因:摔伤11例,交通事故伤9例。均伴内、外踝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7~14 d,平均8.6 d。采用后外侧切口暴露后踝外侧骨折块以及外踝骨折,后内侧切口暴露后踝内侧骨折块以及内踝骨折;直视下骨折复位后,采用锁定钢板或空心螺钉固定。术后第1天即开始功能锻炼。结果手术时间60~110 min,平均为92 min。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裂开、感染、内固定物外露及神经损伤症状,未出现腓骨肌腱刺激症状。2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3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9个月,平均5.2个月;随访期间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发生。除2例80岁以上患者需扶拐行走外,其余患者均恢复正常行走。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优12例,良4例,可4例,优良率80%。结论采用后外及后内侧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后Pilon骨折,保护了踝关节周围血运,能避免软组织坏死、内固定物外露,取得满意效果。
- 陈居文王永清孔令伟李宝贵赵志辉
- 关键词:踝关节内固定老年患者
- 异体皮质骨板联合不同螺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测量和探究异体皮质骨板联合可吸收螺钉加捆绑带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力学强度及机制。方法采用新鲜山羊股骨为材料,X线排除骨病后,制作接骨板及骨折模型。分别用可吸收螺钉加捆绑带(A组)、钛合金螺钉(B组)、钛合金螺钉加捆绑带(C组)、可吸收螺钉(D组)4种固定方式固定骨板。使用万能电子力学实验机进行垂直压缩实验、骨板侧及非骨板侧三点弯曲实验,记录模型极限载荷结果。结果 A组垂直压缩及三点弯曲极限载荷与C组接近(P>0.05),且高于B、D两组(P<0.05)。A组的垂直压缩、骨板侧三点弯曲和非骨板侧三点弯曲极限载荷分别为(1.51±0.33)k N、(0.80±0.31)k N、(0.82±0.11)k N;C组分别为(1.67±0.28)k N、(0.97±0.19)k N、(0.98±0.16)k N;B组(1.47±0.31)k N、(0.73±0.27)k N、(0.73±0.23)k N;D组为(1.13±0.23)k N、(0.70±0.21)k N、(0.75±0.18)k N。结论异体皮质骨板联合可吸收螺钉及捆绑带可满足山羊股骨骨折术后即刻固定强度;在骨折模型中可吸收螺钉可承受与钛合金螺钉接近的极限载荷;增加捆绑带可以提高整个骨折固定强度。
- 李毅王永清毕红宾吴泽海赵志辉程鹏王业林
- 关键词:异体骨皮质骨板可吸收螺钉生物力学
- 经肘内、外侧联合切口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47例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切口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7月~2010年12月,本科采用微创肘内、外侧联合切口,直视下复位,行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石膏外固定来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47例。结果对患者进行10~36个月随访观察,其中随访者43例,脱落4例。随访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12周。参照Flum临床功能评定:优37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达93.02%。结论采用微创肘内、外侧联合切口,直视下复位后行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石膏外固定来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少、对组织创伤性小、术野显露清晰、手术操作方便、患者痛苦小等优点。经过对患者后期随访,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綦凤桐赵志辉
- 关键词: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
- 股四头肌腱移行部断裂1例报告被引量:5
- 2017年
- 股四头肌腱是由股内侧肌、股中间肌、股外侧肌和股直肌的四个头向下合并而成,包绕髌骨的前面和两侧,向下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股四头肌腱在膝关节功能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在移行部断裂是一种较少见的损伤,国内治疗该病的文献报道较少。作者采用缝线锚钉技术治疗1例急性股四头肌腱断裂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及康复经过报告如下。
- 王业林王永清赵志辉程鹏卢峰成
- 关键词:股四头肌腱断裂膝关节功能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股直肌
- 一期病灶清除钛网植骨钉棒内固定治疗活动性胸腰椎结核的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一期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活动性胸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4—2019-10采用一期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的25例活动性胸腰椎结核,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伤椎Cobb角与疼痛VAS评分。结果25例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6~42个月,平均18个月。手术时间3.5~5.5 h,平均4.1 h。术中出血量400~1000 mL,平均575 mL,无神经血管损伤。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3个月钛网两端均出现骨长入现象,术后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无移位,内固定位置良好。2例不全截瘫者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末次随访时伤椎Cobb角、疼痛VAS评分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活动性胸腰椎结核可有效地重建脊柱稳定性,矫正后凸畸形,临床疗效可靠。
- 毕红宾杨亚丽赵志辉王永清邢庆胜
- 关键词:钛网植骨内固定
- 跟腱坏死切除术后再生一例报告
- 2012年
- 跟腱自上而下逐渐变窄增厚,在跟骨结节上方3-6cm处最窄。 跟腱的周围无腱鞘,有疏松的网状组织称作腱周组织,连接肌腿及周围筋膜,其中含有血管供给营养。跟腱血管造影证实临近止点及肌肉侧有较好的血供,而腱中间部血供少,当其损伤后不易修复和愈合[1].研究证明.在损伤跟腱的修复过程中,有许多活性大分子能够诱导腱样组织再生[2-4].
- 王永清赵志辉陈居文毕红宾
- 关键词:跟腱切除术后坏死血管造影跟骨结节腱周组织
- 股骨复合带锁髓内钉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 王永清徐占敏邹爱春赵志辉赵颖
- 一、成果简要说明及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历经12年,为国内唯一的从基础研发、自主创新、自筹资金的研究。带锁髓内钉的基本结构都是由一根主钉和两端的锁钉组成。各种股骨带锁髓内钉的功能差别也是近、远端的锁定方式不同,锁定的方式不...
- 关键词:
- 关键词:股骨骨折带锁髓内钉
- 多向锁定带锁髓内钉顺行固定股骨远端骨折被引量:23
- 2013年
- 目的总结多向锁定股骨带锁髓内钉(multi-interlocking femoral intramedullary nail,MIFIN)顺行固定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MIFIN治疗股骨远端骨折43例患者资料,男29例,女14例;年龄21-78岁,平均35.5岁;左侧20例,右侧23例;新鲜骨折40例,陈旧性骨折3例;开放性骨折5例,闭合性骨折38例。AO分型:A1型12例,A2型11例,A3型7例,C1型6例,C2型4例,C3型3例;闭合复位10例,切开复位33例。结果43例患者中,除3例陈旧性骨折和9例髓腔较小的患者经扩髓后穿入MIFIN外,余31例均未扩髓穿钉。术后1~4周,行无痛膝关节功能锻炼。4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9.3-57个月,平均33.5个月。骨折均完全愈合,愈合时间为4.3-25个月,平均6-2个月。术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为55-97分,平均85.2分;其中优26例,良7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为76.74%(33/43)。正位X线片示下肢力线外翻〈4°8例,4°~6°30例,〉6°5例。侧位x线片示膝关节伸直位均在0°;屈曲超过90°38例,70°-90°3例,45°-70。2例。结论顺行MIFIN固定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可避免两次膝关节开放手术的损伤,降低膝关节粘连、功能障碍和感染率。
- 王永清高庆毕红宾战颖赵志辉杨志强郝晓辉尹鸣熹綦凤桐熊超白滨郭科民
- 关键词:股骨骨折内固定器骨折固定术髓内
- 骨折弹性固定研究进展
- 2024年
- 骨折固定经历了AO(association for osteosynthesis,AO)机械力学接骨术,发展到BO(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BO)生物学接骨术,再到弹性接骨术(elastic osteosynthesis,EO),每一个阶段的进步都是在前一阶段基础上发展和创新。EO有较小的应力遮挡效应,使骨折区域存在可控应力,产生应变效应,加速骨折愈合。然而EO除了考虑可控应力外,还要考虑骨折的相对稳定,二者之间的平衡决定骨折成功地愈合。骨折块间应变(interfragmentary strain,IFS)作为不同置入物固定骨折稳定性的力学指标,IFS不同可以出现不同的愈合情况。本文对EO的理念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陈居文王永清赵志辉孙静涛
- 关键词:骨折应力
- 晚期活动性全髋关节结核一期病灶清除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中远期疗效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观察晚期活动性全髋关节结核一期病灶清除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中远期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行一期病灶清除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活动性全髋关节结核8例9髋。男5例,女3例;年龄18-59岁,平均39.6岁。根据Babhuulkar和Pande髋关节结核影像学分期:Ⅲ期1例1髋,Ⅳ期7例8髋。患者均有髋部疼痛症状,主动及被动活动时加重。髋关节有30—70°屈曲畸形,后伸、外展及旋转功能障碍,Thomas征均为(+)。红细胞沉降率45-125ram/1h,结核菌素试验均为强阳性。X线片上均有骨破坏,髋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关节周围脓肿。全髋关节结核的诊断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术前系统抗结核四联(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强化治疗2周以上;术后继续四联强化治疗3个月、三联(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治疗6-9个月、两联(异烟肼+利福平)维持3-6个月,总治疗时间12-18个月。结果全部病例随访50-150个月,平均88.8个月。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期间X线检查未见假体松动及结核复发征象,红细胞沉降率在术后半年内均恢复至正常范围。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25.78±16.1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94.78±2.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规范的抗结核化疗保护下,一期病灶清除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活动性全髋关节结核安全可行,术后中远期复发率低。
- 王永清毕红宾赵志辉战颖杨志强王京生
- 关键词:髋关节关节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