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 作品数:16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中医药重点学科基金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临床特点及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临床特点及风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天坛医院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60例。患者均行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均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根据血栓弹力图所测得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将患者划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氯吡格雷非抵抗组,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氯吡格雷抵抗可能的风险因素。结果氯吡格雷非抵抗组患者白细胞计数(6.58±1.45)×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4.01±1.05)×10^(9)/L、淋巴细胞计数1.83(1.49,2.23)×10^(9)/L、胆固醇(3.63±0.8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93(1.53,2.31)mmol/L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14.3(11.80,17.00)μmol/L。氯吡格雷抵抗组患者白细胞计数(7.19±1.53)×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4.40±1.05)×10^(9)/L、淋巴细胞计数2.03(1.63,2.58)×10^(9)/L、胆固醇(4.02±0.9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04(1.68,2.78)mmol/L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15.90(12.25,22.20)μmol/L,两组比较,氯吡格雷抵抗组上述指标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7、t=2.867、Z=2.457、t=3.409、Z=2.705、Z=2.220,P值分别为0.001,0.004、0.014、0.001、0.007、0.02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OR=1.031,95%CI 1.006~1.057,P=0.015)构成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存在高白细胞计数、血脂及同型半胱氨酸等临床特点,血清高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是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风险因素。
- 张丽敏王冬至孙越红李虓王丹王平赵晖张国军
-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氯吡格雷抵抗血栓弹力图
- 胶原酶溶解术致瘫机制及远期疗效研究
- 刘延青牟桂玲康妹娟王平王伊鹏王文刘红兵
- 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椎间盘微创治疗技术在全国各级医院发展迅速,其中开展较早的胶原酶化学髓核溶解术已为许多患者解除了病痛。胶原酶化学髓核溶解术的优势在于其创伤小,但是临床偶见报道出现术后化学性脑脊髓膜炎...
- 关键词: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动物实验
- 光学比浊法与血栓弹力图评价阿司匹林疗效的一致性研究及阿司匹林抵抗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以血栓弹力图法(TEG)为比对方法,研究光学比浊法(LTA)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在阿司匹林疗效评价方面的作用,观察二者是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并根据LTA检测结果,对影响阿司匹林疗效的可能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就诊的患者240例,均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其中有165例同时进行了TEG和LTA检测,采用Kappa值(κ)评价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并对相关参数进行相关分析。240例患者中有146例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根据LTA检测结果将这部分患者划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和阿司匹林非抵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阿司匹林抵抗可能的风险因素。结果LTA及TEG在评价血小板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κ=0.543,P=0.000),且LTA检测的由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AA%)与TEG检测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AA%)呈负相关(r=-0.557,P=0.000)。与阿司匹林非抵抗组比较,阿司匹林抵抗患者D-二聚体水平较高,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OR=4.436,95%CI:1.810~10.868,P=0.001)和MPV(OR=2.687,95%CI:1.038~6.954,P=0.042)构成阿司匹林抵抗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LTA可作为早期评价阿司匹林疗效的有效可靠的检测方法。高水平的D-二聚体及MPV构成阿司匹林抵抗的独立风险因素。
- 孙越红张丽敏张丽敏李虓王丹李虓赵晖王丹
-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率阿司匹林抵抗
-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不同剂量维生素E在防治早产儿贫血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维生素E(VitE)在防治早产儿贫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病房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早产儿90例,按入住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VitE大剂量组(B组)、VitE小剂量组(C组)。A组30例,入院后第7天起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每周750IU/kg分3次皮下注射,共4周;同时加服铁剂每日6mg/kg。另2组在上述对照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不同剂量VitE,共4周。B组30例,VitE每日15mg/kg;c组30例,VitE每Et2.5mg/kg。观察治疗过程中各组血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网织红细胞(Ret)及其治疗前后血清VitE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B、C组患者Hct、Hb、RBC、Ret均有所改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与C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未见明显差异(P〉0.05)。B、C组治疗后血清VitE浓度可见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上升不明显。结论在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同时应加腽小剂量VitE.
- 石礼锋王平付德龙张运玲邱丙平
-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维生素E早产儿贫血
- 二黄方治疗多发性硬化急性发作的机制研究被引量:27
- 2007年
- 目的:观察二黄方对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将65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甲基泼尼松龙、泼尼松为主的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二黄方(熟地黄、生地黄、制首乌等组成),每日1剂。连续3-4周。结果:Kurtzke扩充后的多发性硬化伤残量表评分(expanded disability score scale,EDSS)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对对照组(16例)和治疗组(14例)进行1年随访,两组治疗后年复发次数比较,治疗组有降低趋势(P>0.05)。治疗组脑脊液中单核巨噬细胞因子蛋白1(monocytokine protein-1,MCP-1)值明显降低,组织生长因子β1(growth factor-β1,TGF-β1)上调,α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和白细胞介素2(interlukin-2,IL-2)没有显著变化;对照组上述4种细胞因子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在急性期,EDSS评分不能反映中药二黄方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真实的临床作用,如改善肢体的麻木和疼痛,需要制定相应的中医评分量表。1年后年复发次数比较显示,二黄方具有潜在的降低复发的作用。调节脑脊液中细胞因子MCP-1和TGF-β1含量可能是二黄方临床作用的部分机制所在。
- 樊永平王平张星虎龚海洋周莉刘秀贞王蕾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急性发作中医药疗法
- 65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总结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临床特点(精神情感障碍)以及脑脊液、诱发电位、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65例MS患者的有关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65例中,男17例,女48例;年龄16~68岁,平均(36.5士14.1)岁,男女比为1:2.8。MS首发及常见症状为感觉异常、肢体无力、视力减退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病变部位以脊髓受累最多见,部分患者存在精神情感障碍。结论出现感觉异常有助于MS早期诊断,诱发电位及MRI有助于发现亚临床病变;括约肌功能异常多见,可能与脊髓受累较多有关;MS患者的精神情感应受人们关注。
- 王平张星虎石礼锋陈军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脊髓型多发性硬化诱发电位磁共振
- 气动管道传输系统对凝血及血小板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观察气动管道传输系统(PTS)对凝血及血小板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同时抽取两管枸橼酸钠抗凝的静脉血,其中1管由人工传输至实验室(人工传输组),另1管经PTS传输至实验室(PTS传输组)。采用凝固法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及凝血酶时间(TT);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采用光学比浊法检测血小板功能指标,包括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和胶原(CO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AG),即PAG-AA、PAG-ADP和PAG-COL。结果PTS传输组PT、APTT均低于人工传输组(P<0.05);FIB、TT、D-D和FDP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S传输组PAG-AA高于人工传输组(P<0.05),PAG-ADP、PAG-COL低于人工传输组(P<0.05)。阿司匹林治疗有效患者中,两组PAG-A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治疗无效患者中,人工传输组PAG-AA高于PTS传输组(P<0.05)。氯吡格雷治疗有效及治疗无效患者中,人工传输组PAG-ADP均高于PTS传输组(P<0.05)。结论PTS可用于凝血功能检测标本的传输,不适用于血小板功能检测标本的传输;PTS对血小板功能检测结果的影响可能与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有关。
- 张丽敏欧珠李虓李虓王丹孙越红赵晖王丹张国军
- 关键词:凝血功能血小板功能血小板聚集率分析前质量控制
- Heiner综合征一例被引量:2
- 2010年
- 患儿男,6个月,因反复咳嗽3个月、双下肢浮肿2个月、加重伴气促2 d收入院.患儿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呈逐渐加重趋势,病初未做任何治疗.入院前1月在外院曾口服头孢克洛,病情无好转,改为头孢呋辛及盐酸氨溴索静滴,病情仍无好转.入院前1天门诊查血常规:WBC 16.23×10 9/L,Hb 66 g/L,PLT 507×10 9/L,淋巴细胞0.57,中性粒细胞0.27,CRP 6 mg/L.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红细胞混悬液纠正贫血.患儿自患病以来神志、精神尚可,无恶心、呕吐,无哭闹、烦躁,无腹胀、腹泻,食欲差.患儿生后24 d曾因贫血、营养不良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营养不良、肺内感染",治疗19 d病情好转出院.患儿出生史、家族史无异常,生后配方乳喂养.
- 石礼锋王平李杰
- 关键词:综合征住院治疗反复咳嗽纠正贫血双下肢浮肿盐酸氨溴索
- 光学比浊法与血栓弹力图法评价氯吡格雷疗效的一致性研究及氯吡格雷抵抗相关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以血栓弹力图法(TEG)为比对方法,研究光学比浊法(LTA)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在氯吡格雷疗效评价方面的作用,观察二者是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并根据LTA检测结果,对影响氯吡格雷疗效的可能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于北京天坛医院就诊的患者67例,均服用氯吡格雷(波立维)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分别采用TEG及LTA检测血小板功能,评价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并对相关参数进行相关分析。根据LTA检测结果将患者划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氯吡格雷非抵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氯吡格雷抵抗可能的风险因素。结果LTA及TEG在评价血小板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P>0.05),且LTA检测的由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ADP%)与TEG检测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ADP%)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493,P=0.000)。与氯吡格雷非抵抗组比较,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年龄更大,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06,95%CI 1.038~1.178,P=0.002)、MPV(OR=1.968,95%CI 1.079~3.588,P=0.027)构成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LTA可作为早期评价氯吡格雷疗效的有效可靠的检测方法。高龄、高水平MPV构成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风险因素。
- 张丽敏许惠文李虓李虓王丹孙越红赵晖王丹张国军
-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率氯吡格雷抵抗
- 多发性硬化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4年
- 本文从中西医角度论述了多发性硬化 (multiplesclerosis ,M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回顾了近几年来中医。
- 王平樊永平张星虎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中西医结合治疗病因发病机制