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延娥
- 作品数:7 被引量:8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精液溶菌酶的含量与精液质量关系的探讨
- 2000年
- 董延娥关丽萍高云霞
- 关键词:精液溶菌酶精液质量男性不育症
- 骨髓异常增生征导致血型抗原减弱1例报告
- 1999年
- 方德强王秋实董延娥
- 关键词: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血型抗原骨髓异常增生
- 1999-2010年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了解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ECO)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1999年1月-2010年12月临床分离的5106株ECO进行回顾性分析,菌株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PI和VITEK-2系统,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耐药性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双纸片协同试验及纸片扩散确证试验检测ELBLs。结果产ESBLs ECO检出率由1999年的16.27%上升至2010年的55.70%;ECO主要分离自尿液,占29.13%,其次是血液及痰,占20.06%及18.36%;主要来源于外科病区和内科病区;与非产ESBLs ECO比较,产ESBLs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等非β-内酰胺酶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与非产ESBLs ECO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保持高度敏感,耐药率均<1.00%。结论产ESBLs ECO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产ESBLsECO表达对包括非β-内酰胺类在内的抗菌药物多药耐药;产ESBLs ECO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于非产ESBLsECO,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仍保持高度敏感性。
- 周秀珍刘建华张智杰刘岩董延娥关丽萍刘勇
-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抗菌药物
- 血清AFP、GP73、SF、DC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5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高尔基体糖蛋白73 (GP73)、血清铁蛋白(SF)及异常凝血酶原(DC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6例(PHC组),另选取我院收治的同期良性肝脏病变患者70例(良性肝病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SF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GP73、DCP水平,分析多指标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PHC组AFP、GP73、SF及DCP血清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肝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PHC组血清AFP、GP73、SF及DCP联合检测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均P <0.05);PHC组血清AFP、GP73、SF及DCP联合检测灵敏度与准确度均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但特异度低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 AFP、GP73、SF及DCP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阳性诊断率,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崔琦董延娥霍云龙刘勇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
- 姜黄素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应用10、20、40、60μmol/L姜黄素处理肝癌细胞株HepG2;采用MTT检测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Transwell侵袭转移实验测定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对HepG2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经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后,HepG2细胞内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和E-钙黏素(E-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姜黄素能明显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和体外侵袭能力,且具有显著剂量依赖性。肝癌HepG2细胞中CyclinD1、MMP-2蛋白表达随着姜黄素的浓度的增多而明显的降低,而E-cadherin蛋白表达则随着姜黄素剂量的增多而显著升高。结论姜黄素明显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与下调CyclinD1、MMP-2和上调E-cadherin的蛋白表达相关。
- 崔琦董延娥霍云龙刘勇
- 关键词:肝癌姜黄素细胞周期素D1基质金属蛋白酶2E-钙黏素HEPG2细胞
- 屎肠球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 目的:了解医院屎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现状,为临床抗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161株屎肠球菌资料;用WHONET5.6软件分析耐药率变迁。结果:临床共...
- 周秀珍刘建华张智洁王艳玲董延娥刘岩刘勇
- 文献传递
- 多种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8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血清中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AFU)、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癌抗原199(cancer antigen 199,CA199)的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9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肝癌组,同期收治的65例肝良性疾病患者作为良性组,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三组受检者血清中的AFP、AFU、CEA、CA199的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三组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检测结果,血清肿瘤标记物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与准确性。结果:肝癌组血清中AFP、AFU、CEA、CA199的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分化和中分化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相比,未分化和低分化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发生肿瘤转移组相比,出现原发性肝癌转移组的血清标记物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感染组与HBV未感染组的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项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达90.72%,准确性达87.65%,与单项肿瘤标记物检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上述四项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均可作为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指标,四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 崔琦董延娥霍云龙刘勇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肿瘤标记物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