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益鹏
- 作品数:21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部周围神经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被引量:1
- 2022年
-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外科使用显微手术治疗的51例颈部周围神经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效果随访。49例患者(96.1%)全切肿瘤;术后42例患者(82.4%)无明显神经功能损害。随访45例中,43例未见原位复发,2例复发(一次手术时肿瘤残留)行再次手术。颈部周围神经肿瘤显微手术,配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并保护了周围重要血管、神经,临床效果及随访观察良好。
- 张晶刘藏董益鹏
-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
- 颈椎椎体转移瘤的外科治疗
- 刘藏董益鹏侯瑞光张晶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颈椎转移性肿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总结前外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颈椎转移性肿瘤的手术经验,评价疗效。方法对5例患者9个颈椎转移性肿瘤病变椎体行PVP术,其中C22个,C32个,C41个,C51个,C62个,C71个。5例患者全部在X线透视监测下经前外侧入路操作。于手术前后行CT或MRI检查对照,评估临床疗效,总结手术经验。结果 5例患者9个椎体穿刺全部成功,术后复查X线、CT及MRI均显示病灶大部分被骨水泥填充。术后7d内5例患者的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未发生由于穿刺出血或骨水泥外漏出现临床症状的并发症。结论前外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颈椎转移性瘤效果良好,安全可行。
- 董益鹏唐海
- 关键词:颈椎转移性肿瘤聚甲基丙烯酸经皮椎体成形术
- 颈前入路治疗颈部椎管外周神经源性肿瘤的体会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 探讨颈前手术入路治疗颈部不同部位的椎管外周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2例颈部椎管外周神经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2例患者均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其中经颈前胸锁乳突肌前缘入路10例,经颈前胸锁乳突肌后缘入路4例,经颈前颌下咽后入路3例,经口腔入路2例,经锁骨上窝入路3例.结果 本组22例颈部椎管外周神经源性肿瘤均完整切除.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经神经营养药物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等其他并发症.术后随访12 ~84个月,平均随访(48.3±18.7)个月.1例患者术后1年复发,并再次行肿瘤切除术.结论 根据肿瘤部位的不同选用相应的颈前手术入路,对于治疗颈前部椎管外周神经源性肿瘤安全有效.
- 董益鹏刘藏张晶侯瑞光张向华梅国顺王月平彭磊
-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神经源性肿瘤显微外科手术
- 显微手术夹闭治疗老年颅内动脉瘤的疗效(附49例报道)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夹闭治疗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60岁以上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破裂出血41例,未破裂出血8例)。根据术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头颅cT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认动脉瘤后,48例采用经翼点入路,1例采用经纵裂入路夹闭颅内动脉瘤,出院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预后。结果根据GOS评分,41例破裂出血患者,Hunt—Hess分级I~Ⅲ级28例,其冲26例(93%)取得良好预后,重度残疾2例(7%);Hunt—Hess分级Ⅳ级13例,其中7例(54%)取得了良好的预后,重度残疾3例(23%),植物生存1例(8%),死亡2例(15%)。未破裂动脉瘤8例,均取得良好预后(100%)。结论破裂动脉瘤的老年患者应尽可能早期手术,术前Hunt—Hess分级I~Ⅲ级者预后良好,而Ⅳ级以上病死率和伤残率仍较高;未破裂动脉瘤老年患者应采取积极治疗。
- 梅国顺刘藏侯瑞光艾泉山陈旭张向华张晶王月平彭磊董益鹏
- 关键词:老年人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
- 经颌下咽后入路对高位颈椎病变的治疗
- 目的总结14例经颌下咽后入路对高位颈椎病变的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友谊医院2011年10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例高位颈椎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14例患者均采用经下颌入路对高位颈椎病变进行外科手术...
- 刘藏张晶侯瑞光董益鹏
- 关键词:颈椎肿瘤
- 文献传递
- 经颌下咽后入路对高位颈椎病变的治疗
- 刘藏董益鹏张晶侯瑞光张向华梅国顺
- CPC/PMMA双向骨水泥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与磷酸钙骨水泥(CPC)制成一种注射型混合骨水泥,利用各自的特性,优势互补,从而使该混合骨水泥成为理想的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填充材料。方法实验材料为注射型PMMA骨水泥和注射型CPC骨水泥。首先将PMMA与CPC按质量比1∶2、1∶1、2∶1均匀混合,制成不同比例的混合骨水泥,然后将PMMA、CPC、混合骨水泥(1∶2、1∶1、2∶1)制成标准试件(直径6mm、高12mm),最后对试件进行力学性能、凝固温度、凝固时间、电镜扫描、X线衍射、动物肌肉内植入实验,初步评估混合骨水泥的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结果 PMMA与CPC在1∶1比例混合时理化性能满意,其抗压强度较CPC提高约120%,凝固过程中的最高温度低于45℃,凝固时间约12~14 min,微观结构与CPC相似,孔径在100~300μm之间分布最多(约70%),大部分孔与孔之间有10~20μm小孔贯通。动物肌肉内植入实验显示混合骨水泥(1∶1)的组织相容性满意,但降解速度缓慢。结论 PMMA与CPC在1∶1比例混合能有效克服单一材料缺点,优势互补,从而使该混合骨水泥有望成为理想的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填充材料。
- 包利唐海王炳强朱富强董益鹏邓介超
- 关键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磷酸钙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椎体后凸成形术
- 颈前入路切除突入胸廓上口臂丛神经鞘瘤的手术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经颈前入路切除从椎间孔区向前下方生长突入胸廓上口的臂丛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策略,评估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6年7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例采用颈前入路颈部锁骨上"倒钩型"切口切除突入胸廓上口的臂丛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50.75±11.14)岁,年龄范围31~66岁。分析手术相关要点、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随访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结果8例患者全部完整切除肿瘤,术中出血量为(35.00±14.14)mL,术后出现局部感觉障碍加重2例,经营养神经、激素治疗后症状消失。无胸膜损伤、气胸、血胸等并发症的发生。8例患者均通过门诊或电话获得随访,随访1~5年,复查颈椎核磁均提示肿瘤无原位复发。结论采用颈前入路颈部锁骨上"倒钩型"切口的方式切除突入胸廓上口的臂丛神经鞘瘤临床效果满意,术中损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
- 董益鹏刘藏张晶张向华
- 关键词:神经鞘瘤颈前入路
- miR-494和ATF3 mRNA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关系及意义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微小RNA-494(miR-494)、激活转录因子3信使RNA(ATF3 mRNA)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8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外科脑膜瘤切除患者79例为脑膜瘤组,另取因脑外伤切除脑组织患者79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2组miR-494、ATF3 mRNA表达水平;分析脑膜瘤组织miR-494、ATF3 mRNA表达水平与脑膜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Pearson法分析脑膜瘤组织miR-494表达水平与ATF3 mRNA的相关性;COX回归分析脑膜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脑膜瘤组miR-494、ATF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P=7.038/0.000、8.271/0.000)。脑膜瘤组织miR-494、ATF3 mRNA低表达亚组有淋巴结转移、WHO分级Ⅲ级、TNM分期Ⅲ~Ⅳ期患者比例低于高表达亚组(miR-494:χ^(2)/P=5.346/0.021、6.627/0.010、12.381/0.000;ATF3 mRNA:χ^(2)/P=12.868/0.000、14.799/0.000、12.166/0.000);脑膜瘤组织miR-494表达水平与ATF3 mRNA水平呈正相关(r/P=0.578/0.000);脑膜瘤患者miR-494、ATF3 mRNA低表达亚组术后36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明显高于miR-494、ATF3 mRNA高表达亚组(χ^(2)/P=21.798/0.019、13.015/0.00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增加及miR-494、ATF3 mRNA表达水平升高是影响脑膜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572(1.582~4.182)、2.463(1.554~3.904)、2.257(1.478~3.447)、2.385(1.547~3.678)]。结论脑膜瘤组织中miR-494、ATF3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两者可能相互作用共同影响脑膜瘤发生发展,检测miR-494、ATF3 mRNA水平有利于判定患者预后情况。
- 王刚张金仿张茜高琰董益鹏吴涛
- 关键词:脑膜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