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詹少华

作品数:42 被引量:294H指数:11
供职机构: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理学

主题

  • 15篇色素
  • 10篇纤维
  • 9篇棉纤维
  • 7篇光谱
  • 7篇纯化
  • 7篇大豆
  • 5篇棕色棉
  • 5篇棕色素
  • 4篇UV光谱
  • 4篇彩色棉
  • 3篇石斛
  • 3篇实验教学
  • 3篇提取纯化
  • 3篇天然彩色棉
  • 3篇稳定性
  • 3篇教学
  • 3篇高校
  • 3篇保守序列
  • 2篇遗传学
  • 2篇引物

机构

  • 31篇安徽农业大学
  • 26篇皖西学院
  • 2篇安徽省六安市...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安徽省工程技...

作者

  • 42篇詹少华
  • 29篇林毅
  • 24篇蔡永萍
  • 10篇樊洪泓
  • 7篇李正鹏
  • 4篇盛新颖
  • 3篇汪曙
  • 3篇韦传宝
  • 2篇邓辉
  • 2篇郭宁
  • 2篇孙传伯
  • 2篇孙旭
  • 2篇金青
  • 2篇刘玉潭
  • 2篇李永祥
  • 2篇尹艺林
  • 2篇文汉
  • 2篇卫珺
  • 2篇常涛
  • 2篇李延春

传媒

  • 6篇皖西学院学报
  • 4篇激光生物学报
  • 3篇大豆科学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棉花学报
  • 2篇植物学通报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生物信息学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六安师专学报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棕色棉纤维中酚类物质动态变化与色素合成的关系被引量:6
2006年
以4种棕色棉和1种白色棉为试验材料,在定性鉴定不同发育阶段棉纤维中酚类物质存在的基础上,定量测定了棉纤维发育过程中酚类物质及与酚类物质代谢有关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发现在开花后40d之前棉纤维都存在着酚类物质。棕色棉各发育时期酚类物质含量均高于白色棉,开花后40d之后,白色棉纤维中的酚类物质含量迅速下降,而棕色棉纤维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却继续增加;白色棉和棕色棉各发育阶段棉纤维细胞内未检测到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棕色棉含特有的甲基酚类化合物,很可能是棕色素的合成前体,在30~35DPA期间,棕色棉POD活性与色素的合成呈负相关。本试验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探讨棉纤维中酚类物质代谢与棉纤维品质形成的关系。
詹少华林毅蔡永萍吴甘霖李正鹏
关键词:棉纤维色素酚类化合物过氧化物酶
利用VBA查找核酸数据库DNA保守序列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VBA编写了查找核酸数据库保守序列的四个相关程序,"导入DNA序列"程序可以将Fasta格式的DNA序列文本文件存放到Excel Sheet1的A列中,保留每个序列的Gi号,删除多余的注释部分;"整理DNA序列"程序可以将DNA序列Gi号存放到A列中,B列为对应Gi号的完整序列;"DNA随机序列"程序可以产生DNA随机序列;"发现DNA保守序列"程序可以将随机序列与下载的DNA序列比对,查找每一种随机序列的出现频率。以大豆基因组序列为实例,说明了这些程序的应用方法。该程序弥补了流行序列比对软件的不足,为PCR设计引物、分析基因功能以及种质资源鉴定等方面提供新的工具。
詹少华尹艺林蔡永萍樊洪泓林毅
关键词:VBA保守序列大豆
大豆基因组保守序列及综合保守序列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ICSAP)的设计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VBA程序查找了大豆基因组保守序列——在基因组中出现次数较多的碱基序列片段,分析了这类保守序列的基本特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分子标记——综合保守序列扩增多态性分子标记。碱基数目越多,保守序列种类数和出现次数越少,从10个碱基到27个碱基,保守序列的GC含量先是逐渐增加,达到一个平台后又逐渐降低。碱基离保守序列3’端越近,出现A或T的可能性越大,碱基在保守序列中的分布具有非随机性。不同长度的保守序列具有明显的进化关系。筛选出10个碱基的保守序列和长度为8个碱基的填充序列用来设计引物,共得到566对引物组合。该新型分子标记有望在条带多态性、引物一致性等方面超越现有分子标记,同时具有成本低廉等优点。该研究旨在为基因组保守序列查找和分子标记设计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分析这些保守序列特性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分子进化机理。该新型分子标记有可能在大豆种质资源鉴定和基因图位克隆等方面得到应用,同时该分析方法也适用对其他物种。
詹少华韦传宝
关键词:大豆保守序列
皖西白鹅生产性状及繁育的研究被引量:7
2000年
首先研究了皖西白鹅基本体尺,可反映出皖西白鹅的外表各部位的发育情况及体格特征;其次,主要研究了皖西白鹅的产蛋性状、产肉性状及生长速度;最后,对皖西白鹅的人工孵化各要素及步骤作了具体描述。上述研究为皖西白鹅产业化饲养奠定了基础。
詹少华王茂林
关键词:皖西白鹅生产性状人工孵化
天然棕色棉纤维发育过程中生化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2007年
目的:比较棕色棉和白色棉纤维发育过程中生化物质含量的差异,分析棕色棉纤维色素合成与纤维发育的关系,为棕色棉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白色棉泗棉3号为对照,测定4种棕色棉各发育阶段纤维中主要生化物质含量及其动态变化规律,分析了棕色棉纤维各发育时期生化物质含量与棕色棉纤维色素含量相关关系。结果:棕色棉纤维40DPA含水率、10DPA还原糖含量低于白色棉,30-40DPA还原糖含量高于白色棉。白色棉20DPA可溶性蛋白质出现高峰期,棕色棉相应的蛋白质高峰期出现在25DPA,棕色棉纤维生长的各阶段纤维素的含量均低于白色棉;棕色棉和白色棉,含水率、还原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都随着棉纤维发育不断降低,而纤维素含量不断增加。成熟棉纤维色素含量与10DPA还原性糖含量、30-40DPA纤维素含量负相关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35DPA还原性糖含量正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与15DPA纤维素含量负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棕色棉纤维的各发育阶段的生化物质含量与白色棉表现明显的差异,但是二者在动态变化规律上表现一致;棕色棉色素合成与棉纤维发育过程中生化物质组成关系密切。
詹少华林毅蔡永萍李正鹏
关键词:棕色棉棉纤维生化物质色素
从棉纤维中提取纯化棕色棉色素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从棉纤维中提取纯化棕色棉色素的方法。该方法的步骤为(1)将干燥的棉纤维剪碎洗净;(2)用氢氧化钠溶液水浴浸提;(3)减压蒸馏过滤,萃取过滤液得色素初步纯化液;(4)再次减压蒸馏过滤,“酸沉碱溶”得色素液;...
林毅卫珺樊洪泓詹少华蔡永萍郭宁孙旭李延春
棉花染色体制片三种方法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对棉花染色体三种制片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涂片法方便快速,一张载玻片有较多可观察的细胞,但容易发生染色体丢失,因此不适合染色体计数和组型分析。滴片法制备的染色体标本,染色体的清晰度和分散度都较理想,但是如果酶解法,成本较高,如果用盐酸水解,技术难度比压片法更大。压片法制备的染色体标本,完全符合计数和组型分析的要求,用盐酸水解的难度要求相对较小,因此是棉花染体制备最为实用的方法。本文同时对每一种制片方法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詹少华刘玉潭蔡永萍林毅
关键词:棉花染色体涂片法标本
石斛基因组保守序列特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3年
为了探明石斛属植物基因组保守序列的种类和特性,从44096条石斛基因组序列中优选出4320条用作分析材料,分析方法采用本实验室编写的VBA程序。结果表明,保守序列出现频率越高,种类数越少,序列保守性越强,序列之间保守性差距越大;分布频率较高的保守序列可以演变为序列更长的保守序列;15.4%的基因组序列具有SSR,其中GC或CG为基元的SSR最少,TC、CT、GA、AG为基元的SSR最为丰富,随着基元重复次数的增加,SSR的频率逐渐下降。此VBA程序可以用于其他任何基因组分析,分析结果将有助于分子标记引物设计、相关基因克隆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也为进一步探索基因组作用机理提供了依据。
詹少华
关键词:保守序列SSR石斛VBA引物设计
天然彩棉棕色素定量测定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1
2005年
本文首先对彩棉棕色素的纯化方法作了改进,在此基础上,分别测定和分析了:①纯化色素水溶液的UV光谱性质;②在pH10.0的NH3-NH4Cl缓冲溶液条件下,棕色素的可见光谱以及色素相对浓度和510nm处光密度的数量关系;③含有杂质没有经过纯化的棕色素,在pH10.0的NH3-NH4Cl缓冲溶液条件下,在510nm处吸光度平均值与相对浓度的数量关系。结果发现:①纯化色素水溶液的UV光谱受pH值的影响而有所不同;②在pH10.0的条件下,纯化色素水溶液的UV光谱在波长510nm处有1个小的吸收峰;③在pH10.0的NH3-NH4Cl缓冲溶液条件下,棕色素可见光谱在波长510nm处同样有1个小的吸收峰;④纯化色素510nm吸光度与相对浓度成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0.033x,R2=0.9923,二者的相关系数0.9983;⑤在pH10.0的NH3-NH4Cl缓冲溶液条件下,含有杂质没有经过纯化的棕色素,在510nm吸光度平均值与相对浓度也表现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395x,R2=0.9926,二者的相关系数0.9898。据此我们建立了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色素粗提液中色素含量的方法,通过重复性试验和统计学分析表明,本实验简便且精确度较高,完全符合实验的需要。标准差SD=1.8528×10-5,光密度平均值X=0.1516,变异系数CV=1.22×10-4。本方法的建立,对彩色棉的纤维色泽遗传规律的深入研究和棕色棉的育?
詹少华林毅
关键词:棕色素天然彩棉可见光谱UV光谱色素含量光密度
皖西大别山松乳菇菌丝半固体培养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含琼脂的半固体培养基来培养松乳菇菌丝,优化了半固体培养基碳源和氮源以及培养温度,并将含同样营养成分的液体培养、固体培养和半固体培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松乳菇菌丝采用半固体培养时,0.5%蔗糖与1.5%淀粉的组合碳源培养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蛋白胨是最理想的氮源物质,25℃是松乳菇菌丝的最适培养温度。3种不同培养基培养结果是半固体培养基菌丝生长速度明显超过了其他2种培养基,且菌丝颜色可以由纯白色转变为棕黄色,同时出现部分菌丝相互靠近集中生长的现象,此现象类似子实体原基的形成。松乳菇菌丝半固体培养方法为人工栽培松乳菇提供了新的思路。
詹少华韦传宝
关键词:松乳菇半固体培养基菌丝碳源氮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