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丹

作品数:14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尿道
  • 3篇增生
  • 3篇前列腺
  • 3篇前列腺增生
  • 3篇肿瘤
  • 3篇剜除术
  • 3篇疗效
  • 2篇电切
  • 2篇手术
  • 2篇前列腺剜除术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良性前列腺增...
  • 2篇结石
  • 2篇后腹腔
  • 2篇后腹腔镜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高危
  • 2篇并发

机构

  • 12篇江门市中心医...
  • 4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4篇袁丹
  • 11篇吴荣海
  • 10篇程洲平
  • 10篇庞健
  • 9篇林伟光
  • 8篇林绮平
  • 8篇黄黎明
  • 7篇曹嘉正
  • 7篇廖勇彬
  • 4篇余新立
  • 4篇林智
  • 4篇徐炜
  • 3篇付锦高
  • 3篇卢剑
  • 3篇钟明珠
  • 2篇孙明
  • 2篇黄俊
  • 2篇陈伟文
  • 1篇黄昌平
  • 1篇程州平

传媒

  • 3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岭南现代临床...
  • 2篇中华腔镜泌尿...
  • 2篇2013年广...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输尿管镜辅助下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输尿管镜辅助下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运用27FGYRUS双极等离子体电切镜在8-9.8FWOLF输尿管镜辅助下治疗41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年龄18~69岁,平均28岁。其中外伤性尿道狭窄27例,炎症性狭窄3例,前列腺术后狭窄8例,成人尿道下裂术后狭窄3例。所有患者经尿道造影及尿流率检查。狭窄段长度0.3—3.0cm,平均1.23cm。其中狭窄段内径〉3F者28例(A组);狭窄段内径〈3F,且部分病例为尿道闭锁、假道者13例(B组)。术后随访12~18个月。结果全组手术成功率78%(32/41),其中A组28例中23例(前尿道11例,后尿道10例,球膜连接部2例)手术1次成功,成功率82.1%(23,28);出现并发症5例(再狭窄3例,并发尿道穿孔、尿外渗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14.9%(5/28);尿道穿孔、尿外渗2例患者经留置导尿管后自行愈合,3例再狭窄患者行开放性手术。B组13例中成功9例(前尿道3例,后尿道5例,球膜部1例),成功率69.2%(9/13);失败4例(1例因狭窄超过3.0cm术后再发狭窄,1例合并假道,2例因尿道连续性完全破坏),并发症发生率30.8%(4/13),失败原因均为术中无法标记真道。B组4例内镜失败患者同样行开放性手术治疗。结论双极等离子体电切可以有效去除尿道瘢痕组织,在输尿管镜辅助下提高了治愈成功率,适宜于可以标引真道、且狭窄段长度不超过2.0cm者,效果较好,为内镜治疗尿道狭窄的选项之一。
黄黎明吴荣海庞健廖勇彬程洲平林绮平余新立孙明曹嘉正林伟光卢剑袁丹陈立新黄晓生
关键词:尿道狭窄内窥镜术双极等离子体
经手术治疗的肾上腺偶发瘤93例回顾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肾上腺偶发瘤术后的病理结果与超声、CT及实验室检查的相关性,为术前判断肿瘤良恶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经手术治疗的93例肾上腺偶发瘤患者,术前患者均进行超声、CT及实验室检查,手术治疗后对患者肿瘤病理性质进行回顾分析,并与超声、CT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提示皮脂腺癌肿瘤内部回声均不均匀,转移癌肿瘤内部回声不均匀13例(92.86%),良性肿瘤大部分回声均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类型肿瘤内部血流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示肿瘤密度均匀、边界规整、形态规则,则肿瘤为良性的可能性大,良恶性肿瘤在这三方面具有差异性(P〈0.05);良性肿瘤CT值在-79.26-10.27 HU,恶性肿瘤CT值在9.77-75.16 HU,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皮质醇升高提示肾上腺皮脂腺瘤,醛固酮、皮质醇、儿茶酚胺均升高提示嗜铬细胞瘤,皮脂腺癌患者均出现血钾降低,转移癌患者实验室检查无内分泌检查异常;肿瘤直径〈3 cm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为13.21%,肿瘤直径为3-6 cm的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为26.67%,肿瘤直径〉6 cm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为40%,肿瘤大小与肿瘤良恶性具有相关性。结论超声、CT检查结果可以反映患者术前肿瘤的性质,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肿瘤大小,可准确对患者肿瘤的良恶性进行评定。
程洲平林绮平林伟光袁丹黄俊
关键词:肾上腺偶发瘤超声检查
经阴道耻骨后尿道中段吊带术治疗女性单纯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评估RP-TVT治疗女性SSUI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本院泌尿外科2012年1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有尿流动力学资料的32例女性SSUI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患者手术前后ICI-Q-SF、PISQ-12、Qmax及PVR差异,评估RP-TVT手术治疗女性SSUI的疗效。结果 32例患者中有效率96.88%;术前症状评分(FOL+VOL)及QOL评分分别为(7.97±2.06)分、(7.69±1.47)分,与术后各随访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ISQ-12评分术前为(24.50±2.69)分,术后3个月及3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随访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Qmax术前与术后各随访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最低时仍达到(19.50±2.54)ml/s,PRV除术后3个月时(6.25±3.81)ml,但均≤10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各随访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术中均无膀胱、尿道损伤。术后1例并发尿潴留,剪断吊带后排尿通畅,无漏尿;1例并发尿频、尿急,予索利那新治疗后改善,无漏尿。结论 RP-TVT治疗女性SSUI效果确切,并且安全、微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付锦高黄黎明李艳仪吴荣海梁翠平林智袁丹余新立廖勇彬
关键词: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尿道中段吊带术尿道中段悬吊术女性
NSS治疗临床T_2期肾细胞癌16例疗效分析
2015年
目的:初步评价临床T2期肾细胞癌患者行保留肾单位手术(NSS)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4年3月施行NSS治疗的16例临床T2期肾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对这些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控瘤及肾功能保护效果等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全部手术获得成功,手术时间(216±11)min;冷缺血时间(27±2)min;术中出血量(288±30)ml。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随访6~39个月,平均(20.9±10.9)个月,所有患者均无瘤生存,血清Cr水平上升(16.6±15.5)umol/L。结论:对临床Tz期肾细胞癌患者施行NSS技术上可行,短期临床效果良好。
钟明珠黄黎明罗润标袁丹付锦高林智陈伟文
关键词:肾癌肾切除术保留肾单位手术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比较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UPKEP)与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TUPKRP)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HrBP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高危BPH患者接受TUPKEP及TUPKRP两种手术方式,就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前列腺腺体切除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停留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率(Qmax)进行比较。结果 68例行TUPKEP,60例行TUPKRP,所有128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两组患者术前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手术后的QOL、PVR、IPSS、Qmax与各自术前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上述指标在两组之间比较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TUPKEP组在手术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以及术后的住院时间要明显小于TUPKRP组(P<0.05);同时,TUPKEP组前列腺腺体切除量也高于TUPKRP组(P<0.05)。结论 TUPKEP与TUPKRP在治疗高危BPH中,二者的临床疗效相当,但TUPKEP在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和住院时间较TUPKRP短,而且出血量和并发症均较少少,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曹嘉正庞健吴荣海程洲平林绮平林伟光袁丹徐炜
关键词: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膜性层面分离法在改良根治腹股沟淋巴清扫术中的运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评价运用膜性层面(Camper筋膜浅深层之间)分离法在改良根治腹股沟淋巴清扫术中的控瘤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间35例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30~70岁,中位年龄50岁。以Catalona的改良腹股沟淋巴切除为模板,运用膜性层面的分离方法整块剔除双侧阔筋膜上浅组和筛筋膜下股血管前面和内侧深组淋巴脂肪组织。保留阔筋膜和大隐静脉且未行缝匠肌转位。双侧同期清扫20例,分期15例。随访8~69个月,中位随访37个月。追踪患者生存及并发症。结果:35例清除淋巴结总数753枚,平均每人每侧10.8枚。阳性患者80%(28/35),其中单侧阳性85.7%(24/28),双侧阳性14.3%(4/28)。3年总的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95.2%,其中pN0、pN1、pN2均为100%,pN3为75%。保留阴茎局部复发9.5%(2/21)。腹股沟区总并发症23%(8/35),包含切口感染5.7%(2/35),下肢及阴囊淋巴肿8.6%(3/35),局部复发8.6%(3/35);未发生皮瓣坏死及植皮;无下肢静脉血栓。结论:膜性层面分离法疗效与经典根治术相似,并发症明显降低。
黄黎明袁丹钟明珠林智付锦高陈伟文廖勇彬庞健吴荣海程洲平
关键词:阴茎肿瘤并发症
经尿道等离子肿瘤剜除术治疗高负荷浅表性膀胱癌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评价经尿道等离子肿瘤剜除术(PKEBT)治疗高负荷浅表性膀胱癌(HB-NMIBC)的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直径大于3 cm的单发或多发浅表性膀胱癌定义为HB-NMIBC。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施行PKEBT的20例HB-NMIBC与同期施行传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26例HB-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控瘤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PKEBT组平均手术时间(47.3±20.3)min,平均尿管留置时间(3.9±1.3)d,闭孔神经反射5例,无一例膀胱穿孔。首次膀胱镜复查均未见肿瘤复发。平均随访(11.2±5.8)个月,已有4例复发。TURBT组平均手术时间(53.1±27.2)min,平均尿管留置时间(6.2±4.1)d,闭孔神经反射9例,膀胱穿孔5例;首次膀胱镜复查肿瘤复发6例。平均随访(13.2±5.4)个月,共有10例复发。PKEBT组膀胱穿孔率、尿管留置时间及首次膀胱镜复查复发率均显著低于TURBT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和总体复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B-NMIBC患者施行PKEBT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其手术安全性和肿瘤切除彻底性与传统TURBT术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钟明珠吴荣海廖勇彬庞健黄黎明袁丹邓硕
关键词:膀胱肿瘤剜除术等离子
肾下盏结石实施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可行性
2015年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肾下盏结石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观察组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两组结石清除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62.5%比较,观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93.18%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0.0%比较,观察组9.09%明显更低。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可有效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程洲平林伟光袁丹袁小旭黄俊
关键词:肾下盏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可行性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治疗肾肿瘤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肾部分切除术的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LPN36例,开放手术(OPN) 38例,对两...
曹嘉正廖勇彬庞健吴荣海余新立程洲平林绮平黄黎明林伟光袁丹徐炜
青春期精索扭转的诊治分析(附67例报告)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提高精索扭转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减少睾丸丧失。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7例青春期精索扭转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13-16岁,平均14.6岁。发病6小时内就诊23例,6~24小时39例,24小时以上5例。本组彩超检查53例;手术治疗63例,非手术治疗4例。并分析其确诊、误诊及睾丸挽救率。结果:首诊确诊率72%(48/67),误诊率28%(19/67)。误诊病种包括附睾-睾丸炎52%(10/19),鞘膜积液16%(3/19),腹股沟疝16%(3/19),输尿管结石11%(2/19),睾丸血肿5%(1/19)。67例中,外科干预63例,均为鞘膜内360°~1080°扭转,其中发病6小时内手术探查19例,睾丸挽救率84%(16/19);6小时以上手术探查44例,睾丸挽救率23%(10/4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睾丸中位扭转角度540°)。挽救及健侧睾丸行阴囊肉膜下固定术。切除睾丸病理检查结果为出血坏死性改变。非手术治疗4例中,2例手法复位成功,1例就诊睾丸已萎缩,1例自发缓解。挽救睾丸26例,其中16例随访6~18个月,睾丸萎缩11例。结论:精索扭转误诊率较高,青春期突发阴囊剧痛首先要考虑精索扭转的可能。彩超为一线检查方法。扭转程度及缺血时间是影响睾丸结局的重要因素,及时手术探查可降低睾丸切除率。因此,早期确诊和治疗是避免睾丸丧失的关键。
黄黎明廖勇彬庞健吴荣海程洲平林绮平余新立孙明曹嘉正林伟光卢剑袁丹林智
关键词:精索扭转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